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意蕴及当代价值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意蕴及当代价值

2005年6月学术交流Jun.,2005总第135期第6期Academic Exchange Ser ial No.135N o.6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意蕴及当代价值王春英(黑龙江大学马列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根据19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所揭示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一科学思想的价值不仅在于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更重要的是它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为科学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为塑造人的科学精神、实现人的现代化,增强人们自觉抵制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侵袭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

在当代中国,宣传和普及这一思想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精神素养,清除当代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想垃圾,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尤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世界观;方法论;科学精神[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5)06-0013-05在千百万年前的蒙昧时代,人类的始祖与大自然浑然一体、休戚与共、共生共息。

/经过多少万年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别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言语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达的基础就奠定了,从此就形成了人和猿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0[1]。

正是生产劳动决定了物种关系方面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提升,劳动锻造了人的有意识的大脑,使人类具有了反观自然的能力,从此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揭示自然界的发展图景就成了人类孜孜以求的重要文化主题。

在5自然辩证法6中恩格斯把人类自然观的发展归纳为三个阶段:古代,人们思维观念的发展被材料的缺乏所束缚,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停留在直觉的猜测阶段;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上半叶,随着占有材料的增多,力学、数学、天文学等已经达到了初步完成的程度。

然而,由于缺乏系统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在这时占了统治地位。

直到1755年康德提出星云假说,才在这个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着并消逝着0[1](P12)。

随着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巨大发展,/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化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0[1](P15)。

这一新的自然观被恩格斯以敏锐的科学思考揭示了出来。

[收稿日期]2005-02-10[作者简介]王春英(1971-),女,黑龙江富锦人,黑龙江大学马列部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揭示把人对自然的认识从僵化的、神学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把自然界发展的辩证图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一系列正确观点,揭示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种范畴在自然科学中的体现。

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被揭示出来的价值不仅在于针对以往的向度,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自然面前由无所适从的茫然变得豁然开朗,它的价值更在于从此往后的向度。

1.自然辩证法思想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使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事实日益真切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历史的车轮已经把人类社会推进了科学的时代。

科学时代的到来不仅意味着人类面对外部世界的更多自由,而且意味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智慧理性的提升,对待外部世界的观点和看法的改变,以往的世界观在科学发展的强劲势头之下受到了无法避免的冲击和挑战。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回应时代发展的科学主题,转变自己的理论指向和话语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

因而,随着科学时代的到来哲学出现了不同的转向,它们或陶醉于对自然科学巨大成就的狂热欣赏之中,把科学领域的具体知识等同为哲学的一般;或漠视、回避现代科学的巨大进步,割裂自然科学与理论思维的关系,使哲学陷于抽象的思辨和玄想。

而恩格斯则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对自然科学的各项巨大成就的热切关注中提炼出了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思想,赋予了理论形态的世界观以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即使科学发展的巨大成就没有仅仅局限于事实领域,又把哲学从神学或抽象思辨的束缚中解救了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建构出了同科学时代相适应的科学世界观。

2.自然辩证法思想为科学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揭示出了主观辩证法与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之间的不可分割性:主观认识的辩证法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事物间的辩证运动关系的反应而已,从而揭去了长期掩盖在主观辩证法之上的神秘外衣,使辩证法真正建立在了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它既为我们建构了科学时代的科学世界观,同时也为我们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在人们认识自然的活动中,自觉地遵循科学的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指导,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主观臆测,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而且,由于辩证思维的首尾一贯性对于有缺陷的知识的帮助,自然辩证法思想还对推动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瞻性的指导,拓展了科学发现的巨大的可能性空间。

反之,自然科学家对辩证的理论思维的任何轻视都必然会受到惩罚:他们最终或者因固执于经验主义而陷入唯灵论的泥淖,就像恩格斯在5神灵世界的自然科学6中所介绍的华莱士、克鲁克斯、策尔纳等诸位先生那样;或者由于缺乏对辩证思维历史的必要学习,陶醉于几百年前就已经被提出了的、常常早已被摒弃了的命题的发现中,把自己置身于可笑的境地。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人们正确地认识人类社会同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许多人常常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分属不同的研究领域为借口否认自然辩证法思想对认识社会规律的指导性。

