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年论文

学年论文

美国数字电视研究美国发展数字电视的动机一,从国际竞争看:上世纪80年代,日本采用模拟系统成功开发出高清晰度电视。

为了与日本竞争,以在国际舆论中取得主导地位并且防止外国文化对美国的入侵,美国国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全美的模拟电视换位数字电视。

二,从国内竞争看:上世纪80年代,美国爆发频率危机,广播联盟为了阻止广播电视频率的重新分配,防止这些频率落到移动通信运营商等机构手中,以需要为以后发展高清电视预留频率资源为由,提出了发展数字电视的口号。

三,从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看:起初,在爆发频率危机的同时美国政府也受到财政赤字的威胁,美国国会想通过数字转换释放更多的频率资源,通过拍卖频率资源获取更多的财政收入,弥补财政上的亏空。

后来,在1998年至2001年,由于美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的繁荣,迫切需要新的商业无线数据服务。

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美国电视的数字话进程。

四,从国防安全看:在美国爆发了“911”恐怖袭击后,美国为增强国土安全,也需要为医疗、消防和警方等多个公务部门提供频率资源,这直接推动了美国电视的数字化进程。

美国数字电视的进程规划1997年4月3日,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正式通过了美国数字电视的标准,公布第五号令和第六号令,重申了早期允许广播产业选择标清或高清多重技术决定,并允许广播电视业者在他们的数字频道中选择单向传播或交互传播方式。

在这一年就有10多家数字电视台同时开播。

随后,全美便陆续建立了不少数字电视台。

美国数字电视的运作一直受到FCC等机构的干预,其为美国数字电视的全面普及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并且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对模拟NTSC制式与DTV 同播要求不断提高,从开播初期的不做任何要求到2003年4月1日起要求电台50%的NTSC节目必须在DTV频道上同播;一年后,同播要求提高到75%;到2005年4月1日要求100%同播。

做到了既能平滑的关闭NTSC业务并归还NTSC 频道又不影响观众收看节目。

对于地面电视系统实现数字化,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根据国情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分批实现的时间表:2002年5月,所有商业电视台实现数字化播出,数字家庭入户绿100%;2003年5月,所有非商业电视台实现数字化播出;2006年12月,停播所有模拟电视频道。

为了能够顺利而有效的实施数字化转换,美国国会综合了各方面的反映,先后通过立法,规定了各类模拟电视必须安装数字解调器的时间表并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2005年7月1日后美国市场上3.6英寸以上的电视机均需内置解码器;2006年7月1日后25—35英寸的电视机须内置解码器;2007年3月1日后所有大于25英寸的电视机必须内置解码器;7月1日后13英寸以上的电视机必须全部内置解码器;2009年2月17日美国将停止模拟电视信号的播出。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时间表一再调整,最终到2009年6月12日午夜,美国关美国模数转换中遇到的困难美国数字电视转换过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困难重重。

本来打算在2006年完成的模数转换最后到2009年6月才完成,这主要由于无法解决转换中的困难,才不得不这样做。

首先从广播电视产业来看,在数字电视运营后,产业内部分裂,业界在获得数字电视牌照之后并没有达成如何使用这些牌照的共识;由于广播电视产业的复杂性,受众是通过广播电视运营商来收看节目,而最能够吸引人的节目往往由第三方(如好莱坞制片厂)制作的,同时,接收设备又是由独立的设备生产商进行销售,这些复杂的因素使得数字电视运营在技术和法律上都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数字电视节目来看,美国数字电视节目库不多,可供播出的数字节目更少。

其次, 采用数字技术需要花大力气对所有员工进行更高、更深层次的再培训, 而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

再次, 由于多次翻录导致损害录像效果, 偷录盗版者猖狂行动, 以致影视节目制作机构不愿意向地面数字电视台供应优质节目。

这些都导致美国公众没有积极性将模拟电视机升级换代, 致使数字电视机普及率长期停步不前。

从技术上看:由于技术发展的缺陷,给众多的美国人带来了麻烦与困惑,使得人们颇有抱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数字电视的顺利转换。

数字电视听上去是好事,但如果转换不顺利则可能会成为美国普通家庭难以攀越的数字峭壁。

普通的美国人发现,从模拟电视转向数字电视,并不是像他从广告中看到的那么容易。

美国媒体也开始批评这次转换,认为这是历史上产生困惑最多的一次电子技术升级和转换。

一体机和数字电视机顶盒的数字信号不稳定,人们不得不购买更大功率的天线装在室内或屋顶。

也就是说,一些家庭在50美元至60美元的机顶盒之外,他们还必须增加花销。

一位数字电视独立分析师预计,全美国约70%的使用室内天线的家庭需要购买功率更大的天线。

还有让人们抱怨的就是使用联邦政府优惠券购买的机顶盒能进行基本收视,但若您体验数字电视的优质面质,最好还是买台全新的数宁电视。

另外,高端机顶盒性能虽好,但在模拟电视机上没法使用,也不能用政府发放的优惠券购买。

数字电视转换中最常见的问题是天线和接收问题。

很多家庭都打电话求助,表示他们的机顶盒无法工作,而超过一半的求助者被告知,要么改变天线的方向或者使用机顶盒重新扫描频道。

从弱势群体看,那些弱势群体, 如老人、残疾人和低工资者。

虽然美国也曾设想动用国库补贴这部分人群, 但由于遭遇严重的预算危机, 财力不足。

为此,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6 年2 月8 日签署了《2005 年赤字削减法案》, 其中一项规定将地面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的期限从《1996 年电信法》原定的2006 年12月31日推迟到2009 年2 月17 日。

