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14章 中国古代哲学【圣才出品】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14章 中国古代哲学【圣才出品】


3.东汉王充在《论衡》中主要的批判对象就是“______”说。[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0 年研]
【答案】天人感应 【解析】王充是一个无神论者,著《论衡》85 篇,求真实,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 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
1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7.提出“知行合一”主张的是明代思想家______。[南开大学 2012 年研] 【答案】王阳明 【解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 一”的主张,即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 “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 这便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www.Hale Waihona Puke

人死犹如火灭,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础,
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反对崇古非今,
反对浮华虚伪之语。他的这些思想在神学迷信流行的汉代,无疑是一副清醒剂,在中国思
想史上具有不灭的光辉。
4.“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这句话出自《______》。 [中山大学 2012 年研]
【答案】荀子·天论 【解析】“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 能祸”出自《荀子·天论》。《荀子》为荀子所作,现存 32 篇,是其学说的集中体现。绝大 多数是说理散文,另有一篇《成相》辞和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性恶论是 荀子礼乐法术论的理论基础,与其整个理论系统相一致。由于性恶,故须教育,教育当以 礼义为本;也由于性恶,故须施行赏罚,于是性恶论和隆礼重法的主张相互贯通。
10.生活于公元前 551~前 479 年的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______的创 始人。
【答案】儒家学派 【解析】孔子(前 551 年~前 479 年),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 之圣”,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他的一些见解和谈话,由弟子们记录和整理成 《论语》,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
2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6.南宋理学的代表人物是______。[首都师范大学 2011 年研] 【答案】朱熹 【解析】朱熹是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 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 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
2.中国思想史上,把治国之道分为“王道”和“霸道”的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______。[华中师范大学 2010 年研]
【答案】孟子 【解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主张,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还从孔子“仁者爱 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仁政”的观念,提倡王道,反对霸道,即主张国家要养民,要 实行“仁政”,并且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
二、选择题 1.“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语出( )。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0 年研] A.《论语》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4 / 25
圣才电子书

【答案】D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解析】该句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
3 / 25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9.约 2500 年前,中国出了位伟大的思想家——老子。老子是______的创始人。 【答案】道家学派 【解析】老子生活于前 571 年至 471 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 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代表作为《道德经》(又称《老子》),其 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他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8.朴学以明清为盛,成就超越古人,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所谓 “______”。[厦门大学 2011 年研]
【答案】乾嘉学派 【解析】理学在清代走向衰微,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注重的训 诂和考据之学简称“朴学”。朴学以清代为盛,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乾 嘉学派”。
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第 14 章 中国古代哲学
一、填空题 1.批评“儒以《诗》《礼》发冢”的思想家是______。[中山大学 2010 年研] 【答案】庄子 【解析】《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 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压其顪,儒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
5.汉代经学分为“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今文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汉的 ______。[首都师范大学 2010 年研]
【答案】董仲舒 【解析】今文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为了托古改制,是 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他们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竭力为汉王朝 的封建“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因而受到西汉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被立为“官学”。古文 学家则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因而 比较注重名物训诂,多以考据为特色,代表人物有马融、许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