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当太乙逍遥掌

武当太乙逍遥掌

武当太乙逍遥掌武当太乙逍遥掌是武当派内家拳宗秘传功夫之一,以吐纳导引为核心,突出内功术之修炼。

技法上突出了分筋挫骨、抓筋拿脉、点穴擒扑之术。

行功走架低沉飘逸,自然流淌,独具道门仙家之风范。

第一式:紫气东来动作要领:紫气东来式太极逍遥掌的一个起始动作,是一个武当派特殊的手型姿势。

左手四指并拢、放于左侧、自然下垂。

右手形成剑指,向下弯曲、延伸进行拉长、往后收。

然后侧身推出。

要求身正体松、呼吸流畅。

武当派特殊的手形起势动作。

第二式:黑虎坐洞(合太极)动作要领:黑虎坐洞是结合道家吐纳导引之术形成的一种武术动作。

左脚向左侧开步、与肩同宽。

两手放于身体两侧、垂直向下划弧。

放松、要求两掌心对侧面。

在放松过程中划一个圈。

离身一寸左右。

松肩、松肘、松腰、松胯。

做下垂动作。

它起着一个导气和身体连贯的作用。

尤其是遇到擒拿术,发劲放松然后寻着机会趁虚而入,可以反败为胜,这些动作是一个贯气丹田鼓荡的过程。

丹田吸、呼、吸、呼三次,所以手势从两侧开始放松,往前合,合抱之后身体慢慢伸直。

吸气、腹部收回,呼气、丹田鼓荡。

这是一个反呼吸,放松吸气、呼气连续三次。

为行拳用功、行功走架打好基础。

这个动作做完之后,两手收于两侧。

第三式:二龙戏珠动作要领:两手沿腹部汇合,食指拇指形成一个圆形,上提至胸口膻中穴,两臂向外棚出,像围墙一样棚出,然后肘下落,以腕为轴旋转,掌心向外伸开,整个过程就像两条龙在戏珠,有滚转、拧、裹、钻、翻这么四个特点。

拧有拧力、裹力,翻转,扑、按得有许多劲法在里面。

要求:要放平、臂要平,腿要放平,形成一个四平式,八面支撑的姿势。

头向上顶,气沉丹田,重点掌握两腿距离和力量均衡,手的翻转要松柔圆活,自然流畅。

第四式:河车搬运左式动作要领:身体以腰为轴向左侧旋转,两手不动,转身九十度,右腿伸直左腿弯曲,脚趾扣地脚不动,保持落地生根之势,两手翻转向外划弧,同时两掌心向外,由下向前向上卷抱,卷抱到高于头部相平,然后重心后移坐于右腿。

左腿伸直,两手顺胸前平缓下落。

下落在胯两侧。

重点在拧腰旋胯,九转还丹。

手上、臂上、肩上、腰上、膝盖、脚下都有一个圈。

形成九转还丹之势,这是武当道教玄门里面的一个特别要求。

有九个圈出来,起于一个圈,落于一个圈,回身一个圈,转身一个圈,共九个圈。

这是他非常特别的一点,它不同于太极拳,也不同于其他拳法,虽然动作缓慢,但它体现了道教玄门的九转还丹之势,又具有非常高的养生价值。

对身体各关节的运转,平衡阴阳调和气血非常有利。

重心随着在偏移,这是一个小横裆步。

这也是武当掌法里常用而独特的一种步法。

重心要平稳,不可以倾斜。

必须要正直。

腿虽然虚,但这种步型要保持好,手放在两侧。

第五式:河车搬运右式动作要领:身体以腰为轴向右侧旋转,两手不动,随腰的转动,两手转于右胯两侧,形成合抱之势。

两手下按两臂向外撑。

内裹外撑形成两种力量。

同时两手以腕为轴旋转两掌。

掌心向前徐徐升起由下向上卷抱。

与头平,开始回抱下按。

同时重心后移右腿伸直两张从面前徐徐落下,十指相对放于右胯两侧。

保持身体中正两目平视。

神态安然庄严。

第六式:拨草寻蛇(转身捋)动作要领:身体开始向左侧旋转,以左手为领手,右手随左手向左侧运转。

完成拨草寻蛇的动作,要求以腰为轴,利用丹田之力带动四肢运动。

感觉要拖拉这是力起于脚跟的感觉。

是基于腰部达于四肢的感觉。

神态安然,同时两腿一定要下落重心降低,形成小马步。

掌心向下十指放平,松肩坠肘、头向上顶、身体放落、脚趾抓地。

第七式:二仙传道动作要领:(一)左手旋转,旋转后抬左腿,左脚侧面做前蹬的动作,落地同时右手掌心向下,向前摸掌旋转。

(二)左手放于右手肘下,同时重心前移,右脚上步,左手从右肘底下抱起上架。

右手手掌从左臂内侧向外撑开、按击。

左手上架,这个动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在于有一个格手动作,搭手类似于太极的单推手,然后打手,前腿下面有一攻击,然后封脚,这个封脚,是武当拳的一个特点,然后面部上面可以打,万一对方有手来防守,这个手接这个手,中间这攻击,打出形成这样一个动作。

