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冀教版)
《分数大小比较》教学设计
【教材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探索、发现来开展教学活动。
在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获得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总结数学学习的规律(渗透转化的思想,把未知的知识转化成已学的知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学情简介】
五年级学生会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学生对分母相同的和分子相同的两种分数大小的比较已很熟练。
四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已经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因而要揭示本课的主题,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能运用通分的知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在比较大小的同时体会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观察、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过程中,感受通分的必要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运用转化原理,组织好铺垫训练,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迁移。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铺路搭桥,激活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评语,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练习的形式、梯度和侧重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导语:我们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情况,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是哪两种情况?
有部分同学很快说出:一种是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另一种是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复习题,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对:
在圆圈里填上﹤﹥或﹦
25 ○ 35 47 ○ 48 19 ○ 17 23 ○二、探究新知
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1、教师谈话引入:我知道同学们都很喜欢读书,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这本书介绍了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长任长霞的先进事迹,我们书中的同伴红红和亮亮正在读这本书。
2、出示图片,交流方法。
教学预设
(1)求谁看的页数多实际就是求什么?
(就是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
(2)今天我们就学习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板书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比较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二的大小?
(2)交流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预设:
●用画图的方法比较.
展示:画图表示
教师引导:如果分母或者分子数太大,这种办法就不好用了,同学们能不能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设法把这些分数转化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
学生自己探究(此时要给学生留些探究的时间),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交流学法.
●我是这样想的,把他们转化成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就便于比较它们的大小了,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
12 和 23 都转化成不改变原分数的大小,但分母都是6
的分数36 和46 .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因为36 <46 ,所以12 < 23
(教师板书计算过程).
●想一想,在把 12 和 23 这两个分数转化成同分母
分数的过程中,都借助了哪些旧知识?
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得出:借助分数的基本性质
(3)认识通分
把 12 和 23 这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在数学上称为通分.教师板书: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教师强调:想学会通分必须注意哪两点?
预设:
下划线部分和斜体字部分,也就是第一必须是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第二转化后的分数必须和原来分数相等。
三、例题
做书上79页试一试
、、
(1)每组同学完成一组中两个分数的通分,请三名学生板演.
(2)请板演的学生说出通分的思考过程,集体评价并且订正.
四、巩固练习(出示大屏幕题)
1、填空:
(1)通分是根据分数的(),通分的目的是把()
分母分数化成()分母分数。
2、下列哪组通分正确?哪组不对,为什么?20 ()
78 = 2124 ( )220 () 56 = 2024 ( )
五、总结
1、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你还有疑问吗?
预设:老师比较 25 和 37 的大小可以把他们转化成是分子都是6的分数吗?
(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明确告诉你“可以”,但这个过程不叫通分,而79页试一试的要求是先通分,再比较大小,如果没有“先通分”就可以这样做了) 2、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说自己学到些什么?
预设:
A我会用通分的方法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b我学会了转化的学习方法,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c我学会了通分。
……
六、布置作业
80页练一练1、2、3、4。
【板书设计】
分数大小的比较——通分
12 = 1x32x23 = 2x23x2因为36 <46 ,所以12 <
23
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教学反思】
(1)以“转化”的数学思想为主线,设计教材内容。
如:我在讲通分之前,先安排了以前学过的两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练习,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做铺垫。
在交流比较方法时学生用画图法进行比较,我因势引导:“如果分母或者分子数太大,这种办法就不好用了,同学们能不能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设法把这些分数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用分数的基本性质12 = 1x32x23 = 2x23x2 = 46 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因为36 <46 ,所以12 < 23 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课堂评语(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做题真细心等等)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练习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注意练习的形式、梯度和侧重点,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在探究新知之前,我先设计了一个问题“我们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有两种情况,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是哪两种
情况?”和大屏幕上的问题:
在圆圈里填上﹤﹥或﹦
25 ○ 35 47 ○ 48 19 ○ 17 23 ○组织好铺垫训练,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铺路搭桥,激活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去获取新知。
通分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重要步骤。
它是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基础的,所以我在讲通分之前,先安排了以前学过的两种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练习,为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做铺垫,再借助例题通分的一般方法。
通过学生的课堂练习巩固通分,通过学生课堂反应,这种设计练习的方法事半功倍。
由于新课改都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之中,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