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必修2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基本运动形式。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而()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

一般情况下,以()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质点是一种经过()而得的()模型。

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属于无关因素或次要因素,为使问题简化,就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为质点。

4.时间和时刻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数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等状态量.⑵时间指的是两个时刻之间的(),在时间数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对应的是()等过程量.5. 路程和位移⑴路程是物体运动的()长度,是标量.⑵位移是表示质点()的物理量。

位移是运动质点由()指向()的有向线段,是矢量.6.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它等于()的比值,公式为(),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速度分为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⑴平均速度是过程量,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⑵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它在数值上等于时间取时这段运动的()速度.7.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的物理量。

加速度等于()的比值,公式为()。

它的方向与()相同。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速度公式:v=()。

(2)位移公式:x=()。

(3)速度位移关系式:v t2-v02=()(4)位移平均速度关系式:x=vt=()。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推论(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Ⅱ-xⅠ=xⅢ-xⅡ=……=x N-x N-1=()。

(2)在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若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 t,即()。

(3)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位移中点位置的瞬时速度()跟这段位移内的初速度v0、末速度vt关系为:()3.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设T为等分时间间隔)(1)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的比为v1∶v2∶v3∶…vn=();(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为x1∶x2∶x2∶…xn=();(3)第1个T内、第2个T内、第3个T内……位移之比为xⅠ∶xⅡ∶xⅢ∶…xN=();(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1∶t2∶t3∶…tn=()。

4.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物体()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方向().它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g.在地球表面,一般取g= ()m/s2。

2.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v t=();h=();v t2=().3.重力加速度的变化⑴随地球纬度的增大,重力加速度略微();在地球两极重力加速度最().⑵随着物体离地面的高度的增大,重力加速度会().4.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是从提出假设→数学推理→实验观察→合理推理→修正推广.第三章相互作用1、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的物质性: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的存在,有受力物体必有施力物体。

因此,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明确()和()。

(2)力的作用是相互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方向(),作用在()上。

(3)力的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又有(),服从()法则,不能简单地进行代数相加。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使物体产生______。

(5)力的三要素:()、()和()。

力的三要素可用力的图示直观地表示出来。

要注意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的区别。

(6)力的分类:力的分类方法通常按力的性质分类或按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类。

按力的()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万有引力。

按力的()分: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引力、斥力、向心力、回复力。

2、重力: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1)重力的大小:同一地点重力的大小与()成正比,即G=()。

重力的大小不但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物体所处的()、()有关。

(2)重力的方向:()向下,除了在赤道和极地附近,一般不通过地心。

(3)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通常可以认为重力就作用在这一点。

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

3、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有恢复原形的趋势,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1)弹力产生的条件:();()。

(2)弹力的方向:①线的拉力沿着线()趋势的方向;②面与面、点与面接触的弹力垂直于面(若是曲面则垂直于接触点的公切面)指向()。

(3)弹力的大小:①对于弹性形变的弹簧产生的弹力F=()(胡克定律)。

其中()叫劲度系数,它与()、()、()有关,()是相对于弹簧原长时的压缩量或伸长量,不是指任意两次弹簧长度的差值。

②形变不明显的弹力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用其他力(多为重力)的大小结合三角函数值确定。

4、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物体之间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②();③();④()(2)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

其中是指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叫动摩擦因数,它的大小是由()和()共同决定的,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②静摩擦力大小可以变化,要根据力的平衡条件确定;但一定压力下存在一个最大值,实际存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取值范围为()。

5、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和其他几个力同时作用产生的()相同,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为()和()的作用,不可重复计量。

(2)共点力:多个力都作用在物体的()上,或者它们的延长线交于(),则这几个力称为共点力。

(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叫做力的合成。

(4)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二力F1和F2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它的对角线就表示()的大小和方向。

6、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求一个力的(),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2)力的分解也遵循()定则,力的分解相当于已知对角线求邻边。

(3)力的分解要提供什么条件才能进行?①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分力的大小,有()解;②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这种情况必须先看两分力大小与合力是否满足.若不满足这个关系则无解,满足这个关系时有两解;③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求一个分力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的大小,这种情况可能无解、两解或一解;④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情况有()解。

7.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或()状态称为平衡状态。

(2)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即F合=0或Fx合=0、Fy 合=0.(3)三个不平行的力平衡的基本特性特征一:三个不平行的力平衡时,其力的作用线(或延长线)必()一点,且三力共面(汇交共面性)。

特征二:三个共点力平衡时,任一个力是其他两力合力的()力(等值法)。

(4)两个重要的推论推论一:三个互成120°的力平衡时,三个力的大小相等,即F1=F2=F3推论二:三个共点力平衡时,任意两力的大小之和必定大于或等于第三力,而任意两力的大小之差必定小于或等于第三力,即∣F2-F3∣≤F1≤F2+F34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⑴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⑵这个定律有二个层次含义①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⑶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状态或()状态的性质。