这是一个接手打手的动作。

注意起腿,下面右腿要略带弯曲,才能增加腿的打击力度。

起手落脚一定要出来。

像一条龙一样。

出手抱肘、起手上架、出腿。

要身体往回引、出掌,同时运动。

第八式:古树盘根动作要领:接二仙传道的上式,两手开始旋转,掌心相对,前后对应,下落。

以身体中心为轴线下落。

同时手脚挂,落步,左手后引向前劈挂。

注意脚下有很多暗腿的运用动作,比方说挂腿相当于手过来后腿一定要挂住它,在挂的同时两手必须要向下回收。

对方在攻击的过程中,用手回收,实际上臂一个在对方外侧,便于我们自己近身,这个近身外格,伸手,外格上来以后,外格无非就是肘下坠、腕上翘,然后封脚,封脚后可以劈太阳穴,也可以攻击臂部,有折叠之意。

有一些擒拿术同时还可以打完之后封闭对方,做好下面攻击的动作。

要求上下连贯,必需要顺随,肘不可以抬起。

必须要下落坠肘,挂,眼睛向前平视,脚跟着地,脚尖翘起。

侧身向前,手掌形成螺旋掌。

这些动作有许多是在转圈,圈中转出来一些方法,注意动作的连贯性,不要走直线,有许多是在走弧线,脚走弧线,而且脚上有钩挂,蹬及这里前面蹬后面勾,有很多劈腿,暗腿,下暗腿有八法,其中有三种方法,在这个腿法里可以运用。

第九式:大雁展翅(左斜飞式)动作要领:左腿向左侧碾进,碾进本身就是具备一个暗腿的用法,然后加斜身靠、肘击、臂反击,顾名思义叫大雁展翅。

分开像翅要展开一样,脚下必须站稳,没有晃动。

这个动作像前面的动作一样,它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和连贯性。

一伸手,脚步要要迅速的碾脚,接近下部,同时肋下可以攻击,除此之外还可以封脚和挂脚,或者后挂三种方法,形成一种摔法,腿过去以后,要有一种虚度之势,然后用身体转身产生螺旋作用,这个打击。

还可以用肘打击,脸上攻击,还可以斜击,斜击是个斜身靠,所以这个方法非常连贯,不可以松懈。

手在丹田部抱合抱,利用身体先有靠撞之力,撞,再出肘、出手,眼睛向后方看。

头上还有一个攻击方法。

一个是对右手的拦击;还有一个是对左手拦击,如果是左手,裆,可以打他,这个方法是七星连击非常凶猛。

第十式:燕子抄水(单鞭下势)动作要领:身子开始向右倾斜重心偏移,同时左手往回领,回抱,把下面右肋部亮出,亮出的目的是形成一个大回旋,一个圈,然后左手从右手内侧反插穿出。

