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校大学生爱国思想和行为调查研究

我校大学生爱国思想和行为调查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调查报告我校大学生爱国思想和行为调查研究指导老师: 贺平组长: 曹书润201105010019成员:黎昌明201105010115关利 201105010079赵俊杰 201105010029万继峰 201105010066王斌 201105010051荆恒杰 201105010015邹俊鹏 201105010048盛郁茂 201105030015孙中海 201105010006焦海稳 201105010088张孟飞 201105010042杨超 201105010039实践时间:2012.3.26——2012.4.15我校大学生爱国思想和行为调查研究【摘要】:21世纪是中国全面走向复兴的世纪。

国家振兴需要方方面面的青年才俊。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觉悟则国家觉悟”。

青年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否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否自觉地把人生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行动中去,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和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到大学生人生价值实现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调查目的:了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调查对象:我校的部分大学生调查方法:发放问卷座谈会正文:当今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深刻变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信息传媒技术新时期大学生爱国思想的培育与引导、科技的发达和经济全球化又加剧了这种演变。

作为公民中先进知识群体的大学生们,具有思想活跃、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十分敏感等特点,成为最易受时代浪潮影响的群体。

他们在多元文化的冲击,经济大潮的诱惑和政治改革的影响下,思想、情感和意识都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变得复杂、矛盾和多元,总体上,他们崇尚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追求自我的实现与物质的富足,但也有自私、躁动、偏激等不好的一面,故而有人称他们为“有担当的一代”,也有人则称他们为“迷失的一代”,甚至称他们为“垮掉的一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人才是兴国之本,作为中华民族的精英,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大学生们的思想境界与精神面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荣辱,关系到祖国兴旺发达的关键环节。

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无疑是团结力量,凝聚人心,化解矛盾,重塑精神面貌,确立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面大旗,因此对大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既有着现实意义又有着长远意义的的宏伟工程,应当引起教育者和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文针对以往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不足,运用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论述了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与精神培育和爱国主义行为引导这两个重大问题,并就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了一番探讨,旨在能为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当代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视程度及理解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爱国的,同时,大部分调查对象同意爱国主义思想很重要,我们得出结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内心深处是存在“祖国”这一概念的。

但对于概念来讲,很多人都懂,可是我们未必能够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在说到自己爱国的表现时,往往都会说支持中国主权与领土完整、不受别国欺压、无理干涉等表面问题,可是难以接受的是,居然有人说出不学外语就是爱国的无稽之谈。

很显然,当代大学生对于“爱国”没有一个深层的理解,只是一种作为国人的意识同时掺杂着个人情感的表述而已。

二.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座谈会中,有近一半的成员对于“是否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一题选择了“一般”,而对于外来文化入侵,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取其精华等类似答案。

从中我们无法知晓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但不难看出其热衷度甚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数人在说,可是又有几人在真正的去辨别何为精华何为糟粕?很多人已经逐渐的被西方化,尤其是当代青年人,对外来文化极其狂热,而对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此种现象不仅反映出了社会责任及价值观的变化,更折射出了教育的诸多弊端。

三.大学生对中国与外国比较调查中有26%的人表示即使有机会也不会移民,另外56%人则表示会考虑,而且如果移民则会首先选择欧美国家。

当代大学生对亚洲某些国家怀有民族情结,所以没有人会愿意在这些国家长期生活,当然国恨家仇我们是绝对不可以忘记的,可绝对不可以用仇恨去报复仇恨。

然而对于一些人想移民到欧美国家的现象便可以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整体取向了。

四.大学生对本国现状的考虑关于中国的现状及发展,所有调查对象无一例外的都认为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很大问题,同时50%的人选择了法律,另有40%的人选择了政治及医疗。

而关于政府各项工作是否透明及是否应该透明的问题,近90%的人选择了“不透明”和“依情况而定”,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可以客观的去面对一些事情,他们能够理解一个国家政府工作的复杂与困难,但他们依旧希望一些本可以透明的东西应该变的透明,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代大学生是爱国的。

五.假想问题对于“假如中国遭受入侵你会怎么做?”所有问卷回答都是参军、投入战斗等相似内容。

没有人想到用其他方式去打击假想敌,也没有人提到是否应该立即调停避免战争,更没有人考虑去对比两国国力,这不能说明当代大学生是好战的一代,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们对本国对世界的了解以及是否理性的去面对各种问题的现象,当然这其中不乏有些人已然成为“仇恨的一代”渴望用武力去还击一切对我们持有敌对态度的势力。

六.结论与建议通过该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爱国主义思想”,但其中包含了很多的民族情结与民族仇恨,又由于对本国某些工作及文化的不满与不了解,从而滋生了很多不合理的爱国方式和爱国观点,甚至出现了“无力爱国”的尴尬局面。

建议改革,从最根本的教育来引导大学生乃至所有人群,摒弃书本上的死板理论,让人们从内心深处去感知到“祖国的存在”而不是盲目的爱国。

一、调查情况简介根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的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时刻关注国家动态据统计,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通过阅读网站新闻,搜索相关论坛,观看电视新闻报道等方式了解国家时事,关注国家动态。

尽管寝室没有电视,学生在了解外界信息方面主要依靠网络和报纸书刊,信息量有限,但在这种情况下,仍有绝大多数同学了解和关心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说明多数的学生是时刻关心国家时事的,从而反映出多数学生是爱国的。

2.从实际出发,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纵观近几年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大事,志愿者的身影随处可见,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志愿者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救助受灾群众。

