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
产品性质:
一种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

分子式为C2-H-Cl3。

分子量是131.39。

相对密度是
1.4649(20/4℃)。

熔点零下73℃,沸点86.7℃,自燃点420℃,蒸气密度4.53,蒸气压
13.33kPa(100mm,Hg32℃)。

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可燃限8.0%~10.5%。

几乎不溶于水;与乙醇、乙醚及氯仿混溶;溶于多种固定油和挥发性油。

潮湿时遇光生成盐酸。

高浓度蒸气在高温下会燃烧。

加热分解,放出有毒氯化物。

加热至250~600℃,与铁、铜、锌、铝接触生成光气。

能与钡、四氧化二氮、锂、镁、液态氧、臭氧、氢氧化钾、硝酸钾、钠、氢氧化钠、钛发生剧烈反应。

应用领域:
工业上使用三氯乙烯的行业很多,可以用作金属表面的去油污、干洗衣物、植物和矿物油的提取、制备药物、有机合成以及溶解油脂、橡胶、树脂和生物碱、蜡,也用作有机化工原料及农药、医药的原料。

生产方法:
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乙炔法,以电石乙炔为原料,经氯化生成四氯乙烷,再经皂化而制得;二是乙烯直接氯化法,乙烯与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再进一步氯化生成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经蒸馏、氨中和、洗涤、干燥得产品;三是乙烯氧氯化法,乙烯与氯加成生成1,2-二氯乙烷,再与氯、氧进行氧氯化反应,经冷却、水洗、干燥、精馏后分离得三氯乙烯及四氯乙烯。

消耗定额:
生产企业:
国内主要生产企业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电石厂、锦化化工、内蒙古三联、盐城市电化厂。

行业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三氯乙烯使用领域主要为电子,电镀清洗行业以及农药和制药中间体合成,按照海关对近年进口三氯乙烯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以前国内总使用量约为每年45000吨左右,进口量约占60~70%左右。

2002年突破后达32350吨,2003年之后随着中化金株近代化工在制冷剂F-134A国产化领域的突破,三氯乙烯用于新型制冷剂的合成开始大力
发展,国内相继建成金株化工5000吨/年装置和江苏金坛康泰化工18000吨/年装置。

2005年后又相继建成山东东岳、浙江巨化、浙江百炼、常熟中昊、中化太仓、淄博华安、江苏金雪等共九家F-134A生产装置,国内F-134A生产能力接近18万吨/年,装置总生产能力接近20万吨。

进口三氯乙烯随之以多种贸易途径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三氯乙烯生产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我们将俄罗斯和日本列入反倾销国,但未列入反倾销的美国、英国近几年进口量增加,挤占了国内市场有限的市场份额。

而国内行业发展混乱、盲目发展、发展速度过快、恶性竞争、门槛过低,自律与他律都没有发挥作用。

为使国内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需要政府、协会、企业的共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