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档案51001:过氧化氢[20%≤含量≤60%]] (过氧化氢溶液,含水20%~60%;H2O2;双氧水)
危险化学品查询结果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4060mg/kg(大鼠经皮);LC502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µL/皿;大肠杆菌5ppm。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仓鼠肺353µmol/L。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可疑阳性。
危险特性: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 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锨、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气、水。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4.实验室监测方法:
分光光度法(WS/T132-1999,作业场所空气)
电化学法《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方法》,马家骧等译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工作环境空气中最大允许浓度 1.4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到家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废液经水稀释后发生分解,放出氧气,待充分分解后,把废液冲入下水道。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氯丁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冷却火场容器,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处置方案编
号
140
特别警示
·小火:只能用水,不得用干粉、CO2、或哈龙等灭火剂灭火。
·容器内禁止注水。
·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危险特性 燃烧、爆炸 ·在火场中会增大火势。
·受热或处于火场中要发生爆炸性分解。
·可因受热或污染而爆炸。
·遇烃(燃烧)可发生爆炸性反应。
·包装容器受热可发生
爆炸。
·泄漏物有着火或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 ·吸入、食入或皮肤、眼睛接触蒸气或本品可引起严重损害、灼伤或死亡。
·燃烧可产生刺激性、有毒或腐蚀性的气体。
·灭火的废水可引起污染。
公众安全 ·首先拨打运输标签上的应急电话,若没有合适的信息,拨打本手册封面上提供的国
家化学事故应急咨询专线电话。
·立即隔离泄漏区至少25米。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
·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进入密闭空间之间必须先通风。
物质描述 氧化剂
个体防护 ·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一般消防防护服对该化学品防护无效,应着防化服。
隔离
大量泄漏·考虑下风向撤离至少100米。
火灾·火场内如果有储灌、槽车或灌车,隔离800米。
应急行动
燃烧爆炸处置小火·只能用水、不得用干粉、CO2或哈龙等灭火剂灭火。
大火·远距离用大量水灭火。
·在确保安全的前堤下,将容器移离火场。
·切勿开动已处于火场中的货船或车辆。
·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灾扑灭。
·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大火,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远
距离灭火,否则,立即撤离,让其自行燃烧。
泄漏处置 ·远离易燃、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油品等)。
·未穿全身防护服时,禁止触及毁损容器或泄漏物。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
·容器内禁止注水。
小量泄漏 ·在液体泄漏物前方筑堤堵截以备处理。
·泄漏物回收后,用水冲洗泄漏区。
小量干燥固体泄漏 ·用洁净的铲子,将泄漏物收集于干净、干燥且容器盖较松的容器内,并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小量液体泄
漏 ·用蛭石、砂或土等不燃性材料吸收泄漏物并置于容器中以待处理。
名称
过氧化氢溶液,含水20%~60% H2O2 双氧水
理化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深层略带淡蓝色;溶解性:溶于醇类,乙二醇,吡啶,醋酸酯、酸类和酮;相对密度(水=1):1.4426(25℃)
毒性 低毒
包装分类与
标志
包(II )18;标志:氧化剂 副标志:腐蚀品
主要用途 氧化剂、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
标签: 危险化学品 氧化剂 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档案 事故处置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