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五台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研究——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为例
五台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研究——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为例
(3)管理者自身定位的混乱是导致风 景保护与旅游开发关系失衡的因素之一。 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是资 源保护中最突出的矛盾.而保护与利用都是 依靠”管理者的管理”这个手段来实现的。 这时管理者的自身定位.将直接影响到风景 名胜资源保护的最终效果。管理者应该将自 己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的角色.而不是业主 的角色。地方政府的利益.行业部门的利 益、局部与当前的利益等,是干扰管理者自 身定位的重要因素,这将直接影响到保护与 开发关系的科学协调,也是导致核心景区出 现严重建设性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ABSTRACT:With the Buddhism Holy Land of
Lingfeng Peak Area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intro· 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the area,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Then it presents the con— servation plan of the area in the aspects of area scope, capacity control,classified conservation and renova— tion measures and SO on.
量汽车涌入,造成严重的人车混行.不仅增加了 安全隐患,干扰了正常的游览秩序,同时也带来 了严重的尾气.噪音污染。
(6)核心景区内村庄建设无序,村民住宅逐 步蚕食文物保护用地i个体摊点经营混乱.噪声 喧嚣.与佛门圣地清静氛围格格不入;静态及动 态景观视线走廊破坏严重.固定及临时性建筑、电 杆电线.广告招牌等严重遮挡了寺庙建筑景观视 线走廊。
(7)作为’政府型”风景名胜区,管理者自 身定位混乱,在规划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4.2 历史成因分析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尤其是灵峰圣境核心景
区历史原貌究竟是什பைடு நூலகம்样子7是如何从“佛国圣
地”逐渐演变为”高山闹市“的7以下用三组跨越
百年的图片资料来探究一下这种演变的过程以及
成因。
从法国汉学家埃玛纽埃尔一爱德华·沙畹
3.2社会经济现状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确定的592.88km2
的规划界限范围面积内,涉及五台县52个行政村. 繁峙县25个行政村,共包括77个行政村.4610户. 15113人。
1 988年11月30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人民政 府成立.为副县级规格.隶属于五台县人民政府. 下辖台怀镇和金岗库乡。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位于 台怀镇.景区21 63km2范围内现有5个行政村,即
五台山第一轮总体规划从1 983年开始 编制,直至1997年才正式批复.2000年后 规划愈期.具有法律效力的总体规划严重滞 后,加之当时国家并未出台风景名胜区编制 的相关技术规范.因此,第一轮五台山风景 名胜区总体规划以及详细规划具有明显的规 划局限性。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 建设关系的协调上.在居民点调控与经济发 展引导上.在旅游服务设施布局研究等诸多 方面缺乏前瞻性与科学性。因此,规划滞后 与规划编制的局限性是导致五台山风景名胜 区、尤其是灵峰圣境核心景区建设性破坏的 因素之一。
4 灵峰圣境核心景区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4.1 存在问题分析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从1982年建立至2005年已
有23年.虽然在风景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等 方面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问 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台山素以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及清 凉胜境而著称,风景资源数量众多,内涵丰富.是 一笔宝贵的文化自然遗产。但是这些年在风景区 建设中.对这份遗产的内涵挖掘展现不够,风景 区(尤其是核心景区)的总体发展还没有达到国 内领先水平,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不相适应。
游览设施用地面积为25hm2,占总面积的1 16%: 居民社会用地面积为39hm2,占总面积的1 8%, 交通与工程用地面积为7hm2,占总面积的0.32%; 林地面积为1011h肝.占总面积的46.74%;耕地 面积为1 60hm2.占总面积的7.4%;草地面积为 850hm2.占总面积的39.3%:水域面积为30hm2, 占总面积的1,39%。
大和新增。但中心区还保留着比较多的空旷地和
农田或绿地(图3)。
拍摄于2005年的卫星照片(图4)可以清楚看
到寺庙周围已经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建设用地.
