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创新与创业课件
8
二、创业的类型
(一)依创业主体性质分类
1.个人独立创业 指创业者个人或几个创业者共同组成的创业团队,白手 起家完全独立地创建企业的活动。 2.公司附属创业 指由一家已经相对成熟的公司创建一家新的附属企业。 3.公司内部创业 内部创业也称公司创业,通常是由一个企业内的、具有 创业愿望和理想的员工发起,在组织支持下,由员工与企 业共担风险、共享创业成果的激励形式。
Vesper(1983) 认 为 创 业 是 开 展 独 立 的 新 业 务 。 Gartner(1985)则认为创业是建立新组织。
6
国外创业相关定义对照
定义的焦点
识别机会 的能力
创业家 个性与 心理特质 获取机会
作者
Knight(1921)
Kirzner(1973)
Leibenstein(1978) Stevenson,Robertsand Grousbeck(1985) Conner(1991)
14
要素均衡模型
(2)盖特纳(Gartner)创业模型
Gartner于1985年创建概
念,进而提出了独特的创业
模型。
个人
盖特纳认为,描述新企
业创业主要包括四个要素:
创立新企业的个人;
环境
组织
创业者与他们所创建新
企业的类型;
过程
新企业所面临的环境;
新企业创立的过程。
任何新企业的创立都是
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001年,施正荣博士带着14项太阳能技术发明专 利和25万美元回到祖国,创建了尚德公司。施正荣占 25%的股份,其中20%是技术入股,5%是现金,并 出任总经理。
2002年,公司第一条10兆瓦生产线正式投产,产 能相当于此前4年全国太阳电池产量的总和,使中国 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15年。
此后,尚德又先后扩建了15兆瓦、30兆瓦、60兆 瓦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到2004年底,企业产能跃居 世界第十位,销售达8亿元。
第二章 创业与创新
1
案例:无锡尚德:创新创业的典范
无锡尚德电力公司,依靠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经 过10年的艰苦创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跃成为中国企业的 创新样本,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2
无锡尚德:创新创业的典范
施正荣出生于江苏扬中农村,1992年获得新南威 尔士大学太阳能科学博士学位,留校任太阳能研究中 心研究员;1995年筹建澳大利亚太平洋太阳能研究中 心,任执行技术董事。
“尚德”日益成为国际光伏行业的知名品牌,尚 德公司成为世界瞩目的行业新星,这一切都离不开企 业不断进行的科技创新。
•
尚德光伏研发中心大
楼2009年在无锡落成,该
楼拥有全球最大的光电幕
墙,总面积达6900平方米,
年发电量将突破100万千瓦
时。
3
无锡尚德:创新创业的典范
高新技术企业一般强调引进国外成套的先进设备,而尚德则不然,他 们通过技术评估选型,除引进核心设备外,大部分采用国产设备和国外二 手设备,进行自主优化,形成独特的世界一流生产线,不仅适应各种复杂 的工艺要求,而且大大降低了成本。
发现和利用;有 利可图
7
创业概念概括理解:
1、组织、体制、制度 即创业活动的展开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组织、体制、制度作为基础。 2、资本 创业活动的开展必须通过资本投入组织资源才可以实现,如果没有了 资本投入,所谓的创业仅仅只是一个观念层次上的活动。 3、价值 创业活动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这种价值可以有很多的方式表达,如 精神价值、社会价值、资本实物价值,资本实物价值更贴近创业的实质 4、事业或家业 创业是依赖一定的组织、体制、制度,形式,通过资本,开创一项新 的事业并实现价值创造的过程。 结合我国国情: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对市场必要的调研分析,及时发现 与把握商业机会,通过创建企业或企业组织结构创新,努力筹集并配置 各种资源,将新颖的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从而最终创造个人价值和社 会价值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
•
行2业00垄5年断1地2月位,是尚任德何登一陆家纽企约业证都券梦交寐易以所求,的成,为但中尚国德在却美反国其市道场而融行资之额,最
自大公的司民投营产企后业,。每20年06举年办1月一1次3日技,术尚交德流收大盘会股,价将34国.内02所美有元上,下董游事企长业兼一CE起O
请施来正交荣流拥,有促股进份行市业值技23术.整13体亿提美升元,。并在沟通中赢得客户信任,带动一批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① 引进新产品; ② 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③ 开辟新市场; ④ 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 ⑤ 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21
2、德鲁克的创新定义
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在《动 荡年代的管理》一书中发展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 新的含义是有系统地抛弃昨天,有系统地寻求创新机 会。
