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蝌蚪找妈妈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在脱离语言环境、没有拼音帮助的情况下,能从整体字形上正确认读“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生字组一些常用词或说简单句。
(匹配课标1)(第一课时)2.能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有、在、什、么、变、条”6个生字,并通过观察与书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示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匹配课标1、2、3)(两课时)3.在识记生字、练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普通话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一课时);并借助对插图的观察,尽量读出课文中不同的对话语气(小蝌蚪:关切——着急——高兴;鲤鱼妈妈:亲切、热情;乌龟妈妈:和蔼、认真;青蛙妈妈:高兴、激动),并读好问句和感叹句,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第二课时)。
(匹配课标4、5、7)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出青蛙的成长变化。
(匹配课标6)(第二课时)5.在没有文字提示与图画辅助的情况下,能独立地正确背诵第一、四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言。
(匹配课标6)(第二课时)6.在结合上下文读懂词义的基础上,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已经”说简单的句子。
(匹配课标8)(第二课时)学习重点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学习难点学会生字、指导写字学习用具课件生字卡片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评价方案1.对于目标1,可以在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时,采取指名认读、开火车读、游戏抢读、同桌互读等手段,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估学生的识字目标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在90%以上。
2.对于目标2,可以分散在两个课时中来评价,评价维度较多元。
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展示学生在课本上书写的生字、巡视学生听写生字的情况等方式来评价写字目标落实情况。
其中,生字的默写正确率应达90%以上;生字的规范书写程度应达90%左右;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与良好的写字习惯应达90%以上。
3.对于目标3,分散在两个课时来评价。
其中,第一课时,在落实识字目标、自己练习朗读的基础上,可采用指名朗读、自由朗读的手段,通过倾听、观察来评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两个浅层次的朗读目标;第二课时,可采取倾听、观察、评读等手段,通过自由朗读、角色朗读、动作表演读、创设情境读等方式来评价朗读的第三个层次——有感情地朗读。
最终,能落实朗读前两个层次目标的应达90%以上,落实朗读第三个层次目标的不低于80%。
4.对于目标4,在学生读懂课文,完成填空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说、同桌互说来评估目标4的落实情况,知识达成度应在90%以上。
5.对于目标5,在学生读懂意思,读熟句子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背、互相背来评估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在90%左右。
6.对于目标6,在学生读懂句子,理解词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指名说、同桌互说来评估落实情况,目标达成度应95%左右。
教学流程(标明教学目标分别第一课时教学准备:①小黑板②字卡、词卡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1.猜谜引题: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关于动物的谜语,猜猜看好吗?比比谁听的用心,猜的准确:脑袋大大的,尾巴长长的,身子黑灰色,像个小逗号。
(提示:温暖的春天一批注在哪个环节完成)来到,成群结队池塘里游。
)(蝌蚪)鼓眼睛,宽嘴巴,绿绿的衣裳背上搭。
池塘里唱歌呱呱呱,稻田里捉虫全靠它。
(身披绿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青蛙)两个都猜对了,小朋友们真聪明!你们在妈妈的关怀下一定也生活得很幸福!可是,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还没见过自己的妈妈呢:妈妈是谁?妈妈长得什么样子?(你们知道,可是小蝌蚪还不知道呀。
)小蝌蚪们真想马上见到自己亲爱的妈妈,于是就一起去找妈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4课——小蝌蚪找妈妈。
2.写题读题:认真看老师写课题。
会写的字,可以和老师一起书空;认识的字,可以读出字音。
(老师边规范书写,边提示“小、找”的写法和“蝌、蚪、妈”的读音与字形特点,以巩固旧知。
)指名读题(提示读法:小蝌蚪∕找妈妈);齐读课题。
3.质疑入文: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指导学生根据题目质疑;然后归纳问题要点: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他们找到妈妈了吗?)你们想知道的这些内容都在课文里藏着呢,只要你们认真读课文,都会弄明白的。
下边我们就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吧。
(意图:此为本节的入课环节。
通过猜谜、读题、质疑等形式,既使学生对本课要了解的小动物有个初步的印象,又利于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知兴趣。
即设计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为之后的学习打基础、作铺垫。
)二、读文识字1.提示学法:请打开书151页这篇课文没有注音,想想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课文也没有注音?(提示:上册最后两课《雪孩子》《小熊住山洞》,本册17课《小壁虎借尾巴》)回忆一下,在读这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提示:先画出来,然后可以借助图画或结合上下文想想意思,大胆猜读;也可以翻到书后生字表一,请拼音姐姐帮忙,好好读读;还可以请同学、老师来帮助。
