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货价格分析

期货价格分析


三、供给分析
• (一)供给及其构成 •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各种价格水平下卖
方愿意并能够提供的产品数量。本期供给量由期初存 量、本期产量和本期进口量构成。 • 1、期初库存量。期初库存量也就是上一期的期末结存 量。期初存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本期的供给。 • 2、当期国内生产量。不同产品的产量受到不同因素的 影响。 • 3、当期进口量。进口量是本国市场销售的在国外生产 的产品数量。影响因素。
二、图形分析
• (一)价格趋势分析 • l.趋势。趋势即价格运动方向,包括上升趋势、下降趋
• 2、分析价格变动的中长期趋势。基本分析更注重对市 场价格的基本运动方向的把握,因而更多地用于对市 场价格变动的中长期趋势的预测。
二、需求分析
• (一)需求及其构成 • 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在各种价格水平下买
方愿意并有能力购买的产品数量。本期需求量构成: • 1、当期国内消费量。国内消费量包括居民消费量和政
• 10、空换,空头换手的简称,表明在买卖双方中,一 方为卖出开仓,另一方为买入平仓,意味着"新的空头 换出旧的空头"。
(四)分时图——黄线、黑线,量比、成交量、持仓量
第二节 期货价格的基本分析
• 主要掌握: • 基本分析的含义及其特点; • 需求分析; • 供给分析; • 影响供求的其他因素; • 供求与均衡价格之间的关系。
(二)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关系
• 1、两者各有各的预测依据和准绳,各有长短,优劣 难分。
• 2、基本分析注重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变量之间的因 果联系,其优势在于预测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而技 术分析更关注价格本身的波动,其优势在于预测期货 价格的短期变化和入市时机的选择。
• 3、两者的结合运用就表现为,通过基本分析判断出 期货价格的变动趋势后,运用技术分析来确定入市的 时机。
五、供求与均衡价格
•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 均衡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市场供给力量与需求
力量正好相等时所形成的价格便是均衡价格。图6-13 表示了供求均衡和均衡价格。P1、P2、P0、Q0。
• (二)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需求曲线的右移会使均衡 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增加;需求曲线的左移会使均衡价 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见图6-14)——同方向变化。
(二)金融货币因素
• 金融货币因素对期货市场供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利率 和汇率两个方面。
• 1、利率。资产价格取决于资产的未来收益与利率之比 。一般地,利率上升,资产价格降低;利率下降,资 产价格提高。
• 2、汇率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有着直接影响。当本 币升值时,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进口商品价格 下降,出口产品需求减少;本币贬值,则反之。
• 各国际组织的经济政策也是对期货市场产生影响的政 策因素。目前,国际大宗商品,包括石油、铜、糖、 小麦、可可、锡、茶叶、咖啡等的供求和价格,均受 到相应国际组织的影响。
(五)自然因素
• 期货交易所上市的粮食、金属、能源等商品,其生产 和消费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 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对运输和仓储造成影响,从而也 间接影响生产和消费。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 1、价格。价格与需求之间这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就 是需求法则。
• 2、收入水平。 • 3、偏好。 • 4、相关产品价格。 • 5、消费者的预期。
•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的价 格弹性可用公式表示为:
一、基本分析及其特点
• 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基于供求决定价格的理 论,从供求关系出发分析和预测期货价格变动趋势。 期货价格的基本分析具有以下特点:
• 1、以供求决定价格为基本理念。基本分析认为市场价 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而供给和需求的变化 将引起价格变动。因此,唯有客观分析影响供求的各 种因素,才能对期货价格作出正确判断。
增加,均衡价格则不确定,可能提高、不变或下降。 • 2、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向左移动时,均衡数量
减少,均衡价格则不确定。 • 3、当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时,均衡
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则不确定。 • 4、当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而供给曲线向右移动时,均衡
价格降低,均衡数量则不确定。
第三节 期货价格的技术分析法
• 2、现手,是刚刚撮合成交的该期货合约数量或手数 ;一天内的现手数累计起来就是总手数。
• 3、仓差,是持仓差的简称,即持仓量的增减变化情 况,具体指目前持仓量与上一交易日收盘时持仓量的 差。仓差为正,表示目前的持仓量增加;仓差为负, 表示目前的持仓量减少。
• 4、外盘和内盘,与股票交易中的外盘和内盘含义相同 。以主动卖出指令成交的纳入“外盘”,以主动买入指 令成交的纳入“内盘”;外盘+内盘=总手。若内盘较大 ,则意味着多数的买入报价都得到卖方认可,显示市 场中的卖方较强势;若外盘较大,市场中的买方较强 势;内盘与外盘大体相近,市场买卖力量相当。