台湾学者刘常勇(2002)根据对创业环境、创业网络、创业者以 及创业执行等要素的研究,提出一个较为详细的动态性创业学模型
19
第二节 创新概念及拓展
一、创新概念与内涵
创新理论研究始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 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包括:创新的内涵、创新 与企业家、创新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等内容。
研销发售投收入入机10制00,亿明元确的将目年标销,售成收为入世的界5光%伏投产入业到的科领技军研企发业,。使之技术一直处
于世界领先地位。企业投产不到3年,尚德就初步建立起具有国际一流水准
的光伏技术研发中心,实行技术入股新机制,并按照国际惯例运作。目前,
尚德光伏能源工程技术中心,聚集了26位国内外太阳能技术专家,其中7名 博士都是海内外一流的科学家。
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 组合”,并把创新概括为五种类型:产品创新、生产 方法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组织创新。
20
1、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 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 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 系。
15
要素均衡模型
机会 营利性 替代品 竞争者
人和资源 经验 技能 知识
环境 宏观环境 政策法规
交易行为 激励分配 风险共担
Sahlman 提出的创业 过程模型四个关键要素: 人、机会、外部环境和创 业者交易行为。
Sahlman模型的核心 思想是要素之间的适应性, 就是人、机会、交易行为 和外部环境能否协调整合, 共同促进创业成功。
9
二、创业的类型
(二)依创业动机分类
1.生存型创业 生存型创业一般是指创业者迫于生存压力,为获得个人 基本生存条件不得已而选择的创业。 2.机会型创业 机会型创业指的是虽然有较好的就业机会,但创业者为 追求更多的利润、更大的发展空间或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 通过发现或创造新的市场机会,而选择进行创业。 这类创业有两大特征,一是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二 是成长速度快。
(3)Sahlman创业过程模型
16
2、要素主导模型
(1)创业过程的威克姆模型
威克姆在研究创业过 程中,提出了威克姆模 型。
模型认为:创业者、 机会、资源和组织是创 业的主要要素。创业者 位于创业活动的中心, 是创业活动的主导者, 他要识别和确认商业机 会、整合和管理创业资 源,创立和领导创业组 织。
环境
个人
新事业
流程 时间
18
三、创业过程模型
(二)注重动态性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
1.Holt与Olive的创业理论模型 Holt(1992)从企业生命周期出发,认为创业过程会经历四个阶段: 创业前阶段(pre-start-upstage)、创业阶段(start-up stage)、早 期成长阶段(early growth stage)、晚期成长阶段(later growth stage)。 Olive(2001)则从创业者个人事业发展的动态角度出发,将创业过 程分为8个步骤。 2.刘常勇的创业理论模型
首创精神、想象力、灵活性、创造性、乐于 理性思考和在变化中发现机会的能力
根据己控制的资源去获取机会
创业就是发现和利用有利可图的机会
定义中的 关键修饰词
成功;预测未来
正确;预测;不 完全市场和不均 衡现象 更明智、更努力 地工作 洞察机会
资源观点;辨识 合适投入;远见 和直觉
在变化中发现机 会
根据己控制的资 源
10
二、创业的类型
(三)依创业起点分类
1.创建新企业 “创建新企业”即从无到有地创建出全新的企业组织。 它既包括创业者独立地创建一个新企业,也包括一个已经 存在的公司创建一个在管理上保持独立性的企业。 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创业活动主要就是“创建新企 业”,创建新企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动力。 2.公司再创业 “公司再创业”系指一个业已存在的公司,由于产品、 市场营销以及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原因而陷入困境, 因而需要进行重新创建的过程。
11
二、创业的类型
(四)依创新的层次分类
1.基于产品创新而创建企业
产品创新既可能是基于技术创新的成果,也可能是基于工艺创新等 非技术创新的成果。但无论哪种类型的产品创新,都只有创新到了能 够产生新的消费者群体,从而必然地导致市场营销模式的创新,继而 涉及到企业组织管理体系建设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是“创建企业”。
5
关于创业的定义
最早对创业下定义的是Knight(1921),他认为创业是一 种成功的预测未来的能力。
Kirzner(1973)进一步发展了Knight的观点,指出创业是 正确的预测下一个不完全市场和不均衡现象在何处发生的 套利行为与能力。
创业学的鼻祖熊彼特(1934)认为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 指出创业者的创新活动是使用和执行新生产要素组合,包 含:新产品引进、新市场开拓、新生产方式引进、新原料 来源以及采用新生产组织形式五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