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_公共关系概述
顾客公众 政府公众 竞争者公众 社区公众 媒介公众
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将公众分为:
①顺意公众, 指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 持赞成意向和支持态度的公众。 ②逆意公众, 指对组织的政策、行为或产品 持否定态度的公众。 ③边缘公众(中立公众), 指对组织持中间 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确的公众。 对顺意公众,要加强联系,有效地维持 这种关系;对逆意公众,要做好转化工作, 改变其态度;对边缘公众,应加强沟通,争 取他们的支持,防止其成为逆意公众。
综上所述:
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 3、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介 4、公共关系的本质是双向的信息交流 5、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 好的公众形象
(五)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1、以公众为对象 2、以美誉为目标 3、以互惠为原则 4、以长远为方针 5、以真诚为信条 6、以沟通为手段
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程度可将公众分为: ① 稳定性公众, 指具有稳定结构和稳定关 系的公众。 ②周期性公众 ,指按一定规律和周期出现 的公众。 ③临时性公众 ,指因某一临时因素、偶发 事件或专题活动而形成的公众。
根据组织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分类:
①受欢迎的公众
②被追求的公众
③不受欢迎的公众
组织应针对不同的公众制定不同 的策略,以保证公共关系工作的成功。
原始的公共关系状态
静态的 公共关系 良好的 公共关系 状态
日常的 公共关系活动
专门的
公共关系活动
2、 从动态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
3、从观念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意识
(思想)
4、从理论建设角度:公共关系是一门学科
5、从社会化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职业
(二)公共关系的内涵
①塑造组织形象的艺术,讲究创新,构 思精巧,效果感人。 ②着眼于人心的管理科学,在把握人心 上下功夫。 ③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哲学。 ④无形的资产,“软竞争”的手段。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
一、 公共关系的含义
(一)什么是公共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内涵 (三) 公共关系的定义 ( 四 )关于公共关系的不同定义 (五)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六)相关的学科概念与实践范畴、辨析 (七)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原则区别 ( 八)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
1、从静态角度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
(六)相关的学科概念与实践范畴、辨析
1、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的联
系和区别
2、公共关系与广告 3、公共关系与传播学 4、公共关系与管理学 5、公共关系与交际应酬
管理学 广告学
营销学
公 共 关 系 学
传播 学
6、公共关系与宣传
7、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主要指 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相互影响。即从个体关系的角度概括人的 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个人在生活、生产及其他 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有密切联系。从内容方 面说,公共关系包括了部分人际关系,主要是 个人因组织的角色而形成的那些部分人际关系, 公众对象中包括了许多个体对象。从方法方面 说,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离不开各
(七)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原则区别
1、起因不同 2、目的不同 3、工作对象不同 4、地位不同 5、工作手段不同 6、社会效果不同
(八)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
公共关系是适应改革开放需要 公共关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公共关系适应知识经济兴起的需要 公共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需要
二、公共关系的要素
种人际传播的方法,要求公关人员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 力;良好的个人关系必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又有区别。首先,公共关系的行为主 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是个人;其次,公共关系 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公众及其舆论,人际关系则包含大 量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再次,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 管理活动与职能,人际关系中则主要靠个人的交际技巧和 能力;最后,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 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 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可见,公共关系虽然与 人际关系有关,但不等于人际关系
公共关系与交际应酬
公共关系不是“半斤八两不醉,三步四步都会” 。 从事公共关系的专业人员,在国外有优越社会地位。 A表示公共关系工作,B表示公共关系工作方式或活 动方式,C表示应酬交际活动,D表示公共关系工作中 的应酬
