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大学毛概论文: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南开大学毛概论文: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中特期末大作业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姓名:XX专业:XXX学号:XXX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XX(南开大学 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家实力取得了瞩目的关注。

一些西方国家开始质疑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仍然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角色。

纷纷抛出“中国责任论”,渲染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然而,无论是从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还是从国际法等角度来看,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中国责任论;人均GDP ;人类发展指数;国际法1 引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家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特别是在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超过日本后以及2012年京津沪等地人均GDP 突破1万美元,于是国际舆论开始了新一轮热炒,突然开始大谈“中国责任论”,渲染中国已不再是“发展中国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1]。

然而,尽管中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 西方国家否认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近10%的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无论从国际通行的各项人均发展指标看,还是从经济和社会结构看,中国无疑属于发展中国家。

然而,为什么“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近年来却在国际上成为一个问题,常常受到一些组织和个人的质疑,甚至要求中国按发达国家的标准承担国际责任。

对这个问题作出有理有据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误解,也有利于我们把握国情特点,制定和实施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1) 中国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状况没有被外界充分了解和重视。

相对而言,发达国家内部的发展较为平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较小。

而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不是表现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而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中国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性支出都不到城镇居民的1/3;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比率不到城镇的1/3;人均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不到城镇的1/6。

从地区来看,以居民消费为例,2009年中国东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西部地区的2.3倍。

即使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GDP 、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都在2—4倍。

即使在同一省区内,如珠三角和粤北、苏南和苏北之间,人均GDP 、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差距都在2—4倍[2]。

近年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但这并非是中国成为富国的标志,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贫富差距拉大的佐证。

从贫困人口数量看,以中国自身的贫困线标准衡量,2009年中国仍有3600万贫困人口;以联合国标准衡量,贫困人口约有1.5亿。

如果对照发达国家的贫困标准,中国贫困人口的数量还会大幅度增加。

一些外国人士对中国发展阶段的误解,与中国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

大多数来华的外国人往往逗留时间较短,所居之处又多是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再加上视野和语言的限制,使外国人全面认识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难度加大,产生误解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

(2) (2)西方的“中国责任论” 在2005年 9月21日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演讲《中国往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中提出:“要促使中国成为这个体系中负责任,利益攸关的参与者”。

一个月后,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拉姆斯菲尔德接受德国《镜报》采访时,也表示“希望世界其他国家将敦促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建设性的、更为融入的参入者”。

由此,“中国责任论”被正式提出。

概括地说,西方的“中国责任论”包括三种含意:其一,一些人出于对中国根深蒂固的偏见,顽固地认为中国是个“不负责任”的国家。

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是当今“中国责任论”的基本思想基础。

其二,有些人把世界上存在和发生的一些问题归咎于中国的飞速发展,要中国对此负责。

按他们的逻辑,中国既然造成诸种问题,自然就要为此负责,并应依照他们的要求去履行责任。

中国如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是“不负责任”。

这是西方所谓“中国责任论”在具体问题上的反映。

其三,从宏观和战略角度,“中国责任论”主张者的核心意图是要中国维护现行国际体系,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

奥巴马在2010年年初的国情咨文中,突出强调“我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

西方妄图借此迫使中国承担不合理的责任而遏制其发展,与此同时又为西方发达国家排忧解难,可谓一举两得。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提出“中国责任论”,更多地是从其本国利益出发,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从而达到与中国合作获得利益的同时又限制中国飞速发展的目的,为其霸权体系服务。

而中国则从世界人民的利益出发,强调大国的责任与义务,强调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3中国为什么是发展中国家3.1中国产业和就业结构及城市化率是世界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典型代表世界银行《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11%、49%和40%,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第一产业依赖程度过高。

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而中国至2008年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高达11%。

二是严重依赖制造业。

发达国家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0%,且以高端制造业为主;而当前中国的制造业比重高达49%,且在相当程度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三是服务业相对落后。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平均为65%。

2009年美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76.9%,当前欧盟服务业比重平均值亦在70%左右;而中国目前服务业只占40%,仅相当于美国1820—1870年间的水平,并且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很低。

与此相应,中国的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世界银行2008年《报告》显示,2002—2004年中国农业人口的劳动力比例占总就业人口44.1%,而同期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仅占总就业人口比例的0.58%—2%。

中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仅对应于美国1870—1910年间的水平。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者一般占总劳动力60%—80%的比例,中国第三产业就业者所占总劳动力33.2%的比例,同样仅仅对应于美国工业化初期的水平。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根据世界银行2009年《报告》,中国至2005年城市化率为40.4%,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

按中国目前的城市化进度,至201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达到49.2%,但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5%[1]。

3.2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较低。

中国的研发投入率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2008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总支出为461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5%;而2005年经合组织国家的研发投入平均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5%,其中美国长期处于2.27%水平,日本则超过3%。

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研发强度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时,技术研发处于使用技术阶段;研发强度在1%—2%之间时,技术研发处于技术改进阶段;研发强度超过2%,技术研发才进入技术创新阶段。

据此,目前中国的研发尚处于技术改进阶段。

世界经济论坛今年发布的《2009—2010全球竞争力报告》的12项打分指标中,中国在科技成熟度方面排在世界第79位。

目前,中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少,研发能力不足。

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来自国外,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和60%。

而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由本国大企业完成。

二是中国的教育投入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教育水平表现出公共投入不足,中高层次人才缺乏,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偏低,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瓶颈。

世界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为国内生产总值的4.9%,一般国家都不低于4%。

中国长期以来把4%作为教育投入的目标,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统计,中国公共教育的实际投入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发达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美国是35%,韩国是23%;而根据中国教育部2003年首次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年限仅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达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

三是中国的医疗卫生设施严重滞后。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经济部2009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国用于教育和卫生的公共支出之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4.5%,远远低于国际水平。

而经合组织国家此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约为13%。

[1]3.3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中国“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发展中国家的在国际上的界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各个国际组织以及国家的实践也不同。

我们只能通过有关的数据分析或者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标准来解答中国是否已经脱离发展中国家行列的问题。

为数据使用方便,首先来看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体的划分。

世界银行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称为发展中国家(见世界银行与发展中国家部分),中国2005至2009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为1760美元,2050美元,2490美元,3050美元,3650美元,均被划入中等收入以下国家行列。

所以中国属于世界银行所称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地位界定问题,如文章开始部分所述,WTO采取的标准是抽象的也是灵活多变的,既有自我主张又有关贸总协定第18条以及相关解释性规则,还有运用了不同规则的案例以及相关国家自己的实施优惠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界定中国的身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能从WTO的基本规则即自己主张以及18条的规定出发。

在加入WTO的时候,中国就是要求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的,多年来中国坚持发展中国家地位的立场也从未改变,那么中国首先满足了自称的标准。

其次根据世界银行官方数据,中国2009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中等收入以下国家群体,符合只能维持较低生活水平的标准,再者中国工业化进程刚刚开始,还需要长期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因此符合“经济发展初期”的标准。

根据18条以及解释性规定,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

虽然欧盟、美国已经宣布我国多种产品从普惠制名单上毕业,但大多数产品的发展中国家待遇依然保留,这也说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属性并未改变。

联合国并没有给出界定发展中国家的方法,只是对最不发达国家有相关认定,根据目前联合国对于国家的分类,亚太地区除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独联体成员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被包含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