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建设可行性报告日期:2013年10月7日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概况...........1.2建设方案与研究结果................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3.1厂址选择..........................3.2建厂条件..........................3.3基础设施条件..................... 第四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4.1技术方案..........................4.2产品方案..........................4.3设备方案..........................4.4工程方案..........................4.5物料能源消耗...................... 第五章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5.1总平面图..........................5.2公用与辅助工程.................... 第六章节能降耗 ......................6.1生产线的节能、节材................6.2节约建筑能耗......................第七章坏境保护...................7.1建设期间污染因素与治理措施•7.2生产期间污染因素与治理措施•7.3绿化......................... 第八章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第九章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9.1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9.2劳动定员.....................9.3人员培训计划................. 第十章项目实施综合计划.......10.1编制进度计划的依据及原则q…10.2项目实施建议方案...........10.3项目实施的进度建议..........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1.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11.2资金筹措.................... 第十二章技术经济分析.............12.1财务评估原则和方法..........12.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12.3总算成本....................12.4利润总额及分配..............第十三章社会效益分析.............第一章总论1.1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概况1.1.1项目名称:建筑垃圾烧结环保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1.1.2建设单位:镇原县民建建材厂1.1.3建设地点:镇原县平泉镇文洼行政村拉山自然村(罗坡岘)。
1.2建设方案与研究结果1.2.1生产规模与产品方案本项目根据公司的国家批准的生产规模,及技术保障能力、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需求规模、用地条件等因素,确定项目年产6000万块烧结砖。
表1-1 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1.2.2生产方式项目的主要工艺是利用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粘土或页岩等原料经过粉碎设备和输送设备进入电子配料计量机计量(计量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该计量机精确),然后输送进入双轴搅拌机;经过陈化后的原料经真空压砖机压制成砖坯,输送进入高效、节能、环保的环形旋转窑焙烧后生产出高强度的砖块。
1.2.3主要原辅料、动力、燃料供应1、原料:建筑垃圾、工业废渣,在当地购买或者采挖2、辅料:粘土,在当地采挖。
3、能源:燃料为煤粉或者煤矸石均可;水为地下水或通过厂区的自来水也可以供应;所需电力由镇原县供电部门供电。
124环境保护本项目的烟气经环形旋转窑的除尘设施处理,水循环利用,本项目无工业废水排放,噪声符合国家要求,采取低噪音设备和消声器等工程治理措施。
本项目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其达到环保要求。
125全厂定员和劳动力来源本项目劳动总定员27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由公司向社会招聘,生产工人及其他人员在当地劳动市场解决。
12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70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资金全部为自筹。
1.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建议本项目在4个月完成建设,投资半年后开始达到生产能力。
128研究结论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工艺成熟,生产技术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有较好的销售市场,所需原料能保障供应,利用粉煤灰、建筑垃圾、工业矿渣等原料烧结的墙砖,与目前的实心砖相比,既节约能源和土地,又保护了坏境。
该项目属于国家推广提倡的墙材烧结砖的先进设备,可节约建筑能耗30%以上,效果非常明显,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的背景2.1.1项目建设的原因根据国家墙体材料革新“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大中城市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关停污染环境,年产量低的生产线,新型墙体材料将供不应求,因此,新型环保、高效、节能旋转窑厂可改变毁田取土的现象,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目的。
