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道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费县向阳路白马峪至大田庄段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项施工方案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费县向阳路白马峪至大田庄段道路工程项目经理部2019年4月18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施工部署 (1)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2)1、施工工艺流程 (2)(1)施工准备 (2)(2)测量放线 (2)(3)试验段摊铺 (2)(4)支立模板 (3)(5)原材料控制 (3)(6)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 (3)(7)混合料运输 (4)(8)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摊铺 (5)(9)碾压 (6)(10)整形、压实 (8)(11)接缝处理 (8)(12)养生 (9)五、质量控制难点及要点 (9)六、雨期施工措施 (10)七、质量检测 (10)八、质量规范要求 (11)九、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11)一、工程概况费县向阳路白马峪至大田庄段道路工程,拟建项目途径费县薛庄镇、南张庄乡、上冶镇,路线起点位于白马峪村北,路线向西北方向沿石岚水库南侧行进,而后依次经过青太山前、聂家沟后沿天蒙路继续向西布设,经贺乐石、小贤河水库上游、上冶水库南侧后沿马田路向西,终点与S234平交,路线全长14.974km。

路基段度14.5m,路面宽度7.0m。

行车道路面宽度2*3.5m,硬化路肩宽度为2*0.50m,土路肩宽度为2*1.00m。

向阳路的路面结构布置如下:上面层:3.5cm细粒式SBS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粘层下面层:4.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封层、透层上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8cm水泥稳定碎石二、编制依据1、向阳路白马峪至大田庄段道路工程施工图(道路专业)2、向阳路白马峪至大田庄段道路工程路面基层及路基处理技术要求3、国家及行业现行技术标准、部颁技术规范、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FJ 034-2015三、施工部署1、本标段道路机动车道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为2×18cm,分二层进行摊铺碾压,底基层摊铺厚度为18cm,基层摊铺厚度为18cm,采用机械及人工配合摊铺;上下层横向接缝间距需错开1m以上,底基层施工完毕后尽快进行基层的施工,基层施工前对底基层顶面要打扫干净,并洒水湿润。

2、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水泥剂量采用4.5%,根据施工配合比进行强度试验,允许水泥剂量在4.5%基础上增加1.0%。

水泥稳定碎石选用质量信誉好的专业厂进行厂拌法集中控制。

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自卸车10辆,洒水车2辆,20T压路机1台、30T胶轮压路机1台,摊铺机1台,装载机1台,蛙式打夯机1台;测量仪器有水准仪、全站仪、GPS、3m直尺、灌砂筒等。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测量→试验段摊铺→支立模板挂线→原材料控制→水泥砂砾混合料拌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运输→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整形→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碾压→接缝处理→养生→封闭交通(1)施工准备①技术设备准备工作A进行上岗相关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技术技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以满足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

B施工前应做好量具、器具的检定工作,与原材料的检验。

对施工测量进行复核,确保准确。

C对检验合格的下承层进行清理,清除浮土和其它杂质并使表面湿润。

对投入施工的所有设备均进行试运转,确保施工的正常进行。

D压实度、平整度、弯沉、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等检测合格。

(2)测量放线在已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恢复中桩,中桩按20m设置,根据中桩用白灰放出两边线,培好土路肩。

同时每10m(平曲线段每5m设置)在下承层左右两侧钉设高程控制桩,挂φ4钢丝绳,用紧线器拉紧、锚固,作为摊铺机行走的导向线和摊铺作业时的高程控制线,松铺系数按1.30计算,由技术人员下达技术交底。

大规模摊铺前选择5个断面,每个断面不少于3个点,测量实际松铺系数,根据测量结果重新标高。

(3)试验段摊铺选取道路任意标准段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摊铺,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段的施工,来确定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和施工方法,各道工序符合路面底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同时进一步掌握规范规定的施工流程,锻炼一批施工人员,并给路面下一结构层提供良好的作业面。

确定松铺系数:根据不同的机械和材料,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路段,确定松铺系数。

通过试验路段检验所采用的施工设备能否满足上料、拌和、摊铺和压实的施工的工艺、施工组织,以及一次碾压长度的适应性等。

通过试验路段测定其干密度、含水量及使混合料达到合格压实度时的压实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的施工工艺。

试验段应注意拌合所用时间、过磅完毕时间、到达现场时间、摊铺完成时间与返回拌合站时间的统计。

试验段采用载重30吨的自卸汽车进行运输(具体车数n=a×(运输车来回时间+运输车等待时间)/拌合一车料所用时间,a为系数一般采用1.1~1.2),正常施工时根据运距适当增加运输车,以保证连续摊铺,做到现场不待料,场内不待车,运输车辆首次装车必须检查车厢是否清洁,如有污物不许运料。

做到合理组织为整体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做好准备。

(4)支立模板根据边桩控制线支立模板,内外侧均采用高18cm方木,每段长度为4m,方木后侧钢钎固定于下承层上。

按基层底宽进行支模,支模完毕后用钢尺进行校核。

(5)原材料控制①石屑:采用优质石屑。

细集料必须干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粒径及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②碎石:集料在使用前应检验合格,基层的集料颗粒组成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集料的压碎值≤35%、针片状颗粒含量≤15%、有机物含量≤12%、硫酸盐含量≤0.25%。