该法案还规定为机顶盒的补贴费总额只有15 亿美元, 按申请先后处理, 发完为止, 预计只能补贴1600 万户, 远不能满足美国地面电视家庭( 2000 万户)和有线电视家庭( 6500 万户) 的需要。

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美国数字转换的进程。

从政府出台政策看,电视数字化牵扯到通信业和广播业为数众多的内容产业、平台产业、网络产业集团。

虽然美国国会在1997 年就设定了地面电视的数字化目标, 但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各个利益集团、共和民主两党、参众两院都在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互不相让。

利益集团与政府部门的博弈严重阻碍了数字电视的进程, 致使许多政策、法律和法规难以出台, 即便出台也难以取得预期成效。

除此之外,数字电视转换是个庞大的复杂工程,为政府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FCC代理主席迈克尔·考柏(Michael C叩ps)认为,在现在的时点上,美国无法按原定的期限进行数字电视的无缝转换。

然而,推迟转换不仅意味着时间的延迟,也同时意味着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政策法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对美国的数字电视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1,必须传输(must carry)1972年美国通过“必须传输”准则规定地方各个有线运营商必须转播当地电视台和公共电视台的节目。

1992年,《有线电视消费者保护和竞争法》对“必须传输”的含义进行了重新定义,规定有线电视台必须播出一定数量的地方满功率电视台的信号,包括广告在内,保留给地方电视台的频道数量取决于该电视台的规模。

然而在数字转换过程中,“必须转播”面临两大新情况。

一,地方电视台模拟频道与数字频道是否都必须转播。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在过度期间,电视台在模拟频道外获得了额外的带宽以数字联播模拟频道中的节目。

广播联盟希望有线电视系统同时转播这两套实则内容一致的频道,以鼓励广播业者数字转换的信心;而有线电视系统正希望利用闲置的带宽资源提供电信服务。

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倾向于有线电视系统和广播业者内部协调解决,因此也就没有扩展“必须传播”准则颁发任何指令,这实际上赞同有线电视系统自身把握问题的尺度。

当然对于率先完成100%联播的电视频道,联邦通信委员会将列入必须传播之列以兹鼓励。

二,地方电视台利用增多的带宽提供的新增节目在数字转播之后,是否一定需要强制转播。

这个问题在2005年以来成为热点问题,有线电视网播放地方台原来模拟频道数字化之后的节目还要利用新增的带宽资源转播地方电视台新增的节目,这就是所谓的多点传送。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在2006年6月21日,fcc 进行投票表决,以4:1的结果决定有线网无需承担多点传送必须传播的义务。

有线网络无需转播地方电视台增加的服务。

2,美国数字电视标准的制定在美国确定要发展数字电视后,最先碰到了两个问题:1,数字电视采用何种制式标准;2,频谱该如何划分。

解决这两个问题中,政府的作用的非常明显的。

制式标准:美国先后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数字电视的制式标准,主要问题是集中在应采用逐行扫描还是交织扫描或同时具备;扫描行数的问题。

这争论存在于计算机和电视机的生产商,运营商之间。

计算机产业倾向于逐行扫描技术,他们认为如果采用交织扫描的方式,图像就难以被以静止状态截取,这将很大程度上限制数字电视日后与互联网结合。

而电视机的生产商和运营商却认为采用逐行扫描的设计方式不仅会增加电视设备的生产成本,而且无法获取更清晰的图像质量。

结果美国的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要求编码和解码同时具备逐行扫描和交织扫描的双重功能。

至于标准,美国对这一联合系统的经过长达几年的测试,终于在1996年12月27日,FCC发布第4号令,采用改良的ATSC标准作为美国数字电视的统一标准。

这一决定受到了广播业、电视产业的热烈支持。

计算机产业特别是先进电视电视标准计算机委员会的成员也对这项决定表示满意。

这一决定令美国关于数字电视制式有了统一标准,数字化转换有了明确方向。

频谱分配:在无线广播机构开始逐步转换后,新增的数字频道能够传输高清信号,这一标准令电视画面质量更加清晰,同时,此类数字频道还对带宽为6MHz 的频道兼容。

政府要求UHF频段播出的数字频道应放弃模拟频道,而集中在VHF频道播出。

产生的分歧在于:是否利用新增数字频道提供高清信号。

代表广播网利益的NBA组织始终坚持高清信号和传统的NTSC信号传输并举,不希望直接过度到高清系统,他们认为广播电视产业和用户都不是特别需要高清电视,因此不应强制广播电视提供HDTV服务;而一些地方广播电视处于广告利润的考虑反对两种信号并存的传输方式,认为这样会分撒受众而降低广告收入。

一些大的电视网认为高清电视可以成为地面电视和全美电视网用以对抗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的一项可能的选择,并且他们有实力实施高清电视的转换。

最后,FCC规定所有的数字牌照拥有者提供至少一个免费数字节目服务.该套服务应该与原有的模拟服务同时质。

不过FCC没有规定该套节目必须以高清电视的方式播送。

对于如何进行频率分配的问题,美国政府内部也一只争论不休,FCC和美国政府倾向于频谱分配通过拍卖方式进行,而非直接发放执照;但这种提议却遭到共和党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样做会极大的影响广播电视运营商在数字电视转换方面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