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各界对于英语类人才需求剧增,在这个大环境大背景下,许多英语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做翻译的这条路,人数一多了,自然良莠不齐,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呢?
首先,你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雄厚的基本知识,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
先利其器。
如果没有雄厚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专业素养,其他方面你做的再好,
也无济于事。
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你从事这项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和基础。
那
么,基础知识都有哪些方面呢?第一,词汇,作为一名译者,庞大的词汇量是远
远不够的,恐怖的词汇量刚刚好。
厚积而薄发,最后达到庖丁解牛,游刃而有余。
第二,语法。
语法是一个貌似不重要其实很重要的东西。
可能这句话说得有点绕,
不过没有关系,也许这就是辩证法。
有些长句子,可能你每个词都认识,可就是
译不出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轮到我们的语法知识登场了,其实个人认为语
法还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许好多人看完之后都会恶补语法,我对此的建
议是不要急于求成,莫急莫急,欲速则不达。
第三点,沟通能力,也叫语言表述
能力。
这一点对于口译工作者尤为重要,设想一个缺乏语言表达意识的人去给人
人做翻译,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乎?具体说一下,我这里说的语言表述能力不单
单指英文的语言表述能力,也指中文。
我见过一些海归的同胞,英语说得很流畅,
汉语?不敢恭维….更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喜欢讲汉语的时候带上一些英文的
单词。
诸位,语言是文明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值得尊重的事物之一。
你可以讲不
好这是能力问题,你亵渎它?这就是态度问题。
对于英汉混搭的这种现象,我的
评价是这样的: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想证明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其实没有必要,
完全没有必要,大家都是中国人,不是么?
其次,学会做人。
我将这一点放在第二位并不代表我说他不重要,学会做人
是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和最基本的要求,试想一下,人都做不好,还做什么?
小时候老师就教育我,长大好读书,从小学做人。
那么怎样才能做人呢?太史慈
曾经说过: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但现在毕竟不是乱世,我
们也不是太史慈。
在此我也不想讲那些道学先生口中的老的掉牙的仁义道德,作
为一个译者,要爱自己的祖国。
不得不说译员们接触的外界事物多,所以啊很容
易产生“西方的什么东西都好”这种想法,什么东西都和国外比,这个如何如何,
那个如何如何。
时间久了,就开始针砭时弊,议论起时政来。
对此,我的态度是: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就不要在那里煽动情绪。
上述状况归根到底是信仰不坚定所致,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有价值观。
君子处事,当知有所为有所不为。
译者更改如此。
为人处世,要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前提是不和社会普遍的原则相悖的情况下。
曾经有人问我,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我回答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并告诉他出处:高中政治课本第四册,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生观。
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啥年代了?书呆子。
我倒成了书呆子了?呵呵,我想起了纳粹德国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说过的一句话:相信还有比自己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为拯救他人或保护他人而贡献个人的一切直至付出自己的生命。
不论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会怎样变更,这种个人的英勇行为将永远属于人类最高尚的品德。
纳粹尚且如此何况我们?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是在成为一名译者之前,要先学会做人,做一名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再次,稳定的心理素质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的译员的关键。
说到稳定的心理素质,我并不是说要喜怒不形于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而是说要学会对于紧急情况的处理。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不难,就是个时间问题。
第一,要学会做好充分战前准备,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找好各个方面以及相关的材料,想好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其处理措施。
知己知彼,虽百战而不殆。
也叫谋而后定。
第二就是个人平时的修养了,有很大一部分资料表明平时急躁,易怒,沉不住气的人心理素质明显不如其他人。
还有一些人看着镜子里急躁的自己,却对别人说不要急躁。
着实令人可发一笑。
史记有言:其身正,不令则行。
有的时候学会克制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实想一下心里素质不稳定主要是由于放不下的太多。
怕什么?怕自己得不到名和利?戴安澜将军曾经说:名利之际要看淡,淡则不求。
怕失败?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战胜自己,你将无敌于天下。
怕不被赏识?“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两千多年之前就和我们说过。
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在传道,只是想说:其实我们放不下的只有自己。
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好的朋友们,排除“器利与否”的关系,多看一下我国的经典名著,看得多了,也就看得开了。
这就是一个知识的储备量的问题。
最后一点,百科知识。
对于这个东西,好多人的态度是“鸡肋”,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根据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这一观点,百科知识会对一个译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前些天有人提到“坎尼”,好多人竟一无所知。
也不奇怪细细想来可能汉尼拔是谁他们都不知道。
说来有趣,据说从前有一个委员,除了举手点头同意之外什么也不会。
说来说去百科都指的是那些呢?现实中狭义地讲百科指的是: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地理,历史,哲学,文学,文化。
政治这方面,不能将大家都改造成政治家,但是或多说少也要成为一个对于政治敏感的人,时刻关注国内外的政治事件,并且能够将一些简单的事件整合做一下简单的三段论推理。
仅此而已,我知道好多女孩子对于政治不感兴趣,也可以理解,因为政治本身就是很枯燥的。
经济,我对经济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不过早年时间我拜读过亚当斯密的理论(中文版本),后来学习过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研究过我国的经济政策,对此我只有四个字的心得:受益颇多。
男孩子一般都很喜欢军事,我也不例外,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不懂一些军事知识是要吃亏的,比如说人家提到“坎尼”,你却不知道是围歼。
个人比较推荐《孙子兵法》这本书,因为此书不仅向我们讲述了一些军事知识,还向我们透露了一种思维方法,两千多年以后,一个德国人也发现了这种思维方法,他给他起了名字:辩证法。
剩下的我就主要说一下哲学,哲学毫不怀疑地说,是世界上最为深邃的一门学问。
是一切知识的总和。
如果将这个东西参透了,真所谓一通百通。
但是这个东西又玄之又玄,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好多人捉摸不透。
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再到伏尔泰、黑格尔、费尔多哈,再到马克思,无数哲学流派,成出不穷。
中国从先秦百家争鸣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程朱理学,心学等等,无不各有千秋。
译者并不是哲学家,不需要通晓所有的这些,但是单单的记住这些无聊的名字也是不够的。
具体尺度当因人而定。
顺便说一下,学习哲学有助于提高个人修养。
学习百科知识,要认真,切记样样都懂,样样稀松。
这样还不如不学,也就蒙蒙小孩子还可以上不得台面,见笑于大方之家。
最后说一句,知识都是有联系的,谈不上哪一天就用上了。
上述文字是我对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的一个要求与鉴定,仅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我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行论证。
其间不免有些言辞不当,欠斟酌之处,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