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教案教学设计文案讲授课程: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章名称:第九章下肢损伤适用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本科课堂教学设计表章节名称第九章第三节股骨干骨折(卫生部“二五”规划教材·第2版)课程中西医骨伤科学授课班级大学本科三年级授课时数40min 设计者李书振所属学校广西中医药大学一.本节(课)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包括以下两部分的内容:股骨干骨折。
教材首先引出股骨干骨折的定义,之后论述了股骨干骨折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
二.教学内容分析(依据教学大纲)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力).学习态度与价值观(情感)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股骨干骨折的定义.治疗方法。
(2)熟悉股骨干骨折的分型及移位特点。
(3)了解股骨干骨折的病因病理。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病例引入,创设话题,提出问题,使学生能理解股骨干骨折损伤机制。
(2)通过掌握股骨干骨折的分型及移位特点,了解不同分型的治疗原则。
(3)通过课堂及课后发散性思维练习,进一步培养临床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举出股骨干的解剖特点,通过股骨干骨折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表现了解股骨干骨折。
(2)通过病例分析了解股骨干骨折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3)讲解股骨颈骨折的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具体方法。
(4)通过与学生互动讨论及临床案例分析,将课堂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能够即学即用,提高学生临床能力,医者学习知识,自我充实很重要。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具体描述语句1 感知股骨干骨折的病例资料2 掌握股骨干骨折的定义.治疗方法3 领会股骨干骨折的病因病理4 分析股骨干骨折的分型及移位特点5 应用股骨干骨折的中西医治疗2.教学重点和难点项目内容教学重点1.股骨干骨折分型及移位特点。
2.不同类型股骨干骨折的复位手法与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1.股骨干骨折的分型及移位特点。
2.股骨干骨折的保守治疗的指针。
三.学情分析及教学预测学情分析:(1)课程授课对象为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学生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学等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思维较活跃,课堂气氛较好,大多数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
(2)学生已具备中医和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已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对解剖及骨折基本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但对股骨干骨折的具体内容缺乏系统认识,需要在本章学习中予以细化。
(3)学生具有一定的自行思考的方法与能力。
(4)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比较强。
教学预测:(1)该专业的学生已学习了正常人体解剖学,对运动系统的解剖结构有了基本了解,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解股骨干骨折的基本情况并结合现代研究,可望激发学生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的学习兴趣,乃至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领域的探索热情。
(2)学生已初步建立了中西医的思维模式,但是关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原理并不分了解,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实例,并与中西医理论相联系,培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建立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疾病的思维方法。
(3)学生对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话题可能感兴趣。
(4)平时和学生接触较多,已建立较好的感情基础,有利于本章内容的学习。
四.教学方法1.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这是一节中西医骨伤科学理论课,包括股骨干骨折的定义.病因病理.临床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主治特点.操作要求等内容。
股骨干的解剖特点,常用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作为教学重点,以往的教学均是遵循统一模式,定义.病因.诊断.治疗显得呆板枯燥,难于理解和掌握,丧失学习兴趣,鉴于此,对于本节课,我做了如下设计:本课以“病例导入,创建话题”方法,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结合实际学习。
以相关病例导股骨干骨折得的诊断方法开始,激发学生对股骨干骨折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股骨干解剖特点时,从解剖与下肢应力入手,结合股骨模型详细解读股骨干骨折的分型,思路新颖,学生容易掌握,有效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的能力。
在讲股骨干骨折主治特点时,既结合古代医家的认识,又结合现代实验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现实生活及临床实例,让学生体会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加强了学生防范医疗风险的意识。
最后设置课堂提问及课后作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掌握这节课的重点内容。
并提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让学生课外搜集资料,有利于学生将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整堂课,应用了图片.图表.病例.文本等多种教学多媒体资源,采用了提问.讨论.推理等自主互动组织形式。
2.板书设计黑板(白板)设计:右侧为多媒体屏幕,左侧为板书部分黑板左侧书写章节的大标题及小标题① 股骨干骨折的病例分析。
同时在黑板上用简图讲解。
