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右前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后期评估报告人大常委会:根据乌兰察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乌人常办发[2014]36号关于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后期评估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旗“十二五”中后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我旗“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构筑三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的总体战略,以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旗为目标,积极融入呼包鄂、京津冀经济圈,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着力发展资源型和非资源型产业,做大做强以“乳、薯、糖、肉”为主的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全市综合物流中心;着力推进城镇建设,推进土贵乌拉镇与集宁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民生事业,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在全旗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经济发展。
到201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4亿元,年均递增1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3.9亿元,年均递增8%;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5.8亿元,年均递增16%;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4.3亿元,年均递增17.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6.7亿元,年均递增15%。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6:59:25调整为11:61:28。
财政收入达到5亿元,年均递增22%;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一五”总量的基础上,实现翻番,五年累计达到170亿元,年均递增14.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年均递增25.6%。
——社会进步。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基本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15年林草覆盖度达到4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3.5%。
——人民生活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340元,年均递增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00元,年均递增12%。
二、规划实施情况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完成67.9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第一产业实际完成11.7亿元,同比增长13.7%;第二产业实际完成40亿元,同比增长21.5%;第三产业实际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15.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19.4%。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24.3亿元,同比增长9.2%。
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3.06亿元,同比增长6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10亿元,同比增长17.7%。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完成15312元,同比增长13.2%。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完成5222元,同比增长13.6%。
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完成77.6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实际完成12.8亿元,同比增长9%;第二产业实际完成46.7亿元,同比增长16.9%;第三产业实际完成18亿元,同比增长11.9%。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完成47亿元,同比增长37.9%。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60亿元,同比增长147.5%。
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46748万元,同比增长52.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11.2亿元,同比增长11.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完成17411元,同比增长13.7%。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完成6031元,同比增长15.5%。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第一产业实际完成14.2亿元,同比增长6%;第二产业实际完成55.9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产业实际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2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完成50.5亿元,同比增长7.2%。
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完成68亿元,同比增长13.4%。
财政总收入实际完成 5.2亿元,同比增长11.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完成12.3亿元,同比增长10.4%。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完成19222元,同比增长10.4%。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完成6816元,同比增长13%。
三、实施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011年——2014年已实施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总投资4.7亿元,装机容量4.95万千瓦赛汉庙风电项目。
2、总投资18亿元,装机容量20万千瓦玫瑰营风力发电二期工程。
3、投资2.3亿元,年产原煤120万吨马莲滩煤矿开采项目。
4、投资2.3亿元,宏源塑胶商贸城建设项目。
5、投资2亿元,博诚大酒店广宇花园(豪生大酒店)项目。
6、投资12亿元多蒙德电石生产项目。
7、投资1.8亿元,蒙发公司硅锰合金生产项目。
8、投资2.7亿元,腾飞铁合金有限公司硅锰合金项目。
9、投资1.8亿元,永安恒大铁合金有限公司硅锰合金项目。
10、投资2亿元方宝华机制手工地毯项目。
11、投资2.4亿元,208国道拓宽工程。
12、投资7.5亿元,平地泉新城家园建设项目。
13、投资6亿元,建设经济适用住宅小区。
14、投资2.6亿元,建设万福商住小区。
15、投资4亿元,建设裴丽庄园项目。
16、投资12亿元,建设揽翠苑住宅小区。
17、投资2.2亿元,建设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
18、投资2亿元,建设平地泉污水处理工程。
19、投资26亿元,建设旭峰特种合金生产项目。
20、投资55亿元,建设察哈尔汽贸城项目。
21、投资2.1亿元,建设原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
22、投资3.6亿元,建设美天旺万头奶牛现代牧场项目。
23、投资10亿元,国电光伏发电项目二期工程。
24、投资15亿元,建设服装产业园项目。
25、投资25亿元,建设木材综合加工园区项目。
26、投资2亿元,京蒙合作园区道路建设。
27、投资8亿元,建设万商总部项目。
28、投资5亿元,建设天津建塑钢管及管件项目。
29、投资3.3亿元,建设圣达源建材项目。
30、投资1.4亿元,建设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南环路项目四、主要目标实现情况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政府确立建设的“五个区”战略,必将有利于我旗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区市两级强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大政策支持,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对外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特别是我旗纳入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的统一规划建设,为我旗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发展平台。
截止到2013年末,全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1亿元,同比增长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06亿元;同比增长13.4%。
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0.5亿元,同比增长7.2%。
财政收入完成5.2亿元, 同比增长52.8%。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2亿元,同比增长11.4%。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16元, 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22元, 同比增长10.4%。
五、纲要评估结论“十二五”以来,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旗人大、旗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全旗上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在产业功能区建设、城市功能提升、新农村建设、民生改善、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各项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经过全旗上下共同努力,《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进展情况总体良好,大部分指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较好,七项主要指标总体进展顺利。
截止2014年9月份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3亿元,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58.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2011年完成24亿元,2012年完成60亿元,2013年完成68亿元,2014年预计85亿元)。
前4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7亿元,完成十二五规划170亿元的139.4%。
社会消费品总额完成10.2亿元,完成规划25亿元的40.8%。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17458元,完成规划24340元的71.7%。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6764元,完成规划8100元的83.5%。
《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实施成效良好,主要表现在:新型城市化进展显著,现代城市建设成就斐然;功能区建设快速推进,产业转型成效显著;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农村转型发展成效显著;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取得可喜成就;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新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这些成效得到了全旗上下、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3个方面:一是规划思路正确,操作性强。
二是保障措施有力,推进扎实。
三是凝聚各方力量,共同落实。
评估也反映出《纲要》实施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城市化进入快速推进期,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产业转型处于攻坚期,高端制造业和现代休闲产业尚处在加速成长阶段,重点功能区建设仍处在投入建设期,重点项目还需加快实现达产见效;公共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不够稳固,税源建设压力较大;就业压力比较大,社会保障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仍较缺乏;城乡差别依然明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任务依然艰巨;制约发展的资金、手续、拆迁等瓶颈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破解,项目推进速度需要进一步加快;社会管理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环境压力明显加大,环境治理仍需加强。
“十二五”后半期,外部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完成《纲要》既定目标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下一步,要以解决《纲要》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抢抓机遇,应对挑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产业功能区建设、城市功能提升、城乡一体化、保障改善民生、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持之以恒地落实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空间布局和重大举措,确保规划目标实现和战略任务顺利完成。
六、完善规划管理和实施机制,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进一步完善调控机制。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政府的统筹调控能力,加强重点指标和重大任务调度,切实增强经济监测调节的适应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坚持把各专项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的实施作为重要抓手,强化政策创新和政策实施的协调配合,注重政策的统筹安排和协调适应,加强土地、资金的统筹使用,集中力量办大事、解难题。
加快重大项目实施。
加强项目推进的综合调度和统筹衔接,加强国有土地征收和拆迁补偿政策的规范指导,加快征地拆迁进度,促进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实现尽早开工。
努力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保障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