公共关系与广告
广告就是一种“付费的宣传”,公共关系为“免费广 告”。 广告让公众买我,公共关系要公众爱我。 广告的表现方式可采取文学、艺术甚至是戏剧的,乃 至于神话般的夸张手法;而公共关系坚持说真话。 公共关系与社会组织相伴生,而有些组织则可能自始 至终无须广告。 广告的效果可在短期内直接衡量;而良好的公共关系 状态使政治受益非浅,成功的公共关系所获得的是包 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方面效益在内的社会整 体效应。
(三) 公共关系的定义
定义:公共关系即组织在经营管 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 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 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 公众形象。
(四)关于公共关系的不同定义
康非尔定义 费兰克· 杰夫金斯的定义 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的定义
莱克斯· 哈罗博士的定义
形象的比喻 广告的作用就象赛马时,将马骑上跑道,鞭 策以加快; 而公共关系则象清除跑道上的沙石障碍,从 而使马跑的更好。
公共关系与宣传
传统的宣传工作属于政治思想工作的范畴,而 公共关系属于管理科学的范畴,具有管理职能。 传统的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是单向的灌输,而 公共关系则强调 建立双向的信息交流网络。 既要向公众及时、准确、有效的传递自己的信 息,又要随时搜集、整理公众的意见并及时作 出反馈,不断的改进管理。
祝振华先生的定义
台湾公共关系专家祝振华先生的定义具 有很浓的中国味: 公共关系是以促进了 解为基础,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管理 哲学。
中山大学王乐夫、廖为建教授的 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种内求团结完善,外求和 谐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即一个社会组 织在自身完善的基础上,运用各种信息 沟通传播的手段,协调和改善自身的人 事环境和舆论气氛,使本组织机构的各 项政策、活动和产品符合于相关公众的 要求,争取公众对自己的理解、信任、 好感与合作,在双方互利中共同发展。
2、公众的种类(分类)
2、公众的种类(分类)
(1)根据组织的内外对象分类: a内部公众,如本单位职工干部 b外部公众,如消费者、竞争对手、社区、 政府机构等 (2)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将公众分为 (3)根据公众构成的稳定程度可将公众分为 (4) 根据组织对公众的价值判断分类
组织与公众应搞好关系
(1) (2) (3) (4) (5)
台湾公共关系专家祝振华先生的定义 中山大学王乐夫、廖为建教授的定义 居延安教授的简练定义
康非尔定义
贝逊企业管理学院公共关系系主任康非 尔是美国公共关系权威 :公共关系是一 种管理科学,在所有决策和行动中都以 公众利益为前提,此项原则应厘定于政 策中,有社会大众阐扬,以获得谅解和 信任。 “厘定”一词是整理规定之意,有时刻用 公众利益调整政策和行动的意思。
传播 公众
所处地位
主体
桥梁
客体
所起作用
工作系统 工作手段 工作对象
思考题
1、公共关系的概念有几层含义? 2、公共关系的定义是什么? 3、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如何? 4、公共关系有哪些要素,如何理解公共 关系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费兰克· 杰夫金斯的定义
英国公共关系协会顾问费兰克 · 杰夫金斯 为公共关系定义: 公共关系工作包括了 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各种形式的有计 划的对内对外交往,旨在获取与相互理 解有关的特定目标 。
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的定义
1978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了世界公共 关系协会大会通过了公共关系的定义, 称为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 析超势,预测后果,向组织领导人提供 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服务 于本机构和公众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一)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 (二)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 (三)公共关系的中介要素——传播
(一)公共关系的主体要素—社会组织
组织目标
1、经济组织 2、政治组织 3、文化组织 4、综合组织
组织外部环境
组织内部环境
(二)公共关系的客体要素——公众
1、 公众的三个特征 (1) 同质性 (2) 群体性 (3) 不变性
最全面的定义
美国社会科学家莱克斯· 哈罗博士,在美国公关 研究和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下,招集65位权威人 士共同研究了472条定义之后,归纳出:
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它帮助在一个组织 与其公众之间建立和保持互相沟通、了解、接受与合 作的渠道,参与问题和纠纷的处理;将公众的意见传 递给管理部门并作出反应,明确与加强为公众利益服 务的管理责任;它还作为监视预警系统,帮助管理部 门预先最好应变准备,与社会动向保持一致并有效地 加以利用。它以调查研究和正确的并合乎道德的沟通 技术作为主要工具。
居延安教授的简练定义
复旦大学居延安教授表述恰当准确,界 定清晰: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 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 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准确把握公共关系
是指一定组织于其公众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主 动作用于客体的实践活动,是一种组织行为; 组织和公众的关系协调是通过双向传播沟通这 一过程来实现的; 公共关系活动并不是盲目的好无意识的,而是 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 公共关系追求的是一种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关系 状态。 公共关系是一种思想或意识、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