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十一专题强化训练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习题:专题十一专题强化训练Word版含解析

■ ■■专题强化训练■■■、选择题1. (2018河南安阳一中高三月考)TIBA(三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有关TIBA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 .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B .用适当浓度的TIBA浸泡大豆种子,能提高萌发率C.若没有TIBA,采用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让大豆增产D .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的效果解析:选B。

依题意可知: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抑制植物的顶端优势,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A项正确;赤霉素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TIBA对赤霉素不起作用,所以不会影响种子的萌发率,B项错误;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解除顶端优势从而让大豆增产,C项正确;使用适量TIBA可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效果,D项正确。

2. (2018广东深圳调研)某兴趣小组探究植物激素对顶端优势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部位駁乞A册:对照B组:去除匚组:去除茎扯理切口后A •植株的种类及生长情况是本实验的自变量B. 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细胞合成的生长素维持了顶端优势C. D组和E组实验结果说明细胞分裂素一定通过抑制生长素运输解除顶端优势D •本实验说明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解析:选D。

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只有一种植物,属于无关变量,且植物的生长情况属于因变量,A错误;A组和B组对照,可证实茎尖维持了顶端优势,但是不能说明茎尖细胞合成了生长素,B错误;D组和E组实验含有两个变量,不能作为对照实验,C错误;本实验说明顶端优势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互拮抗的调控,D正确。

3. (2018北京海淀区一模)在双子叶植物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幼苗顶端形成“弯钩”结构。

研究发现,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

研究者探究SA(水杨酸)和ACC(乙烯前体)对弯钩形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对圜纽理31 襄(X处理址SA+ACC处理蛆A •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 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C. 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协同作用D .弯钩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解析:选C。

已知弯钩的形成是由于尖端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说明弯钩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A正确;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ACC处理组的弯钩角度更大,可推知ACC可能影响生长素在弯钩内外侧的分布,B正确;SA + ACC处理组弯钩形成的角度介于SA处理组和ACC处理组之间,可推知SA和ACC对弯钩形成具有拮抗作用,C错误;弯钩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D正确。

4•研究发现不同干旱处理后某植物叶片内源激素中赤霉素(GA3)、生长素(IAA)、乙烯(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 •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的生长减缓C.干旱环境中生长素减少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D •重度干旱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只有赤霉素和生长素解析:选D。

随着失水率的升高,乙烯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A正确;干旱环境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促进植物衰老和脱落,所以植物的生长缓慢,B正确;图中干旱环境中生长素减少,与其光合作用减弱相适应,C正确;重度干旱下,叶片中大量减少的激素有赤霉素、乙烯和生长素,D错误。

5•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

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如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如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预处理方法室温、保湿(甲) 4 C 保湿(乙) 4 C 水浸种(丙) 4 C 干燥(丁) 种子萌发实验条件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A .由表可知乙和丙两种预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B •由图可以推测激素 B 可能为脱落酸C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预处理措施通过影响激素含量影响种子萌发率D •若丙处理时间过长,种子萌发率可能降低解析:选B 。

由表中数据可知,乙和丙两种预处理措施有利于提高种子萌发率 ,A 正确;由表和图可知,甲组和丁组中激素 A 的含量高于激素 B ,因此激素A 抑制种子萌发,故激 素A 可能为脱落酸,B 错误;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预处理措施通过影响激素含量影响种子萌 发率,C 正确;若丙处理时间过长,种子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萌发率可能降低,D 正确。

二、非选择题6. (2018山东济宁一中高三期末)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取月季 幼茎等长切段(无芽和无叶)若干均分为四组,a 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 同浓度(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 )的生长素类似物甲溶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 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 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图1所示。

图2所示为生长素类似物乙在X 、Y 和Z 三种浓度下对该植物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长素在成熟植物组织中可通过 (结构)进行非极性运输。

(2)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 ________ 其目的是 。

□激素丸鈕激累R图1 月忝莖段删芽主长啟仗口)12 24 36 48 时间(d)m2(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中,d组使用的生长素浓度为,实验数据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对切段的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2可知,X浓度的乙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为探究3卩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卩mo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______________ 种培养液。

解析:(1)生长素在植物成熟组织中可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2)为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

(3)由图1可知,a组是对照组,实验组切段的平均长度都大于对照组,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均能促进茎段的生长。

而在最适浓度下,植物切段伸长的效果最好。

(4)图2显示X浓度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低于空白对照的,说明该浓度抑制月季茎段侧芽生长。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X浓度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低于空白对照的,而Z浓度和Y浓度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量高于空白对照的,说明X浓度为高浓度,而Z浓度和Y浓度均为低浓度,即X > Y , X >Z ,但Y与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5)为探究3卩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卩mol/L的生长素类似物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种培养液,即空白对照培养液,只含0.5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乙的培养液,只含3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甲的培养液,含3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甲和0.5卩mol/l生长素类似物乙的混合培养液。

答案:(1)韧皮部⑵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⑶最适浓度均起促进作用⑷抑制X > Y且X >Z , Y与Z之间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5)47 •为研究赤霉素对棉株光合产物运输的影响,某课题组选择长势相同的健壮棉株,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甲液为20 mg/L赤霉素水溶液,乙液为40 mg/L的2-氯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而处理一严h启用吆业取啊主莖的叶片曲mb] |缶二幼果|応存F片「测定谨叶片科幼果等的放射性强度]¥4尸\(1)幼果中含14C的有机物来源于 ____________ ,本实验中,反映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是幼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的结论是。

(3)实验结果能否证明只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植株,可有效提高幼果的P值,判断并说⑷取0.1 mL甲液滴在主茎叶片上,能否提高该叶片的P值? ____________ 。

实验结果表明,若要提高幼果的P值,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叶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幼果中含14C的有机物来源于喂饲14C(14CO2)的叶片,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中,反映因变量的测量指标是幼果、叶片和全株的放射性强度,14CO2的浓度、处理植物体的位置属于无关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关变量的处理要相同,实验I的自变量是幼果上滴加赤霉素溶液或者蒸馏水,故实验I中,对照组的处理方式是取0.1 mL蒸馏水滴在幼果上。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I的结论是赤霉素能促进(吸引)叶片光合产物(有机物)向幼果运输。

(3)该实验不能证明只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植株,可有效提高幼果的P值,因为缺少单独使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的实验。

(4)分析实验n数据可知,全株喷洒甲液,能提高叶片的P值,故若甲液滴在主茎叶片上,应该能提高该叶片的P值。

实验结果表明,若要提高幼果的P值,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是用适量甲、乙液 1 : 1混合后全株喷雾处理。

答案:(1)喂饲14C(14CO2)的叶片放射性强度无关取0.1 mL蒸馏水滴在幼果上(2)赤霉素能促进(吸引)叶片光合产物(有机物)向幼果运输(3)否。

缺少单独使用乙液全株喷雾处理的实验(4)能用适量甲、乙液1 : 1混合后全株喷雾处理& (2018山东德州期末统考)葡萄的色泽是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葡萄的颜色是由花青苷在果皮中积累造成的,花青苷含量越高葡萄颜色越深。

某研究小组在葡萄转色初期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处理葡萄果穗,研究其对果实着色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