形成燕子抄水。

这个抄水尽可能要离地面近,形成很大的幅度反插,步法不能乱,身体保持上下起伏的稳定性。

第十一式:白蛇吐信(白蛇吐信)动作要领:左手出掌向外翻转,如蛇一样,和蛇信一样迅速吐出,向前穿掌,眼睛向前平视,注意凝神。

右手拇指低于胯根,同时右脚向前一步,右手从左掌下穿出,完成白蛇吐信动作。

这也是一个攻击动作,注意两掌变化,一个是拧转,一个是身体前俯,它不是一个弓步,而是一前俯之势,同时右手掌心向下,保持掌心平整,这个动作有凶险之意。

很奇险动作很快。

上步前腿不可以伸正。

保持下垂上步。

第十二式:三盘落地(顺鸾肘)动作要领:左手再向右手穿出,速度要快,同时翻转拧扣,重心开始向后反转,两臂和两手分别向左右两侧撑击。

这个撑击要形成一个上下左右浑元鼓荡之力。

除了它的穿击之外,实际上是对方过来抱,用一个贴身靠打的动作,非常凶险。

要求时重心转换和两手拧裹撑出,同时运动,牙关咬紧。

两目凝视脚趾抓地。

撑开。

两边形成半圆形,动作饱满,精力充沛,顺达,重心平稳。

第十三式:饿虎扑食(双探掌)动作要领:左手翻转,掌心贴住身体内侧,从胸前向上划弧,掌心开始向外,然后向下挂拨,挂和拨要同时要动然后两掌合力,向前发力,要求掌下垂,掌心吐力,这个动作也是下挂,利用很巧妙地四两拨千斤的方法,来走动,左右手都一样,就像一个手一样,先拨开它发力,这个力量非常沉实,很短促,有寸力摧千金之说。

体现猛虎下山这种意境,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前面是柔化,积柔成刚,先柔后刚,是由丹田命门前后鼓荡之力,完成动作。

注意含胸拔背,裹背出掌。

前脚用力顶住、后脚前蹬。

要求合力,不可以用手臂推,要用整体之力。

注意两臂夹紧,要夹住肋。

第十四式:喜鹊登枝(双震脚)动作要领:重心前移,抬左腿,膝盖上撞,两手上托,然后轻轻落地,脚跟点地,同时左手向内扣,右手也向内扣,双掌合力下压,这个动作要做的上轻下重,底盘稳固,这个意境要找到。

从发力起,有两组动作:一个是撞击动作,另一个是腿法运用,一腿两用。

如被人抓肩后,用两手上托,控制对方力量,提膝撞击裆部和胸部,如果他一低头正好踏击脚部,两手打击胸部,这个动作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手不要太低、落平就行了,注意轻灵圆活,上起有撞击之力,下落有踏击之力,要把这种上下之力运用巧妙。

第十五式:移花接木(右云手)动作要领:两手往回引回捋,从腹部开始以腰带两手,同时重心前移,起右腿,左掌心向外,右掌心向上托,反撩托出,下面是一个暗腿,脚跟着地,手翻转,加挤裹之力,就是移花接木。

这是一个暗腿加手法,打法以及擒拿术,重点要掌握手要回引,以腰为轴转动抬腿,腿抬起别太低,落地脚跟先着地,手回引合抱裹出。

手法:上面有截喉,下面有抓档之意,还有身体整体发力,抓住后先击面部,重心偏移。

然后击打或抓裆,打法必须保持连贯,脚下的方法在侧身,往前摔的同时有截腿,腿容易产生损伤。

落脚有拧力,是暗腿八法之一。

第十六式:天王托塔(金鸡独立)动作要领:后腿支撑,左腿提起,然后左手上撩托起,像天王托塔一样站住。

右手下滑回引拨开,左手有穿的力量,还要上托,高于肩平,下面腿攻击裆部,上下攻击。

(穿喉弹踢),注意神态自然安详。

很多手型大部分是螺旋掌,手要张开,掌心含空,要有含力在手。

第十七式:樵夫问路(挤式)动作要领:撤腿落步,左前臂保持半圆形,右手跟上搭手,挤撞后右脚跟半步,要求步法、身法和手法以及眼神要协调,眼到手到脚到。

这个动作一定要像泥一样圆滑,很飘逸。

注全身上下放松。

要求身法中正,逢进步必跟步。

第十八式:青龙出水(弓步穿掌)动作要领:身体以左脚为轴,左手翻掌掌心向下,从右侧向左侧划弧转动,右脚上步要勾挂,右手随左手运转,掌心向下平转,这个平转右手与脚相合,左手掌心向上从右臂上穿出,掌指向前穿出,注意转动。

右臂屈臂在下。

脚下要轴线运动划弧走圆,划弧走圆也是道家功夫的一个特别的标志。

第十九式:拨云见日(转身捋)动作要领:重点突出以腰为轴的划弧运动,手里用腰的转动,从右侧向左侧运动,同时右脚内扣左脚外摆,手分开,手的高度不过肩,右手放在肚脐部位掌心向下,左手掌心斜向前方,重心向后偏移,前腿弯曲,脚趾抓地,头正,两目平视。

第二十式:移花接木(右云手)动作要领:接上式手开始反转,踢腿,踢腿过程中手要以肘为轴,上架拨开,有外拨之力,所谓四两拨千斤要有拨和转动,用螺旋之力化解外界进攻之力,然后右手上引覆盖,掌心向下,右手横臂向前挤出,左手掌心向前,右手掌心向下,保持一个小弓步,后腿略微跟半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