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社会医学
2019年公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社会医学
37.按现代医学模式的观念,影响人类健康最大的因素是 B
A.环境因素 B.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
C.生物遗传因素 D.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E.以上都不是
44.“没有疾病和症状就是健康”的观点属于 D
A.神灵主义的健康观 B.自然哲学的健康观
C.恩格尔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D.生物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E.整体医学模式的健康观
91.从卫生保健角度,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是 C A.生物学因素 B.卫生服务因素
C.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 D.环境因素
E.社会经济因素
101.张某,女,45 岁,近 3 月以来反复出现全身乏力、头痛、烦躁、注意力不 集中、失眠等症状。但做了两次全面的体检和化验,均没有临床阳性结果。张某 当前最可能处于 D
A.疾病状态 B.无症状疾病状态
C.亚临床疾病状态 D.亚健康状态
E.健康状态
49.亚健康状态是指 A
A.介于无症状疾病和有症状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
B.虽然无临床症状,但各种检查可以发现阳性结果 C.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状态 D.无症状疾病
E.机体出现亚临床损害
38.不属于社会因素影响健康过程的特点是 C A.恒常性 B.积累性 C.特异性 D.发散性 E.交互性
50.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规律与特点包括 A
A.社会因素的恒常性和累积性 B.社会因素的独立性
C.社会因素的特异性 D.社会因素的跳跃性 E.社会因素的易变性
39.家庭分类中属于影响健康的高危家庭是 B
A.核心家庭 B.单亲家庭
C.主干家庭 D.二代同堂
E.三代同堂
40.社会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手段是 A
A.现场调查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社区干预研究 D.临床研究
E.队列研究
41.下列属于非概率抽样方法的是 D
A.系统抽样 B.分层抽样
C.整群抽样 D.偶遇抽样
E.单纯随机抽样
102.一个有关疾病家族史的问题被设计为:“您父母曾患糖尿病吗?①是 ②否③ 不清楚”。该问题的设计错误属于 D
A.含糊不清 B.抽象提问
C.诱导性提问 D.双重装填
E.问题太敏感
56.一个测验工具中对于对象可以测量到的程度,是指该工具的 B A.常模 B.信度
C.效度 D.样本
E.标准
42.关于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关系,错误的说法是 B
A.信度高,效度可能不高 B.效度高,信度可能不高
C.信度高,效度可能高 D.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
E.信度不高,效度一定不高
41.下列有关定性研究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注重事物的结果,而不是事物的过程 B.往往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选择研究对象 C.常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分析研究结果 D.结论一般不能外推
E.不适用于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
46.下列评价人群健康状况指标中,常用的比较敏感的指标是 C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口总死亡率
C.婴儿死亡率 D.年龄别发病率 E.某病病死率
105.21 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总目标中不包括 E
A.使全体人民增加期望寿命
B.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
C.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进健康的公平程度
D.使全体人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提供的服务
E.为公民提供免费的医疗卫生服务
20.下列不属于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的是 E
A.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B.科学组织卫生服务 C.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D.初级卫生保健
E.医疗卫生技术措施
44.不属于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原则的是 E
A.社会公平 B.社区参与
C.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益并举 D.部门间协作行动
E.经济效益最大化
26.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指导方针中的战略重点是 D
A.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动员全社会参与 C.中西医并重 D.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和发展中医药 E.依靠科技和教育
39.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 C
A.确定疾病的生物学病因 B.对健康危险因素做出定性分析
C.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 D.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E.诊治疾病
45.开展人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E A.确定慢性疾病的生物学病因 B.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C.定性分析各种健康危险因素 D.诊断慢性疾病
