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文明施工策划书.doc

安全文明施工策划书.doc

一般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细则安全文明施工策划书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大渡口钓鱼嘴公租房(A组团)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策划书一、工程概况二、安全目标本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为:1、杜绝重伤、死亡、火灾、中毒、触电、机械设备、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因工轻伤率小于5‰。

2、确保“重庆市安全文明工地”。

三、安全施工监督管理1、桩基础阶段本阶段危险性最大的要数旋挖桩的施工,人工挖孔桩因其极大的危险性已被重庆市建委限制使用。

工人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容易对周边建筑物造成影响等缺点,特别是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工人随时有可能受到涌水、涌沙、塌方、毒气、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的安全威胁,已成为一种落后的施工工艺。

旋挖挖孔桩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1、建立严格的施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经济上得到强有力的施工安全保证,以杜绝重大事故、机械事故、伤亡事故的发生。

2、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根据环境和施工特点,制定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行之有效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不同的工种,制定不同的安全措施、职工日常安全工作规范。

3、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

施工人员随时戴好安全帽,穿好劳保用品。

采购的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规格标准,安全员全天候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制止违章作业,并作好记录。

4、搞好安全教育,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安全条例》、《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5、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和安全指示装置,机械操作员必须听从施工人员正确指挥、精心操作。

对施工人员违反规程和可能引起危险事故的指挥,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项目经理反映。

6、其中吊装作业时,严格按照吊装作业规程操作。

7、旋挖桩施工过程中,施工机具离坑槽位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防止土方坍塌及高处坠落,同时对于临空面作业时,必须做好临坡临边防护作业。

8、旋挖机具运行时,挂好警示标志。

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

9、桩孔成型后,桩孔四周按照要求搭设好防护架,并用符合要求的盖板盖住桩孔。

防止人员掉入桩内。

10、桩孔周围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土方坍塌。

通过严格执行以上安全技术措施,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应能保证顺利、安全的完成。

本阶段应完成《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旋挖桩桩施工方案》、《环境管理规划》、《CI管理策划书》等专项施工方案。

2、主体阶段本阶段的安全管理重点为防止支模架坍塌、爬升式脚手架坍塌及其他因脚手架而发生的事故、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

1)必须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支模架计算书》,并经公司、监理审批通过后,严格按方案组织施工。

2)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人员必须持架子工上岗证。

3)所用材料必须经过检验检测合格方予以进场,进场后经材料部门与安全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4)搭设前由技术负责人、主管工长将施工方案及搭设规范、安全措施详细向作业工人交底清楚。

5)搭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模板工长全过程监控,防止作业人员不按方案施工,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

6)搭设完毕后安全部会同业主、监理、项目技术部门、搭设班组按方案、规范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7)浇注砼前,检查支撑体系的稳固情况,确保支撑体系符合要求。

8)浇注梁板混凝土时,应专人看护,发现紧固件滑动或杆件变形异常时,应立即报告,技术负责人、主管工长立即采取对策、组织人员,加固变形杆件,防止质量事故和连续下沉造成坍塌事故。

本工程塔楼脚手架采用爬升式脚手架,爬升式脚手架对于项目大多数人员来说均比较陌生,如何管理好脚手架亦成为安全管理的一个难点。

针对该情况,必须做好下面管理措施:1)爬升式脚手架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资质证书,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设计计算书,并经过监理、业主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

2)为更好的管理爬升式脚手架,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尤其是现场工长以及专职安全员,学习建设部颁布的爬升式脚手架的管理规定《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

3)脚手架的安装架子工、升降工必须经主管部门培训并持证上岗,患有不适宜高处作业疾病的人员不得上岗,上岗前必须经相关人员对其就管理规定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操作规程等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

4)脚手架安装及升降过程中做好下方及周围的防护,并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配足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施工过程中安装单位、项目安全员进行全程跟踪,坚决杜绝不按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定、操作规程等“三违”现象的发生。

5)安装完毕的脚手架必须经总包、监理、业主、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共同验收通过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证资格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

6)使用过程中,每天对脚手架的防倾覆装置、防坠落装置、架体防护、杆件连接等重要部位进行检查,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不合格部位立即予以改正。

7)每次升降应分阶段进行,即分全面升降套架和全面升降导架两个阶段,每一阶段完毕后,应对该阶段完成的架子进行中间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阶段的升降工作;每组架升降前后,应对固定架和升降后就位的架子节点联接、吊环、焊缝等情况进行工序自检;架子升降一楼层或每次升降后和使用前,应对架子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挂牌使用。

8)脚手架停用一个月以上或遇到6级以上大风后必须经过全面检查加固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9)严禁物料平台、模板支撑体系、起吊物料等与脚手架架体连接。

10)严格按照《建筑施工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全过程管理。

高处坠落事故历来乃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事故,如何有效防止高处坠落事故同样成为本工程安全管理的一个重点。