)2.读文识字:那就开始读书吧。
①提醒:注意,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
②提示:找出画住的生字,a、看看图画,读读它所在的句子,猜猜该读什么音,然后把句子多读几遍;b、也可以借助生字表(一)中的拼音多读几遍;c、实在不会的,还可以问问同桌或老师。
(意图:此环节主要通过提示学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不带拼音的连环画读物,为课外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再者,通过自主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识记生字,同时为落实目标1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交流巩固刚才小朋友们学习可认真了,这课的生字是不是都会认了,敢让老师检查吗?1.认读词语:出词(小黑板)(第一组红色字是本课要求认识的字;第二组彩色字是以前没学过,本课也不要求会认的字;第三组带点字分别为轻声字与多音字):黑灰色迎上去追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鲤鱼蹬腿蹦到脑袋.露.着①自读:会读这些词语吗?先自己读读。
②指读:都会读了吗?谁来读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连读两遍;如果读错了,还要当小老师帮忙纠正呢。
(指两三中差生读——可适时提示轻声“袋dɑi”和多音字“露lòu”的读法)③开火车赛读(词卡)(整列——齐读):每词连读两遍(激发带动——哪列火车最先开?哪列火车开得稳?哪列火车开得快?)④抢读游戏(打乱次序——比比谁的眼睛亮,小嘴巴快):注意看清老师指的词语(整体读一遍,重点词读两三遍)。
2.识记生字:出字(小黑板):灰迎阿姨追顶披鼓①自读组词:词,同学们都会读了。
几个淘气的生字宝宝从词语里跑出来了,你们还认得吗?那就先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瞧,它们多孤单呀,你能在叫它们名字的同时,给它们找几个朋友吗?②指读巩固:刚才,同学们读的可认真了。
谁来读给大家听听?读正确的,大家可以跟读一遍;读错的,同学们要纠正过来,能做到吗?鼓励组词或说句;对于难记字,要相机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识记。
如:灰——灰色(找找谁的衣服是灰色?)、黑灰色(比灰色要黑一些——看看图中小蝌蚪的颜色)迎——迎接(用动作表示一下)、欢迎(能用“欢迎”说句子吗?)追——追赶、追逐打闹(做做追赶的动作)“迎”“追”虽然意思相反,但都有走的动作,所以都是“辶”。
姨——阿姨、姨妈(知道,为什么“姨”是女字旁吗?)顶——头顶、房顶,顶住披——披着(课文中说青蛙披着什么;下雨了,你的身上披着什么;做做披的动作,从中可以发现什么——部首表字意,基本字表字音,属于形声字,比如“姨”,还有“鲤、蹬、蹦”都是形声字;想想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记住“披”:熟字换部首、熟字加偏旁等)鼓——鼓励、鼓舞,敲鼓、鼓声,鼓着嘴;课文中说青蛙鼓着什么?③同桌互读:黑板上的生字都记住了吗?同桌两个互相读读吧。
若还有不会的生字,要互相帮助,多读几遍。
④开火车读(字卡):开火车比赛好吗?哪列火车开得稳?(一竖列)哪列火车开得快?(另一竖列)哪列火车稳又快?(齐读全部生字,一字两遍)(意图:此环节是围绕目标1来设计的,这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识字。
根据识字教学模式,遵循“生字反复再现,多法自主识记”的识字原则,通过读文初步识字、交流巩固难点、组词说句助记等措施,采用自主认读、指名认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游戏抢读等手段,全面彻底地落实目标1。
)四、练读课文1.自读课文: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得吗?那就来读读课文吧。
相信这次你们一定能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要是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可以把它多读几遍,开始读吧。
2.标段序号: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你能在每个自然段前又快又准地标出序号吗?(共几段?伸出手指告诉老师:8)3.分段指读: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①明确要求:为了让更多的小朋友有机会向大家展示读书成果,一人只读一段。
注意:读书的同学,要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读的同学,也要用心听,听听谁读得好,如果发现错误,还要帮助纠正呢。
②逐段指读。
读完一段,随时简评、纠错,巩固难点。
4.自由读文:自己再把课文读读,比比谁读的正确、通顺又熟练。
(意图:通过不同方式的练读课文,落实目标3的第一部分。
)五、书写生字同学们真会学习,不但生字都会认了,课文也读得这么熟。
我们继续努力,动动小手来写几个字好吗?出示带田字格的生字:有在什么1.回顾认读:这几个字是以前我们学过的生字,本课要求会写。
还认得它们吗?指读组词;齐读生字。
2.观察练写:怎样才能把这几个字写得既正确又端正呢?下边我们逐个来观察、练写。
(逐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笔画、运笔、占格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教师边在田字格中范写边强调应注意之处;学生在课本上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点。
)要关注学生对生字写法的观察发现;注意学生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适时提示(写字姿势“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写字习惯:看清字形再写,尽量不用橡皮;字要写得正确,还要端正美观。
)有——第一笔横要长,下边“月”的撇要变成竖。
在——第一笔横较短。
什——左窄右宽,右边“十”是悬针竖。
么——第一笔撇在左上角,稍短。
3.展示鼓励:①展示个别优秀者或进步者的作品。
②与例字对比,找出自己的好字;写得不好的字,可以在本上再写一两个。
4.听写修正:①听写字词(都是本册要求会写的字):有——没有、在、什么。
②同桌互评,纠错修正。
(意图:通过学生对生字的回顾认读、对字形的观察分析、教师的范写指导、学生的描红练写、教师的巡视提醒以及对字词的听写修正等手段,落实目标2的部分目标。
)六、总结激励这篇课文虽然没有注音,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同学们在短短的一节课内,不但认识了八个生字,写好了四个学过的字,课文也读的正确又熟练,真了不起!夸夸自己吧!以后有勇气阅读不注拼音的看图读物吗?老师也希望你们能阅读更多的不注音读物,这样,你们不但认的字会越来越多,你们的小脑袋也会越来越聪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