同样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更有大批志愿者出现在大街小巷,向国内外友人提供帮助。

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中感染着人民群众,唤醒着更多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3.提升自身修养,展现爱国主义精神调查中发现,有68%的学生愿意在毕业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去,成为国家的后备力量,在国家为难之时挺身而出。

75%的学生有意向继续相关专业的深造,希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以现代化非武力的专业化技能解决国际争端。

二、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过程中虽然反映出了很多主流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人们的期望相比,有些学生还是有待进一步加强教育的。

根据调研情况所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1.一些大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成度还不够调查数据显示,12%的学生对国家大事一点也不了解,同时,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还有一小部分对国家的事的了解基本源于听周围人的讨论,甚至根本不知道。

就此我们认为,对待时事的关注程度很大程度上能显示出一个人对国家的热爱程度。

由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还不够,这就显示出了大学生对国家现状和前途的不关心。

2.一些大学生的爱国行动的参与热情不高调查数据显示,10%的同学不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1%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学校教就学,不教就不学。

与此同时,8%的大学生认为当中国遭到外来侵袭的时候,个人权利至高无上,他们表示不会去参军。

我们认为,大学生缺乏参加爱国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来,大学生对爱国行为的认同度和参与程度还不够的,有8%的学生认为个人权利至高无上,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这些学生认为个人权利高于国家,在国家主权遭到侵略的时候也不会挺身而出,为国献身。

3.一些大学生对爱国主义行动过于偏激据调查分析,一部分学生认为对于台湾问题,应动用武力来解决。

这种激进行为过于偏激,更多是寻找娱乐趣味,我们应该客观看待事件,不应采取不理智的行动。

4.一定比例的学生对祖国的认同率较低调查结果显示,32%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表示如果有可能将会移居海外,不打算移居海外的只有26%,另外还有18%的人犹豫不决。

打算移居海外的学生认为,国外的经济较比国内发达,国民素质较高,教育体系发达,生活条件好,政治制度完善,生活环境优美等。

他们认为国内各方面较比国外都相对落后。

我们认为崇洋媚外的心理,已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当代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较低。

三、解决办法1.增强集体荣辱感参加座谈会的同学纷纷表示要做好分内工作,多参加校园活动,增强集体荣辱感,作为表达爱国热情的最好方式。

只有集体观念强,才能形成强烈的爱国情。

2.不断推陈出新爱国主义教育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应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我们的心田,让人们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一定要铺天盖地,也许一部电影,一卷著述,一则故事,一首歌曲,一个游戏,一个活动都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祖国的可爱之处,让人们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由此看来,形式的创新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同样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确保与时俱进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媒体在宣传爱国主义的时候,引用的还是很久以前的例子,虽然很有代表性,但对于大学生来说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物事迹会有更好地宣传效果。

4.正确引导,注重实践大学生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年龄段,做事容易激进,易被眼前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理性思考问题,因此需要大学生用一种理性的思维指导自己的爱国行为,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大这一方面的教育,学校方面可以举办相关社会实践,如体验贫苦生活,让大学生亲身去体验,去了解,使感性思维方式上升到理性高度。

参考文献:[1]陈海青.钱伟长爱国主义教育思想[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2]朱桂莲.爱国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梁衡.爱国的理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陈嬿如.让高尚成为自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附表1:关于大学生爱国思想和行为的调查问卷1:您的性别[单选题]A.男B.女2.您愿意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吗?A.愿意B不愿意C无所谓,学校教我就学,不教就不学3.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您认为爱国主义最应该体现在:A努力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增强综合国力B维护国家声誉,与有损祖国利益和声誉的势力作斗争C.热爱中国文化,传承中华文明D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E.做好自己的事其他不管4.你对我国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了解的程度如何?A.比较了解B一般了解C不太了解D.不了解5.如果中国遭到外来入侵,你愿意参军吗?A.主动报名,志愿参军 B 不主动报名,但如果被征召就参军C 我才不参加呢D .看情况,别人去我就去6.如果现在有一家商场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你做什么?(多选)A 以自身抵制进行抗议B 号召抵制,通过媒体,报纸、杂志、博客、QQ等发表意见C 依法进行游行示威D 对该商场进行捣乱E 杀人放火F 不闻不问7.您是否关注过近段时间出现的与国家名誉利益相关的国际、国内事件呢?A非常关注相关新闻报道,并主动搜索各大主题性网站B会关注相关新闻报道,但了解的不多C别人在谈论,自己不知道就感觉不好意识,所以比较留意D其实真的没怎么关注8.就个人而言,你的爱国方式有哪些?(多选)A把目光聚焦于本国国内事务中,通过各种途径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B没感觉,平时感觉不到爱国,别人一说自己就跟着愤慨C将自身价值寄赋于祖国的需求中,把理想定位于振兴中华D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反对崇洋媚外,热爱中华文化E自觉抵制拜金主义等的侵蚀,发扬艰苦朴素、勤劳节约等优秀民族精神9.你认为当前提出的理性爱国有必要吗?A非常有必要,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太不理智了!B或许有好处C没大必要,我对我们的素质不抱太大希望D完全没必要10如果有机会,你是否会移民A不会B会考虑的C不知道,要视情况而定座谈会话题1.谈谈你对本国现状的认识?2.你怎样看待文化冲突?3.你了解国家动态的途径有哪些?附录二:关于大学生爱国思想和行为的调查问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