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完整版)_图文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完整版)_图文
精髓—— 实事求是
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5
历史地位
含义——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 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 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卡尔·马克思
(1818-无-18产83) 阶级革命导师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3
相关链接:
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 初步形成
马克思主 义的问世
社会主义 由空想转 变到科学
4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经济
在欧美先进国家得到迅猛发展。与
此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清晰地暴露出来。生产的社会化和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不可调和
关系--科学性是前提, 革命性是保证, 二者是统一的。
13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发展的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重大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4
含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
的伟大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 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 慧的结晶。
实践的观点在马哲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从实践出发理解周
围的世界; 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
的根据; 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12
2、 (从作用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 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在于他的全 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 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真正的哲学是时 代精神上的精华
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 哲学的性质
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 哲学的作用
预见方向,指引未来
社会变革 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真正的哲学
1
第三课 第二框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感受
马 克思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
1.马克思的伟大成就有哪些?
2.影响马克思思想飞跃和成 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9
小结
哲学史 上伟大 变革
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 产生
A、阶级基础 B、自然科学基础
C、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 基本特征
实践 基础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重 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
20
◇课堂练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阶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 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 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原因)
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唯物主义观点)
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辩证法 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观点)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旧哲学的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
--实践性
的矛盾,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危机大规模和周期性地爆发,加
剧了贫富两极分化,使阶级矛盾更 加尖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资本主
《共产党宣言》
义社会的命运和出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 2、自然科学基础 3、理论来源
6
(1)产生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三 大 运 动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 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这时,无产阶级迫切需 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7 论 来指导.
(2)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三大发现
细胞学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这三大发现,揭示 物 了自然界的物质 进 统一性以及各种 化 物质形态之间联 论 系和发展的辩证
9
(3)产生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 (辩证法的 合理内核)
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
费尔巴哈 (唯物主义的 基本内核)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
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
主义哲学吸收了他们的精华,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
史唯物主义.
1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级基础是(
)
①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③自然科学的发展取得重要成就
④哲学社会科学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点评:注意题干所要求的条件是“社会、阶
级基础”,故选A。③④分别是自然科学基础
和理论来源。
21
◇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划时代的发现, 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 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
历史地位
含义——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 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的 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认识。
本质——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7
含义—— 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 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
地位—— 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 略思想。
18
四者关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四者 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
性质,为哲学总结
自然现象以及认
识它们的一般规
律提供了可靠的
知识基础.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8
• “由于这三大发现和自 然科学的其它巨大进步, 我们现在不仅能够指出自 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 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 来也能指出各个领域之间 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 能够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 身所提供的事实,以近乎 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 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