2.1.2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需求情况目前粘土红砖已被逐渐取缔,市场上其他的建筑墙体材料,如水泥砖、轻体隔墙板等,但这种墙材远达不到粘土红砖的强度,又容易透水,只适合框架结构建筑的内墙使用,因此无法替代粘土红砖,而空心砖和盲孔砖解决了所有问题,因此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把节约放在首位。
此项目的建设,以建筑垃圾代替粘土,每年可节约粘土约10万立方米,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为国家节约大量土地资源,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第三章厂址选择与建设条件3.1厂址选择经过多场地比选,项目选址在镇原县平泉镇文洼行政村拉山自然村(罗坡岘)。
3.2建厂条件3.2.1 自然条件项目所在地的“罗坡岘”,汗湿两季分明,日照充足,蒸发量大。
地址东高西低,为山地,符合建旋转窑技术参数。
3.3基础设施条件3.3.1供电条件镇原县供电部门电力资源充裕,能保证电力的输送。
输电线路通过厂址所在地332交通条件今年来,我国的农村道路迅速发展,已有90%以上的村庄已通公路,个体户、专业户经营的交通运输也发展较快,使该地的交通十分便利。
3.3.3通讯条件项目所在地,是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的市县之一,数据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很快,为该项目的对外通信联系和技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4.1技术方案4.1.1 工艺原理项目的主要工艺是利用建筑垃圾、煤矸石、泥土、煤等经过输送设备进入粉碎设备,并配有电子配料计量,然后输送进入双轴搅拌机,加水后进行搅拌,制成混合料进入陈化设备,经过24小时以上的陈化后,再通过双轴搅拌, 细碎混合料后,输送进入压砖机制成型,再经过真空处理后制成生坯,通过输送带进入高效、节能、环保的环形旋转窑焙烧生产出具有高强度的环保砖。
表4-1 产品规格表以上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予以调整,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变换产品规格,提高砖厂的市场竞争能力。
上表列出的产品基本规格,生产中还将对用户提供一定的配比,解决施工所需。
原料建筑垃圾经过粉碎后,由输送设备送入对辊细碎,再经过输送设备进入双轴搅拌机,同时煤粉经过电子计量机计量后由输送设备送入对辊细碎,混合料经过滚筒筛,将细料送入双轴搅拌机,加水后进入陈化仓。
(2)制坯车间经过陈化的原料通过多斗挖机送入对辊粉碎机,通过输送设备送入强力搅拌机均匀搅拌后送入双级真空挤出机。
通过切条、切坯机生产出合格的砖坯。
(3)焙烧车间合格砖坯通过环形运输机一次性送入高效、节能、环保的环形旋转窑,由人工或者机器人码坯,一次性码坯后,砖坯不动,由环形旋转窑移动焙烧后,即生产出合格的成品。
4.2产品方案421 产品品种根据国家墙体材料改革政策和建筑节能等技术政策,结合镇原县对墙体产品的要求,并依据同类厂家的实际生产经验,制定产品规格。
表4-1 产品规格表以上产品的品种和产量可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予以调整,还可根据用户需求变换产品规格,提高砖厂的市场竞争能力。
上表列出的产品基本规格,生产中还将对用户提供一定的配比,解决施工所需。
4.2.2 产品质量指标体积密度1709.06/川,最高抗压强度可达25Mpa不低于10Mpa抗折强度4.1Mpa,干燥收缩0.21mm/m符合标准GB13544-2003《烧结多孔砖》、GB13545-200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4.3设备方案本项目生产过程中所需的主要生产设备或设施,储运设备、设施详见表4-2表4-2 主要生产设备及设施清单(1) 细碎车间(2) 制坯车间(3) 焙烧车间4.4 工程方案表4-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4.5 物料能源消耗本项目采用的主要原料为建筑垃圾,在当地收购或开采。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需求量见表4-4表4-4 多孔砖生产过程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灰砂砖生产过程中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第五章总图布置与公用辅助工程5.1总平面图5.1.1 原则1、总布置应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合理性,尽可能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和迂回。
2、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3、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原有地形地貌,以尽可能小的土方量和建设量,实施后期工程。
4、力求布置紧凑、厂区整齐、节约用地。
根据《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综合考虑本项目建设厂区与相邻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交通运输、动力设备要求,按照环境保护与消防安全卫生的要求布置生产和办公生活福利设施。
原则如下:A、总布置应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合理性,尽可能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和迂回。
B、严格遵守安全卫士规范、标准和有关规定,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
C、总图布置充分考虑原有地形地貌,以尽可能小的土方量和建设量,实施后期工程。
D、力求布置紧凑、厂区整齐、节约用地。
5.1.2 项目平面布置根据总平面布置原则,结合厂址自然条件,对公司用地统一规划,按功能将场地分为生产区、仓储区、办公生活区等区块。
其中办公生活区由公司办公、职工宿舍、职工食堂等组成,位于用地的西南部。
生产区位于厂区的东部,由细碎车间、制坯车间、焙烧车间组成。
仓储区由原料堆场、产品堆场等,位于厂区西北部。
原料中央有运输通道,便于交通运输。
其他辅助区由厂区道路、绿地等组成。
本厂区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因此将原料堆场布置在下风向,减少对厂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