在施工基层时,采用的破碎碎石,必须控制其集料的最大粒径,要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能超过31.5mm。

③水泥:水泥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硅酸盐路用水泥,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

水泥含量5%。

(6)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基层混合料采用厂拌,拌和前,试验室对所用原材料进行含水量试验,计算出施工配合比,拌和站应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施工生产配合比进行混合料的拌和,极端条件(如下雨后内外含水量不一致等)拌合站要灵活掌握,及时与试验室沟通,拌合过程中经常对成品料仔细观察吸取经验,争取做到眼看、手攥即知水泥稳定碎石掺量与含水量。

生产配合比中水泥稳定碎石含量要比批复的配合比增加0.5个百分点以消除机械偏差,含水量大于最佳值含水量的1.0%,主要考虑运输及现场的损失,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各集料仓在上料时必须注意不得出现混料,严禁出现空仓的现象,尤其使用量大的要及时添加。

混合料出仓后,由试验人员进行含水量及水泥稳定碎石剂量的测定。

合格后方可继续拌和生产,否则立刻进行调整。

拌和生产中试验人员要随时对混合料进行采样和试验,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和规范要求控制混合料中水泥稳定碎石剂量和含水量。

如发现不合格,将混合料废除,重新调整后进行拌和,直到合格为止。

(7)混合料运输A.按照试验段测试运输时间、厂拌时间、摊铺速度,合理计划的统一安排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运输。

B.运输过程中车辆用彩条布覆盖,混合料运到现场后不能过早揭去彩条布,防止水分蒸发及扬尘对混合料的污染。

C.为保证现场施工的人员、设备的安全,全过程有专人指挥倒车。

D.运料车不得撞击摊铺机,在距摊铺机20cm时停下,挂空挡,让摊铺机推着运输车往前行进,大车司机根据摊铺距离及摊铺机司机提醒升起车厢,每车料必须卸尽后方可返回。

拌和站灰剂量检测实例图E.混合料运输时应注意天气、交通等各方面的影响,防止开始摊铺后出现运送不及时等情况发生。

(8)水泥稳定碎石级配碎石摊铺RP950W摊铺机进行摊铺,严格控制压实前平整度。

1)摊铺前准备工作:A测量人员定点放线,放出路的中心线和两侧边线,并在中心线及两侧边线每10m设一桩,在桩上标明设计高程,施工人员根据测量人员提供的高程数据架设钢丝作为摊铺时的高程引导线,以便摊铺机施工,支好后经测量人员复测,校核无误后方可施工摊铺。

B摊铺前,应检查确认路基质量。

当路基的质量不符合要求,不得摊铺。

C在摊铺机就位的断面上以虚铺厚度预先放置垫块(比虚铺厚度高1.5-2.0cm),每台摊铺机放两处。

摊铺机的熨平板下降时应缓慢进行,熨平板与木板似接触非接触不得让木板受力,放下时不得突然放下。

2)为确定摊铺厚度等参数,先进行试验段摊铺。

3)当摊铺机铰笼处的混合料达到2/3铰笼高度时才开始摊铺,并在摊铺过程中保持铰龙处的混合料达到2/3铰笼高度。

摊铺的起步阶段(不小于10m)要尽量放慢速度(1m/分钟)。

在摊铺过程中必须要连续、均衡、匀速,同时根据拌和站的产量、工地与拌合站之间的距离及运输状况来控制摊铺机的行驶速度,保证作到摊铺机不停顿,不匀速或有停顿直接影响摊铺机夯锤的夯击次数,直接影响松铺系数,导致实际厚度与预想的厚度不符。

4)在摊铺过程中应量减少拢料(收料斗)的次数,而拢料时只收拢2/3,使摊铺机料斗内留下一定的混合料,可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5)摊铺整形过程中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的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及时填补。

设专人对所挂线的看管,尤其是传感器掉线现象坚决杜绝,防止因所挂线被动,造成质量问题。

在摊铺后依据两边所挂线立刻对高程进行检验,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摊铺时设专人在摊铺机前用细料将模板边部填实,以保证边部的压实效果避免离析。

6)摊铺尽可能增加基层摊铺长度,以减少接茬。

工作间段或分段施工时,在接茬处预留1m不进行碾压,将前一段末压部分一起进行拌合碾压。

7)每2000m2或每工作班做试件一组(13块),要从不同桩号现场取样。

8)摊铺的起步阶段速度控制在1m/分钟,正常后速度控制在1.5-2m/分钟。

摊铺施工(9)碾压碾压是底基层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一道关键工序。

摊铺完毕后,要立即进行碾压。

碾压工作包括碾压机械的组合、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等。

①混合料摊铺一定长度后(30~80m),当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开始进行碾压,如表面水分不足,应适当洒水湿润,但严禁洒水过大。

②摊铺机摊铺后人工配合整型后进行碾压时,直线由外侧向中间碾压,曲线由内向外碾压,先静压再振动,碾压每次重叠1/2轮宽。

③碾压先用轮胎式压路机静压两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度,最后用胶轮压路机,消除表面轮迹。

凡大型压实机械不能作业的地方,用手扶式小型振动压路机或蛙式打夯机夯实。

碾压顺序应从低侧向高侧进行。

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层表面不受破坏。

④碾压过程中,有专人检测压实度、平整度,根据检测的压实度确定碾压方式、顺序和遍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