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台区线损管理信息化要点分析
摘要线损是反映供电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标准,线损率的高低可以有效反映出电网构架或企业管理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明确问题位置,并且直接关系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整个电网企业中线损占比最大的就是低压损耗,因此如何降低低压台区线损成为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项目。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提出了低压台区线损的管理要点。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
线损是指以热能形式散发的能量损失,即为电阻、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
低压电网线损率远远高于中高压电网,由于低压电网处于供电网络的末端,并且与千家万户相连接,结构与用户性质的复杂造成低压电网线损管理的难度加大。
在进行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全面系统,避免影响整个电网系统的线损管理。
实现低压台区线损率的降低,为用户提供放心电,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1 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
1.1 抄表工作
抄表工作对低压台区线损的影响是直接的,线损数据的统计是以抄表数据为基础的,抄表工作中,同一台区总表与分表的抄表时间是否同步,以及抄表过程中是否存在错抄、估抄及漏抄等现象都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从而进一步影响台区线损数据结果。
同台区总表和分表的抄表时间相距太长会影响台区线损结果;抄表的错抄、估抄、漏抄也会导致台区线损异常现象出现;抄表员对计量装置损坏及故障等问题发现不及时也会造成台区线损异常。
另外由于当前智能超表技术的应用,在新表安装的时候会造成营销线损情况,进而台区的电压更加的低,不断地造成线损现象发生[1]。
1.2 台区变户关系混乱
台区系统更新滞后及台区变户关系与系统存在差异,这些问题会造成台区线损异常,数据统计与实际不符合。
两个台区之间出现用户交叉现象,或是几个台区之间用户关系交叉混乱,尤其是城中村地带,线路乱拉乱接现象严重,清理工作极为困难,甚至一些地区的地埋电缆更是无从下手,给原本清理难度较大的台区变户关系工作增加了难度。
因此,经常会出现营销系统对变户关系的更新不及时,以致造成数据统计不准确,台区线损出现异常。
1.3 系统倍率与实际不符
台区总表或分表的倍率出现错误都会引起线损异常,系统倍率与实际不符的表现有:以总表为例,第一,实际倍率大于系统倍率,致使线损偏低;第二,实际倍率小于系统倍率,致使线损偏高;第三,实际倍率与铭牌显示倍率不相符,
这种情况发现较为困难,想要得到结果只能使用校验CT;第四,使用三个倍率不一致的电流互感器,必将造成线损异常。
1.4 计量装置问题
计量装置的误差不容易直接发现,需要通过测量、计算才可以判断,因此,少记或漏记而引起的线损异常很难被发现,但是,不能因为较难发现就忽视该问题的严重性。
计量装置的故障以及接线错误问题都会影响抄表数据的偏差。
在对台区线损异常原因进行核查时,一定要配备计量检察人员,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1.5 窃电行为
在进行用电检查中,时有发现客户窃电现象。
窃电方式有许多种,如电线、网线等线路的乱拉乱接,以及用电时不安装电表计量的现象等。
甚至一些窃电者在抄表人员抄表间隙期内利用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窃电,如失压法、失流法等。
窃电者通常利用的窃电方式都较为隐秘,电力工作人员较难发现,给电力营销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2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要点
2.1 加强抄核收工作管理
对于抄表计划的管理力度加大,抄表保证按例日进行,实现百分百的应抄率和实抄率。
台区总表与分表的抄表例日设为一天,保障分表、总表的线损统计一致。
抄表工单的管理力度加强,针对抄表工单的调整,需要建立审批机制,定期通报。
对于异常数据的管理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查机制。
利用抄表器异常检测、异常电费检测以及异常电量检测对每月的抄表数据进行数据核查,并且针对抄表员工作时,实行逐级审查机制,如抄表员的自查、管理人员的复查以及班长的核查等,实现抄表無差错。
另外,对于智能抄表技术的应用,需要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在工作中能够得心应手,能够对智能抄表中发生的问题及时的解决[2]。
2.2 变户关系清理力度加强
变户关系的清理分两个方面:第一,存量台区。
一直没有清理的因历史问题导致的供电线路混乱和乱拉乱接的问题,购置台区查询仪,其可判断用户是否为该台区供户,区分台区是否交叉供电,存量台区的大部分可被清理;第二,增量台区,包含低压调荷台区,可建立公变新增及变更流程,并对整个业务系统固化,可以实现电量统计无差错。
2.3 计量装置管理加强
实行计量装置的全程监控,以保证计量装置管理的规范性。
对于长期已领未
用的计量装置进行清理,保证用电电量实时录入系统。
计量装置的安装质量的管理力度加强,为保证计量装置正常运行,新表投运和改造的一个月内需进行现场检查。
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力度加大,每次现场抄表都需对计量装置普查,并实现常态化操作,实施责任制,对于计量装置明显异常,抄表员有发现和申报的责任。
2.4 用电检查力度加大
用电检查力度的加强,可以有效打击窃电行为,有利于台区线损的降低。
台区线损的异常不能仅依靠系统检查,还需要对现场进行考察和检测,才可以得出确切的结论。
由于低压台区的用电客户较多,所以对于高风险用户必须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地进行核查。
窃电用户的长期窃电一定会造成台区线损长期异常,对此应严密分析筛选,行动迅速,这样才可能有效地打击窃电行为,并实现台区线损率的降低[3]。
3 结束语
由本文可知,引起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多种多樣,因此要求电力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在检查台区线损异常时,不可以仅利用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进行现场的实际考察,通过加强电力管理手段,如抄表、计量装置、变户关系及用电检查等方面的管理,有效降低低压台区的线损,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靓.浅谈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和异常整治[J].中国电业,2016,(15):74-77.
[2] 李壮远,陈思东,陈静.浅谈电力系统低压台区线损管理[J].大科技,2016,(16):85-86.
[3] 翟新彦.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创新实践[J].农村电工,2017,(1):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