② 通过讲述股骨干的解剖特点.病因病理,掌握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分型。
现代信息媒体设计:利用PPT承载信息量大,便于处理图片.利于内容的全面阐述等特点,结合本章的内容制作符合学科特点的多媒体课件。
① 配合股骨干的解剖特点.病因病理,掌握骨干骨折的临床分型.主治特点。
② 用多媒体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内容,课堂生动活跃,将中西医理论与现代多媒体的多种展现手段结合,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③ 后利用PPT将本章的重点进行总结.强化以及分析病例,并留下课后讨论题目。
3.教学互动环节课上互动:1.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在自身上及同学之间相互进行股骨干骨折的模拟,令学生对股骨干骨折的分型及移位特点有较深刻的认识,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①启发式提问引起课堂讨论:启发学生区分股骨干骨折不同类型的不同诊断要点,并解释其中的区别。
讨论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的诊断作用,从而深入理解股骨干骨折的发病原理。
③ 师举例引起课堂讨论:举出股骨干骨折的典型病例,说明股骨干骨折的移位特点,由此引发学生结合所学中西医骨伤科学的延伸学习,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
④ 提问课程分组讨论结果,成人股骨干骨折与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主治异同点,并加以点评。
老师起引导作用,主要锻炼同学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下互动:(互动过程中及时反馈.及时评价)1.在微信平台建立讨论板,展开以下内容讨论,并及时评价:(1)股骨干解剖特点与股骨干肌肉附着情况有何关系?(2)生理型股骨干骨折与病理型股骨干骨折的诊断异同点?(3)请相互在各身上找出股骨干附着肌肉的分布情况,了解股骨干骨折的体征以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2.在微信群.QQ群随时回答解决同学的问题。
4.教学环境设计(本内容可选择)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知识点编号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1 感知图片病例资料 C H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10分钟引用2 掌握图片.文本股骨干骨折的定义.治疗方法 A G 掌握股骨干骨折的定义和治疗方法110分钟引用.自制3 领会图表.图片.文本股骨干骨折的病因病理 F G 领会学习股骨干骨折的诊断要点20分钟引用.自制4 分析文本股骨干骨折的分型及移位特点 C H 掌握规律和方法很重要10分钟自制5 应用文本股骨干骨折的中西医治疗 J F 学以致用。
学习知识又得到巩固提升10分钟自制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讲解;B.设疑讨论;C.讲解概括;D.讲解举例;E.播放讲解;F.播放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五.学习资源1.教材:《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詹红生主编,卫生部“二五” 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骨与关节损伤》第5版王亦璁主编。
《实用骨科学第四版》胥少汀主编。
《坎贝尔骨科手术》第12版(美)卡内尔//贝帝|译者:王岩。
《奈特简明骨科图谱》JonC.Thompson|译者:邱贵.高鹏。
2.多媒体课件:结合教学经验,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习特点。
3.网上教学平台:通过QQ针灸学习群,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微信平台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介,将课程讲稿.课程大纲.教学课件.课堂辅助教学资料对学生进行开放,增加学生的信息量4.网络学习资源::///coursestatic/course_2862.(《中西医骨伤科学学》精品资源共享课);5.相关文献资料:[1] 李双齐.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体会[J]. 中国伤残医学.xx(04)[2] 王智生. 股骨干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400例综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xx(19)[3] 王更军,王荣冠,刘健. 股骨干骨折骨不连原因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03)[4]李景光,黄爱民. 小切口扩髓磁力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粉碎性股骨干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xx(09)[5]Mustafa Citak,Daniel Kendoff,Michael J.Gardner,Markus Oszwald,Padhraig F. O’Loughlin,Lucien C. Olivier,Christian Krettek,Tobias Hüfner,Musa Citak. Rotational stability of femoral osteosynthesis in femoral fractures – Navigated measurements[J]. Technology and Health Care .xx (1)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和课外自主学习设计教学环节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学媒体(资源)设计意图.依据一. 创设情境话题导入幻灯片播放:病例展示。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答,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可以判断出是什么疾病?思考后回答:股骨干骨折文本.图片依次展现并板书以临床病例话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追问:大家回答地非常好。
再看看这种疾病的发病部位在哪里?学生回答:下肢,股骨干。
P PT文本让学生从病例中收集信息,并结合疾病特点,带着问题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教师追问:对。
股骨干骨折的主要分型有哪些。
P PT文本通过总结刚才的话题答案,引入课堂的主题股骨干骨折,由问题开始新课程学习。
二. 讲授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新知识教师讲解:主要分型和移位特点提问:分别应该如何治疗?学生回答: PPT展示图片.文本通过对大腿部解剖的论述,讲解股骨干骨折分型,教会学生学习股骨干骨折的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