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渔父·渔父醒》诗词赏析
渔父·渔父醒
宋代:苏轼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译文
渔父酒醒以后,春江上时光已是正午。
醒来只见阵阵落花飞絮。
醒了以后还会再喝醉,醉了以后又会再醒。
将古往今来人间的功名利
禄付之一笑。
注释
午:正午,晌午。
梦断:梦醒,酒醒。
今古:古往今来。
赏析
“渔父醒,春江午”,描叙渔父从醉到醒经历的时间。
春江正午,生机勃勃,自然清新。
由烂醉到沉睡,再到延醒,时间长达半天,表
现了渔父的生活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乐天而动的。
“梦断落花飞絮”,渔父一觉醒来,只见杨柳依依,“落花飞絮”,一派春光满江滨,令渔父赏心悦目。
“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为画龙点睛之笔。
醉—醒,醒—醉,醉—醒,反复传递,刻画了醉翁渔父的处世形象,富有哲理性。
白居易《醉吟先生传》:“又饮数杯,兀不过醉。
既而醉复醒,
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
醉吟相仍,若循环然。
”此处点化使用了
白居易这段关于诗人饮—醉—吟“循环”式的人生真谛的妙笔,道出
了在封建社会里,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是渔父,是渔父一类的诗人。
是
渔父们每饮一次、醉一次、醒一次、吟一次,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的
境界就升华一次。
循环往复,持续实行,最终自然精辟地发出“一笑
人间今古”的深沉感叹。
至此,词人思想上出现了飞跃,由“莫问世
间何事”(《好事近·烟外倚危楼》)进到“俯仰人间今古”(《西
江月·重九》),再进到“一笑人间今古”。
从“莫问”到“俯仰”
再到“一笑”,清晰地反映了词人贬谪黄州后思想变化的历程。
“一笑”便突出词人此时此地的高洁而自适的坦然心态和清醒的人生观。
第三首词写渔父随缘放旷、与世无争的超然心态。
先描写,后议论,景理融合,将渔父置于大好春光中来看世界,强化了渔父的“醒”眼与“笑”态,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