对寺庙区形成了包围。
以上三组图片反映出五台山核心区由”清净
佛国”逐渐变为令人痛心的”高山闹市”的演变过
图1 Fig.1
塔院寺和万佛阁以及周边环境 Tayuan Temple.Wanfo Pavilion and surrounding area
(2)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较为突出。 核心景区内一些极为重要的标志性景观遭到了严 重破坏,城镇化.商业化、人工化现象严重。
(3)受行业部门利益驱使,风景区内旅游服 务设施,特别是宾馆住宿设施失控.现状核心景 区内众多单位和大小宾馆,很多是违法建设,侵 占了核心景区内的核心地段。体量庞大.金碧辉 煌、高大巍峨.势压佛刹.喧宾夺主的高档豪华酒 店鳞次栉比,名山古刹都市化倾象越来越明显。
口蜀
五台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研究
——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为例
CONSERVATION PLAN OF CORE AREA OF WUTAISHAN SCENIC RESORT:A CASE STUDY OF BUDDHISM HOLY LAND OF LINGFENG PEAK AREA
李喜民
LIⅪmin
78 咎I葛 若1斟 将l潜
艟『壁
譬l Q 骺I:
老l}
罄J主
吾l i
譬f罢
§I重
∞l
昭l
o
【文章编号】1 002—1 329 (2010)09—0078—04 【中图分类-84 TU 984 1 8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l 李喜民(1 963一).男,山西
省骚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
从五台山古六月庙会演变成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 五台山单一的宗教佛事活动中增添了现代旅游的雏形, 而1 989年从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演变成五台山国际旅 游月,标志着五台山现代旅游的真正兴起。
(2)规划滞后与规划编制的局限性是导致建设性破 坏的因素之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第一轮规划从1 983年
开始编制,1 984年8月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 体规划大纲编制完成.1 984年至1985编制 完成了风景区中心区包括台怀景区.台怀镇 及杨柏峪服务区的详细规划,1 9 8 6年至 1 98 7年编制完成了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 规划(1 986-2000),但直至1 997年,才经 国务院批复。
KEYWORDS:scenic resort;Buddhism Holy Land; cole area;dedicated conservation;comprehensive reno-
vation
1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简介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第一轮总体规划于1 987年 编制完成.1997年国务院批复.规划期限为1 986 年至2000年.规划范围为376km7,共规划了台怀 景区.怀南景区.九龙岗景区.清凉景区.东台景 区.南台景区.西台景区.北台景区和中台景区等 9个景区。
规划以台怀寺庙群为中心,南至梵仙山山口, 北至东台沟村南.西至东庄村西界.东至清凉社 村北界,面积为21.63km2。
3 灵峰圣境核心景区现状概况(2005年)
3.1 土地利用现状 按照核心景区中土地使用的性质进行用地分
类,21.63kin2的用地可分为8大类.1 7中类。
风景游赏用地面积为41懈,占总面积的1.9%:
总规划师.李喜民工作室 主任,高级规划师。 【修改Et期】201 0-08—1 7
【摘要】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为 例,分析了核心景区现状概况、存在问题以及成 因,从核心景区范围划定、容量控制、分类保护和 综合整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专项保护规划策略。 【关键词】风景名胜;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专项 保护;综合整治
(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于1907年10月
9
1 5 El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塔院寺和万佛阁南
部和东部区域均为空旷的农田,并不高大的寺庙
L!旧
建筑非常醒目突出(图1)。从图2可以看出广仁寺
至善财洞区域为空旷的农田和清水河滩地;两张
旧照片反映出五台山历史上应该是以寺庙为主的
旅游兴起的雏形。五台山六月庙会.也称为五台山六月 骡马大会,是清乾隆年问.从历史悠久的古庙会演变而 成。据史载,自东汉永平年间佛教传入我国.五台山开 始建寺筑庙,到隋唐时代逐渐兴盛,每逢农历六月,四 方僧众.香客。游人蜂拥而至.形成了古庙会。在庙会 期间,唱戏一月,更增添了庙会的热闹气氛。
五台山六月骡马大会,始于清乾隆年问,迄今已有 二百多年的历史。一方面由于这里牧坡多.饲草丰盛, 水源充足.有天然牧场之称;另一方面,因为六月份这 里天气凉爽.在此放牧半月.可增膘一指,弱畜病畜可 以得到医治。由于这些因素,四面八方的农牧民利用“寄 坡”之际,一面互通有无,一面逛庙会,年复一年,形 成了骡马大会。全国解放后.随着各项事业的发展,五 台山六月骡马大会也日益繁荣。1989年开始,五台山六 月庙会演变成了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万方数据
光明寺.东庄、杨林、台怀,新坊(不包括火厂自 然村),总户数为785户,总人口为2471人。耕地 面积为160hm2。
3.3 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现状 台怀镇的旅游服务设施沿五台山风景区道路
主要分布在四个地段:中心区.明清街、杨柏峪和 九龙岗。核心景区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 中心区和明清街两个地段。中心区地段是五台山 的中心地区.密布着大小寺庙、居民点.旅行社. 商店.宾招单位.餐饮和各类公共设施.几乎所有 的个体旅店和商业网点都集中在这个地区,商店 林立,建筑混乱,无论建筑形式还是布局方式都 与五台山佛国圣地的环境极不协调。明清街段为 沿明清街两侧分布着数家宾招单位及餐饮.超市. 旅游纪念品商店和若干行政事业单位(工行.防 疫站、电视台和电管站)以及台怀村居民点。沿街 建筑风格为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是一个公共设 施较为集中的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