E.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
4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致病的特点不包括 D
A.广泛存在 B.联合作用明显
C.特异性弱 D.致病作用强烈
E.潜伏期长
110.男性,42 岁,经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得到评价年龄为 50 岁,增长年龄为 49
岁,则可认为该男性的健康状况 E
A.未出现健康危险因素 B.未出现致病因素
C.属于健康型 D.属于自创性危险因素类型 E.很可能存在不易降低或改变的健康危险因素
103.对一位 40 岁男性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测得其评价年龄为 45 岁,增长年龄为 44
岁,此人健康类型属于 C
A.健康型 B.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C.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D.一般性危险因素型 E.容易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某人 2001 年冠心病的若干危险因素的危险分值:吸烟为 1.2,缺乏体力活动为2.2,超重为 1.6,饮酒为 1.0,糖尿病史为 1.0。2002 年在医生的劝导下,戒了烟。 对以下问题作出解答
78.其组合危险分数应为 D
A.7.0 B.3.0
C.8.0 D.2.0
E.4.0
79.该组合危险分数的含义为 B
A.该人的危险因素致病强度低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B.该人的危险因素致病强度高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C.该人的危险因素致病强度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差不多
D.该人的危险因素数量高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E.该人的危险因素数量低于其所处地区人群的水平
80.2002 年戒烟后计算的评价年龄与 2001 年未戒烟前相比较 B
A.下降 B.上升
C.变动不大 D.不变
E.无相关
56.张某,男,49 岁,大学教授,近年承担多项省市科研课题,带 5 名研究生, 并正在申请博士生导师资格,教学科研任务颇重。近两个月,他常有莫名其妙的 焦虑和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饮食大大下降,白天头痛、烦闷、全身乏力,晚上 失眠心悸。做了两次较全面的物理检查和生化检查,均没有阳性结果。张某所处 的健康状态最可能是 D
A.器质性疾病状态 B.基本健康状态
C.亚临床疾病状态 D.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
E.无症状疾病状态
27.在生命质量评价中,“角色功能受限”反映病人的 D
A.生理状态 B.心理状态
C.社会功能状态 D.主观判断与满意度 E.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状态
111.某省医学院的刘教授计划与附近医院的张先生共同对一种治疗肝癌新药的
疗效进行研究。初步观察显示:新药与传统抗肝癌药再延长肝癌病人生存时间方 面无明显差别,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要优于传统抗肝癌药,若要更全面的 比较此抗肝癌的疗效,应选择的研究指标是 D
A.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治愈率
B.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死亡率
C.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D.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 SF-36 量表分数
E.比较新药组和常规药组的生存率
46.生命质量指标与传统医学评价指标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C
A.突出病人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功能 B.重视病人生存时间C.强调病人的主观评价 D.依赖客观生理指标 E.关注病人的社会生活状态
48.生命质量评价内容一般不包括 C
A.个人执行角色的能力 B.个人心理功能状态 C.个人所处的家庭规模大小 D.个人健康状态 E.个人的主观感受
47.SF-36 量表属于 A
A.普适性的简明健康问卷 B.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问卷 C.疾病影响量表 D.抑郁症测量量表 E.社区卫生评价表
103.某社区老年人口平均年龄为 71.6 岁,经调查老人们健康生活(生命质量权
重 W=1.00)的平均年龄为 65.2 岁,不卧床但活动受限(W=0.59)的平均年限为
4.5 年,卧床(W=0.34)的平均年限为 1.9 年。用生命质量方法重新评价该社区 老年人口的健康寿命为 D
A.68.5 岁 B.69.9 岁
C.65.2 岁 D.61.7 岁
E.69.1 岁
43.伤残调整寿命年是 E
A.属于健康评价的正向指标
B.扣除了死亡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C.扣除了疾病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D.扣除了死亡与疾病后的平均期望寿命
E.死亡损失健康寿命年与残疾损失健康寿命年相结合的综合性指标
104.某社区老年人的平均寿命是 75.6 岁,其中:健康生活年限 68.9 岁(生命质
量权重为 1.00),非卧床但活动受限年限 5.2 年(生命质量权重为 0.60),卧床年
限 1.5 年(生命质量权重为 0.30)。该社区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年为 C A.68.90 岁 B.72.02 岁
C.72.47 岁 D.74.55 岁
E.75.60 岁
104.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正确的是 C
A.它是社区服务中一种最基本的、便宜的服务形式
B.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它有不同的内容、方法和制度
C.它以三级卫生机构为主体
D.它以需要为导向,提供无偿服务
E.它以解决慢性病和常见病为主要目标
51.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特点不包括 B
A.综合性服务 B.专科高技术性服务
C.以初级卫生保健为基础的服务 D.持续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