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概览PPT
6
产业技术水平
水污染治理
–
国水污染治理技术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自主创新技术体系,提高了水污染控制 的整体技术水平,基本满足了我国目前水污染治理的需求
大气污染治理
–
脱硫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掌握了烟气脱硫工程方面的技术,可以满足烟气脱硫的需要。而且经过“七五”、 “八五”、“九五”攻关等研究开发,对国际上现有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类型都进行了研究试验,已 经自主开发了一些新的技术
依产品服务对象分类
–
环保产业可以分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和噪声污染治理等领域
3
市场的参与者
生产者 (主体)
由环保设备的生产企业、环保技术及服务的研究和供给单位构成了环保产业中的 生产者。所谓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更大的程度上即是指促进生产企业上规模、 上档次,增强研究与开发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满意的环保设备、环保技术和 服务,提高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废气污染防治行业,大部分技术产品处于发展阶段,还相当不成熟
固体废弃物治理
–
我国已经掌握了固废处理的大部分技术,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关键技术基本上要依赖于进口
7
相关法律
从我国现行立法体制下法律法规的效力等级看,我国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主要由如下几个层次构成: 一、宪法 –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我国宪法主要规定了国家在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利改善环境和自然资源方面的基本权利、基本义 务、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等问题 二、我国加入的国际公约和签订的国际条约 – 近年来,我国本着对国际环境与资源保护事物积极负责的态度,参加或者缔结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国际公约和条约三十几件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 – 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法律。 四、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法规 – 指国务院制定的有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行政法规。目前国务院已制定100多件防治环境污染和 环境破坏、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政法规 五、环境与资源保护的部门规章和标准 – 指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和其他依法有行政规章制定权的国家行政部门制定的有关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和资源方 面的行政规章 六、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环境法规 – 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依法有地方法规制定权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合理开发、利用、 保护、改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地方法规。近年来,各省、市、自治区已先后制定了600多件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地方 法规 七、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地方行政规章 – 地方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规章,是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其他依法有地方行政规章制定权的地方人民政府制 定的有关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和资源方面的地方行政规章。从全国范围来说,地方环境行政规章的数量很大 八、其他环境规范性文件 目前,《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 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是我国几部有关环境保护的重要法律
狭义定义
指末端处理,即在环境污染控制和减排、污染治理及废物处理等方面提供设备、技术、信息服 务的产业或行业。狭义定义是目前环保产业的核心内容
广义定义
指全过程防治,即不仅涵盖了狭义的内容,还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清洁产品。 广义定义是未来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
依照产品内容分类
–
环保设备和技术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2002 2003 2004 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 建成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数(个)
2005
10
十五期间统计数据显示:环保产业投入加大,市场前景广阔
环保产业目前年产值在 2200亿元左右,年增速保 持 15%-20% , 预 计 到 2010 年 , 年 产 值 可 达 3500亿元,环保市场需求 将超万亿,在国民经济中 所占比重不断增加 根据政策导向,环保产业 的资金投入增长迅速,其 中来源与企业的资金迅猛 增长,已经成为了市场资 金的主要来源;政府预算 内资金和环保专项资金不 再是资金投入的主力 环保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将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经济 增长点
发展循环经济: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 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总体目标: –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 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2010 年,万元GDP(2005 年不变价,下同)能耗由2005 年的 1.22 吨标准煤下降到0.98 吨标准煤左右。“十一五”期间年均节能率4.4%,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硫840 万吨、二氧化碳(碳 计)3.6亿吨 ) 十大节能重点工程: – 低效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采用循环流化床、粉煤燃烧等技术改造或替代现有中小燃煤锅炉(窑炉) – 区域热电联产——发展采用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将分散式供热小锅炉改造为集中供热 – 余热余压利用——在钢铁、建材等行业开展余热余压利用 – 节约和替代石油——在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实施节油措施,发展煤炭液化、醇醚类燃料等石油替代产品 – 电机系统节能——在煤炭等行业进行电动机拖动风机、水泵系统优化改造 – 能量系统优化——在石化、钢铁等行业实施系统能量优化,使企业综合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 建筑节能——严格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和节能产品等 – 绿色照明——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写字楼以及住宅中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等 – 政府机构节能——政府机构建筑按照建筑节能标准进行改造,在政府机构推广使用节能产品等 – 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更新监测设备,加强人员培训等
包括提供废水处理、废弃物处理和循环利用、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控制等设备和技 术、环境监测仪器和设备、环保科学技术研究和实验室设备、环境事故处理和用于 自然保护以及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设备和技术等
分类
–
环保服务
从事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处理和处置等方面的工程或活动,提供与环境分析、 监测、评价和保护等方面有关的服务,环保技术与工程服务,环境研究与开发,环 境培训与教育,环境核算与法律服务、咨询服务,以及其他与环境有关的服务
3,573 2.0
3,534 2.1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2.5 3,565
2.5 2.0 1,655 1.5 1.0 1.5 3,111 1.6
53.0%
0.5 0.0
3,128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1
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
中国环保产业概览
目 录
第一章 第二章 附录 概述 环保各领域市场情况简介 重点子行业:国内水务运营商简介
1
第一章
概述
2
定义与分类
环保产业在我国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 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自然保护开发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GPD占比提升
亿元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大
8
“十一五” 规划关于环保产业的政策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
– –
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 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00 22.4% 15000 10000 5000 0
0 2001 2002 2003 2004 增长率 2005 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
2001
2002
2003
2004 增长率
2005
工业烟尘去除量
固体废物排放量逐年减少,综合利用率提升
万吨 3500
噪声治理稳步发展
万平方公里 3.0
57.3% 2,894 56.5% 2,635 55.8% 1,941 53.3% 1,762
–
9
十五期间统计数据显示:环境问题受到重视,治理成效开始显现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 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在注 重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 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 转变作为着力点,建设可 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电解铝、钢铁等高污染行 业大幅增长。但国家在环 境保护各方面的力度逐步 加强,环境治理各领域成 效已经开始初步显现
指购买和使用环保设备和技术的部门。一般包括工业企业、环保职能部门和环保 服务部门。工业企业仍然是环保产品的主要用户
消费者
主要是政府有关部门需要运用环保监测仪器监测环境状况,以便实施宏观管理
环保职能部门
主要是指不由工业企业承担或无法承担的污染物处理部门,如城市垃圾清运和垃 圾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厂等
环保服务部门
4
产业特点
环保产品具有外部性
–
污染防治和处理需要设备和资金的投入,环保产品不仅不会带来经济效益,还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 低利润,对于社会而言似乎也会增加经济负担
环保市场需求具有被动性
–
环保产品的支出性,决定了环保市场需求的被动性。在许多情况下,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即使企业对环境 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也不会主动地采取措施治理污染。当然这种被动性是暂时的,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社 会责任感的增强以及政策的完善,这种被动性将会逐渐得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