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院立案的流程具体是怎样的

法院立案的流程具体是怎样的

法院立案的流程具体是怎样的
1、立案材料的接受;
2、接受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当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负的法律责任;
3、对立案材料的审查;
4、对立案材料的处理;对于决定不立案的,由工作人员制作《不立案通知书》,有关负责人同意后,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并告知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针对民事纠纷,一般是由法院直接立案受理,而此时法院也有自己的一套立案流程。

那么大家知道法院的立案的流程具体是怎样的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起诉的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其中自然人应提交身份证明(如系军人军属身份的,要注明);法人应提交当年度经年检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
照或工商部门、编委等其他登记部门出具的法人资格证明;其他组织应提交营业执照或其核准登记部门出具的资格证明。

同时,原告应确认自己的受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并承担送达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

(2)有明确的被告。

有关主体资格证明材料的要求同上,
同时应提供被告明确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原告应提供与争议事实有关的证据材料并填写证据清单,注明证据名称、份数及提交时间。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法院受理。

根据法律规定,本院在接到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后,将依法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立案;对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3、预交诉讼费。

原告在接到受理案件通知书后的次日起七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否则,按自动撤回起诉处理。

被告在接到应诉通知书和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涉外案件的被告为三十日)内提交答辩状,并确认自己的受送达人和送达详细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被告不答辩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被告不确认受送达人和送达地址的,承担送达不能的相应法律后果。

▲4、举证,原、被告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
满前提出。

法院在立案之前,需要先审查立案的条件,看是否满足法律的规定,如果满足的话则才会立案受理,具体的起诉条件,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法院怎样立案,要满足哪些条件
法院立案后提供虚假证据怎么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