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践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都市农业是以生态农业、 观光休闲农业、籽种农业、设 施农业等为标志,以农业高科 技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 需求为导向,融生产、生活和 生态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 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北京农学院是北京市属唯 一一所高等农林本科院校,肩 负着为北京农业培养人才的重 任,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 发展,我校不断改造传统专业, 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服 务。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作为都市型植物生产类基础平台,注 重加强高等数学、化学、植物学等,生理 学、遗传学等课程的学习;专业课程则注 重特色方向,集产前、产中、产后于一体, 课程体系设置为实现人才培养等服务。
课程体系涵盖了人文、社科、经管、外 语、艺术、计算机等学科领域。每一种课 程都注意反映学科知识的前沿,尤其是在 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农业新技术等学科 领域加快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更新速 度。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新的 高产高效、多元化种植模式不断在生 产中出现,在高等农业院校传统的植 物生产类专业的不少问题浮现出来, 急需研究加以解决。尤其都市农业对 大田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等园艺 作物的栽培、育种以及植物保护等方 面的需求,对对传统专业的改造已显 得十分必要和可能。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 整的研究与实践
2020/11/20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一、植物生产类专业改革的背景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北京的农业已由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农业向都市型
现代农业转变,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 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 的功能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从生产和 生活的功能逐步扩展到精神、文化和休 闲等功能,于是都市农业的概念也就应 运而生。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 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 它是指在大都市中心、都市郊区和大都 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城市生存 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
紧密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对植物生产 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分别于2006年、 2011年进行了2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调整和完善植物生产类专业定位和人才培 养目标。2011年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较 2003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2006年开始, 农学专业以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招生,自 此,农学专业便从传统的以作物栽培育种 “生产技术”为核心改革为以“作物遗传 育种技术为基础的种子产业”为核心的人 才培养。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2008年园艺品牌专业骨干课程教 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2008年园艺专业成为北京市级特 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又成为国家级 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2009年农学专业成为北京市级特 色专业建设点。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2. 课程建设
按照学科发展趋势和都市型植物生 产专业要求组织课程,进一步拓宽专业 口径,加强基础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通过课程改革,植物生产类专业在构建 起由公共基础平台课和学科基础平台课 的基础上,按专业特色设置专业(模块) 课和公共选修课。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园艺专业从以园艺植物“生产技术” 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改革为以“休闲、观 光、设施园艺”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植保 专业从以“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为核心 的人才培养,改革为以“农产品安全生产、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与监控技术”为核心的 人才培养。实现了紧密围绕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型农业 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二、植物生产类专业改革的内容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北京农学院的植物科学技 术学院于2002年7月由原农学 系和园艺系整合而成,新的系 级单位整合后,设备资源和师 资力量进行了有机重组,在植 物生产类专业方向上形成优势。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由于北京农学院地处首都 北京,本地区农业结构不断调 整,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 化:过去主要吸纳“专用型” 人才,今天强调基础扎实、实 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植物生产类专业包括农学、园艺 和植物保护专业,在专业理论教学方 面,原农学专业主要围绕小麦、水稻、 玉米等大田露地栽培作物,园艺专业 主要围绕蔬菜、果树生产,植物保护 专业主要围绕昆虫、植病、化保方面 授课,涉及的专业内容太窄。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整合原农学专业、园艺专业和 植物保护专业三个本科专业,以植 物 生 产 大 类 招 生 。 招 生 后 , 1-2 年 级构建同一基础平台。从三年级开 始选择专业。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设置园艺、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作 物经营与管理、植物医学等专业 (方向)。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目前,植物生产类专业现 有《农事学》、《普通植物病 理学》、《普通昆虫学》、 《园艺植物育种学》等4门北京 市级精品课程。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1)课程结构调整 2006年以来,本着以“注重培养‘基
础厚、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广’的都市 型现代农业人才”为原则,将1-2年级第一 平台(公共基础)课程和第二平台(专业 基础)课程各专业全部统一;3-4年级各专 业第三平台(专业课)开设具有专业特色 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 并将专业任选课在植物生产类(农学、园 艺、植物保护)专业中全部打通。
针对北京市农业发展的需求与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充分体 现首都部分农业特点,对原有植 物生产其传统专业进行合理调整, 在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建设,教 材建设和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 大胆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植物生产类专业结构调整的研究与实 践
1. 专业调整 根据都市型农业发展对人
才的需求,调整现有专业与方 向,培养能适应首都经济发展, 能生产,会经营,善管理的应 用型复合型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