()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大的物体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改变,()小的物体惯性小,其运动状态易改变。

2、牛顿第三定律⑴内容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对)总是()相等,方向(),在()直线上,并作用在()物体上。

⑵牛顿第三定律内容可归纳为:同时、同性、异物、等值、反向、共线。

3.牛顿第二定律⑴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跟物体的质量成(),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

⑵牛顿第二定律是总结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力、物体的质量之间定量关系的规律。

⑶公式:a =()或F=();它们都是矢量式。

⑷力的国际单位是()(符号);牛顿第二定律定义了力的单位: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作用力为1N,即1N=1kg.m/s2.⑸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①只适用于研究惯性系中运动与力的关系,不能用于非惯性系;②只适用于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③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粒子.4.力学单位制在力学中,选用()、()、()三个最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对应的单位是()、()、(),选定基本单位后,由物理公式推导出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5.超重和失重五章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特点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________方向;由于速度方向时刻在变,故曲线运动一定是___________.2.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力F合与物体的初速度v0______________上(即a与v0____________________上).3.运动的合成已知________________叫运动的合成.即已知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求合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4.运动的分解已知________________叫运动的分解,它是运动的合成的________过程.5.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1)等时性:各分运动与合运动总是同时________,同时________,经历的时间一定________.(2)独立性:各分运动是各自________的,不受其他分运动的影响.(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叠加与合运动具有______的效果.(4)矢量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6.平抛运动(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___方向抛出,只在________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平抛运动.(2)性质: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的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3)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面方向的________运动和竖直方向的___________运动两个分运动.(4)规律: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初速度v0方向为x 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下的方向为y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下,对任一时刻t ,有:①分速度v x =v 0 ,v y =gt .合速度v =v 02+(gt )2.方向:tan θ=v y v x =gt v 0(θ为速度v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②分位移x = v 0t ,y =12gt 2. 合位移大小:s =(v 0t )2+(12gt 2)2. 方向:tan φ=y x =12gt 2v 0t(φ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③运动时间:由y =12gt 2,得t =2y g . 可知平抛运动的运动时间由下落的高度y 决定.7.斜抛运动(1)定义: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抛出去,仅在________作用下的运动.(2)性质:是加速度恒为重力加速度的________曲线运动.轨迹是________.(3)处理方法:斜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________运动和竖直________或________运动的合运动.8.匀速圆周运动(1)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都相等,叫做匀速圆周运动.(2)特点:是速度大小不变而速度方向________的变速曲线运动.9.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1)线速度v.①定义:质点运动通过的弧长s 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②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________,是矢量.③方向:质点在圆弧上某点的线速度方向沿圆弧在该点的________方向.④大小:v =________(s 是t 时间内通过的弧长).(2)角速度ω.①定义:连结质点和圆心的半径转过的圆心角φ与所用时间t 的比值.②物理意义: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的________.③大小:ω=.φ是连接质点和圆心的半径在t时间内转过的角度.(3)周期T和频率f.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的________叫周期.符号T,国际单位是秒.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沿圆周绕圆心______________,叫做频率,也叫转速.符号为f,国际单位是赫兹.(4)v、ω、T、f之间的关系.T=________,ω=___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____.(5)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是按________命名的,总是指向________,方向________在变化,是一个________加速度.当v一定时,a=,即a与r成________;当ω一定时,a=ω2r,即a与r成________.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向心力(1)按________命名的力,始终与速度方向________且指向________.其动力学效果只改变线速度的________,不改变线速度的________.(2)向心力的公式:F合=ma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离心现象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合外力突然消失或者不足以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的情况下,就做逐渐远离圆心的运动,叫做离心运动.12.火车转弯问题的力学分析由于火车的质量比较大,火车拐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就很大,如果铁轨内外侧一样高,则外侧轮缘所受的压力很大,容易损坏:实际中使________略高于________,从而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合力提供火车转弯时所需要的向心力.13.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高点和最低点分析(1)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时,设F是除重力外其他物体给运动物体的作用力.则在最高点:________=;在最低点:________=.(2)汽车过拱形桥的运动也可以看作圆周运动,汽车过凸形桥到达桥的最高点时向心力由________和________的合力提供.________=;汽车过拱桥时处于________状态.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问题的特点是:由于机械能守恒,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率时刻在变化,常分析两种模型——轻绳模型和轻杆模型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而言,行星和太阳之间的(),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同的().开普勒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和轨道()的立方成正比.即()=k.2万有引力定律(1).宇宙间任意两个有质量的物体都存在相互吸引力,其大小与两物体间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2).表达式:F=(),式中G为万有引力恒量G=6.67×10-11N·m2/kg2,第一次在实验室较准确测出G的是英国科学家().(3).适用条件: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相距很远,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和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3.人造卫星(1).基本特征:把卫星的运动看成是()运动,其所需的向心力由()提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