• 世界主要货币汇率的变化,对期货市场有着显著的影 响。例如,美元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
• (三)政治因素
• 期货市场对国家、地区和世界政治局势变化的反应非 常敏感。罢工、大选、政变、内战、国际冲突等,都 会导致期货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和期货价格的波动。
(四)政策因素
• 除货币政策外,一国政府还采用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 进行调控。财政政策的核心是增加或减少税收,这直 接影响生产供给和市场需求状况。产业政策也是各国 经常采用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往往有着特定的产业 指向,即扶持或抑制什么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一般主 要通过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实现其政策目标。
• (一)K线图 • 按时间单位不同,K线图又分为分钟图、小时图、日
线图、周线图、月线图等。
• 图6-1为日K线图,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价格。
• (二)竹线图
(三)行情图中的文字信息
• 在图6-1的右侧,给出了"豆1-1101"期货合约的基本交 易信息。
• 1、总手,开盘后到目前为止该期货合约总成交量或 手数。
府消费量,主要受消费者人数、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或 购买能力、消费结构、相关产品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 2、当期出口量。出口量是在本国生产的产品销往国外 市场的数量,主要受国际市场供求状况、内销和外销 价格比、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汇率等因素的影响。 • 3、期末结存量。从期末结存量的变动,可以反映本期 的产品供求状况,并对下期的产品供求状况产生影响.
(三)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 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供求曲线的右移会使均衡 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曲线的左移会使均衡 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见图6-15)——反方向变化。
(四)供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共同影响
• 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同时发生变动时,有四种情况: • 1、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向右移动时,均衡数量
四、影响供求的其他因素
• 经济波动和周期 • 金融货币 • 政治 • 政策 • 自然 • 心理因素
(一)经济波动和周期因素
• 在开放条件下,期货市场价格波动受国际、国内经济 波动和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不同阶段, 产品的供求和价格都具有不同的特征(见图6-12),进而 影响期货市场的供求状况。
• (十一)成交量,是开盘后到目前为止某一期货合约 的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合约数量,单位为“手”。
• 我国商品期货的成交量采取“双边计算”;我国金融期 货的成交量与国际通行规则一致,采取“单边计算”, 只计算买入合约的数量或卖出合约的数量。
• (十二)持仓量,是到目前为止某一期货合约交易中 未平仓合约的数量,单位为“手”。
• 我国商品期货的持仓量采取“双边计算”; 金融期货的 持仓量与国际通行规则一致,采取"单边计算",只计 算多头的未平仓合约数量或空头的未平仓合约数量。
• (十三)收盘价,是某一期货合约在当日交易中的最后一 笔成交价格。
• (十四)结算价,是某一期货合约当日所有成交价格的加 权平均,与成交价格相对应的成交量作为权重;若当 日无成交价格,则以上一交易日的结算价作为当日的 结算价。
• 需求富有弹性; • 需求缺乏弹性
(四)供给量变动与供给水平变动
• 1、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如生产 成本、技术水平、相关产品价格、厂商的预期等)不变 的情况下,由产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起的该产品供 给的变化,表现为供给曲线上的点的移动。
• 2、供给水平的变动并不是由产品本身价格的变化所引 起,而是由此之外的其他因素(如生产成本、技术水平 、相关产品价格、厂商的预期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该产 品供给的变化。供给水平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整 体移动。
• 自然因素对农产品的影响尤其大、制约性尤其强。
(六)心理因素
• 心理因素是指投机者对市场的信心。 • 当人们对市场信心十足时,即使没有什么利好消息,
价格也可能上涨;反之,当人们对市场失去信心时,即 使没有什么利空因素,价格也会下跌。 • 在期货交易中,市场心理变化往往与投机行为交织在 一起,相互制约、相互依赖,产生综合效应。过度投 机将造成期货价格与实际的市场供求相脱节。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 1、价格。价格与供给之间这种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就 是供给法则。
• 2、生产成本。 • 3、技术和管理水平。 • 4、相关产品价格。 • 5、厂商的预期。
(三)需求的价格弹性
•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价格变动1%时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需求的价 格弹性可用公式表示为:
期货价格分析
2020年5月24日星期日
第一节 期货行情解读
• 主要掌握: • 期货行情表解读; • K线图、竹线图、分时图等; • 期货行情图解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