事实上,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早已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提供方法论指导的辩证思维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具有同样的方法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即使我们人为理想化地把自然和社会分划为泾渭分明的两个境域,这种方法论的价值同样是不可否认的。

因为无论是认识自然还是社会都离不开人的思维,而人的思维内容的来源,思维方法形成的基础是同一的,/思维方法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0[2],在社会科学领域并不存在脱离客观基础的另外独立的辩证法。

对自然辩证法思想这一科学思维理论的占有,对自然科学的时刻关注,才会使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建立在一个科学的根基之上,确立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的研究思路,从而保证认识成果的科学品质。

3.自然辩证法思想为塑造人的科学精神、实现人的现代化,增强人们自觉抵制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侵袭的能力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面对客观对象、从事科学实践的活动中体现出的求实、批判、探索创新的内在精神取向。

科学精神的具备不等于对科学知识的简单占有、对科学成果价值的广泛应用,而是在于自觉运用这种求实、批判、探索创新的精神来摈弃传统成见、打破定式思维,指导行为实践。

科学精神的上述品质所诠释的恰恰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因而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构成了科学精神的主要内涵。

恩格斯通过自然辩证法思想所建构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为科学精神的塑造和培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而,也进一步为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创造了思想条件。

现代化是指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告别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参与和贡献是不可或缺的,而人既是科学技术的创造主体,同时也是把科学技术转变为推动现代进程的物质力量的唯一介质,因而,人的现代化,人的科学精神的具有或缺失,人对现代科技的掌握与驾驭是决定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归根结底之关键。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与推进人的现代化,进而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思想要求相契合的理论财富。

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下,现代化的进程将加速进行,科学精神将不断内化为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追求,科学和理性将日益掸净人类智慧的蒙尘,去除人类精神的枷锁,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潮的反科学本质无需揭露自将暴露无遗,日益失去其兴风作浪的土壤,最终将无处藏身,直至退出历史舞台。

二恩格斯在100多年前总结出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在今天依然闪耀着睿智的真理之光,掌握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培养当代中国公民的科学精神,扫清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精神障碍的重要思想保障。

然而,随着西方反科技主义思潮的不断兴起及其在中国的日益传播,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意蕴遭到了各种非议,在当代中国也不断遭到质疑。

西方的反科技主义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已充分发展、现代化的目标已基本实现的背景之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它的主旨在于消解西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模式的负面效应,修正人类文明发展道路上的偏斜,其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把工业文明的一切消极现象都归咎于科学技术本身,进而主张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则是其矫枉过正之处。

实质上,造成工业文明弊端的原因并不在于科学精神的过分张扬,而是在于科学精神与人的思想意识的分离,是科学技术在现代蒙昧主义者的操纵之下所酿成的恶果。

伴随着反科技主义在世界的传播,一些中国的学者也加入了反科技主义的阵营,在中国极力宣扬其反科技主义的主张,并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还十分落后,现代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民众的科学启蒙任务还没有完成,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想还占据着相当多人的头脑,工业文明也远没达到充分发展的状态,在此种情况下大谈抑制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宣扬缺乏科学和理性支撑的抽象的/人文精神0,显然是为时尚早,不合时宜的。

这种论调不但无益于社会发展,而且只能阻滞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在当代中国,当务之急的任务是从民众的科学精神素养的实际状况出发,加强科学世界观的宣传和普及,清除唯灵论、伪科学等蒙昧主义思想垃圾,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从而完成对民众的科学启蒙,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为加快现代化的进程创造思想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斐然,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的科学精神素养也会随之提高,正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相对于古希腊而言,他们在自然科学的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是这样地高于希腊古代,它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方面,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是这样地低于希腊古代0[1](P10)。

一个时期以来,特异功能、法轮功等伪科学、歪理邪说在中华大地上广泛传播,迷信的神秘主义唯灵论思想在当代重又抬头,民众的科学素养状况不容乐观。

首先我们来关注有关青少年科学素养状况的调查:据52000年中学生科学素养调查报告6中显示,在被调查者中,相信/意念改变人体能量0的占35%,相信/人体穿壁0的占19.9%,相信/心灵远距离致动0的占35.8%,相信/耳朵认字0的占37.5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