1)加大对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工种的教育强度,尤其是对脚手架搭设人员、模板支设人员、大型设备安装拆除人员、铝窗安装人员、外墙石材和瓷砖作业人员、洞口临边施工人员等,除定期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外,还时常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等等。

2)项目部安全员、主管施工员时刻监控高处作业人员,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严禁酒后作业。

3)对现场临边洞口严格按《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采用定型化、工具化防护,并每日巡查,发现毁坏的立即恢复。

临边防护:预留洞口防护:4)每层楼层进出口处张贴本楼层洞口临边所在平面位置,提醒人员注意。

5)加大对违章人员的处罚力度,达到警示的作用。

6)保证施工现场充足的照明。

物体打击事故也是建筑施工当中频发的事故类型之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预防该类事故的发生:1)对楼层临边,利用脚手架对临边实行全封闭,并严禁人员穿越脚手架。

2)对洞口采取全封闭方式进行防护,电梯井门洞除用钢筋门防护外,门下方设踢脚板。

3)所有洞口、临边旁禁止堆放物料。

4)脚手架搭拆、设备安拆严禁投掷,下方设危险警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人员配备工具袋。

5)严禁高空掷物6)于人员流动大的通道口搭设双层安全防护通道,其他部位作封闭处理,禁止人员从非安全通道处通行。

3、装饰阶段本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为消防安全管理,火灾预防措施:1)于施工现场张挂防火标语。

2)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3)易燃易爆材料单独存放,并设专人管理。

4)禁止使用发热量大的灯具。

5)动火必须经过申请审批手续,并远离易燃易爆物,尤其是高处焊接和切割作业,安排专人监护,人离开前必须确保动火点已无火种。

6)施工用电必须严格按规范设置,预防因用电原因引起火灾,尤其是对那些管理不规范的分包单位的施工用电进行重点监控,多次不改的予以没收处理。

7)于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灭火器,并教育每一个工人会用灭火器。

4、临时用电1)严格执行临时用电新规范JGJ46-2005的规定,现场使用的配电箱必须有3C标志,针对新规范刚出台不久,安全员、电工可能不熟悉的情况,专门组织一次临时用电新规范的学习培训。

2)电缆线敷设:①总配电房至二级箱的电缆全部埋地敷设,埋深不低于70cm,并穿管保护,电缆上下左右四侧铺5cm细沙保护。

②进入主体结构的电缆线采用埋地进入,严禁穿越脚手架进入。

③建筑物内电缆线二级箱至开关箱的电缆线全部沿墙壁、天花敷设,敷设高度不得低于2.5m,需要穿墙的必须穿套管加以保护。

④主体施工层,配电箱、电缆线沿施工层四周布置,不得进入施工层里面。

⑤五芯电缆线的相色分别为:相线为黄、绿、红三色排列,工作零线为浅蓝色,保护零线为黄绿双色线。

3)电箱设置①外观。

电箱统一刷成黄色,正面贴中建标志,喷红色闪电标志、蓝色编号、责任人。

②电气装置。

分配箱必须装设总隔离开关、分路隔离开关、分路漏电保护器(必须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

开关箱装设隔离开关、具备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的漏电保护器。

每条线路必须注明分路标识,用途。

③电箱门内侧标明系统接线图。

④电箱高度。

固定电箱中心点离地面高度统一为1.5m,移动电箱中心点离地面高度为0.8~1.6m;电箱支架统一采用角钢焊接,刷黄色油漆。

⑤每台用电设备必须设置专用的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箱控制2台或2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包括插座)。

⑥动力电箱和照明电箱分别设置。

⑦电箱前1米范围内不允许堆放任何物料,保证有2个人操作的空间。

4)保护接零、接地①所有用电设备必须作保护接零,II、III类手持电动工具除外。

②塔吊、施工电梯、井架、脚手架作防雷接地。

③电箱门必须作保护接零。

5、机械设备1)机械设备进场时,施工单位必须向总包提交一份机械设备清单,内容包括机械设备的名称、功率、相数以及出场合格证明。

2)大型设备(塔吊、井架、施工电梯等)进场安装时必须提交以下资料:设备合格证明、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包括安全许可证书)、安装人员上岗证书;并维修保养完善经总包安全管理人员、机械管理人员验收合格方予以进场。

3)大型设备的基础必须经过设计并符合规范要求,塔吊基础砼等级不得小于C35。

4)大型设备的安装:安装前安装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安装单位、总包单位的安全技术交底方可上岗;安装过程中,总包机械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全过程监控,安装单位亦须派驻技术人员现场监控,及时纠正安装人员的违章操作;安装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防护用品;安装过程中,设备安装点周围的危险区域作封闭处理,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5)大型设备安装完毕后,由总包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机械管理人员、安装单位负责人会同监理验收合格,并经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在检测结果出来前,设备上悬挂“未经检测、禁止使用”的警示牌。

6)小型机械机具亦必须经总包部门验收合格,粘贴总包部统一制作的“验收合格”标签方可使用。

现场使用的未贴有“验收合格”标签的机械机具总包部予以没收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