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永春二中2011-201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与练语文版一、积累与运用(17分)1、根据要求默写课文原句。
(5分)①《菜薇》中用对比手法借景抒情的诗句是:(景物描写衬托离乡时依依不舍,归乡时心境沉重抑郁),。
,。
又表现归程艰难,心力交瘁的境况:,。
②《十五从军征》中揭露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句子:,。
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凄凉破败的环境句子是:,。
,。
,。
进一步表现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的句子是:,。
③《咏喇叭》中用抒情点明主旨的诗句是:,,!④,。
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表达壮志难酬的痛苦之情的句子是:,,。
最后总结自己的一生,反省现实的句子:,,。
⑤《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年少万兜鍪,。
?曹、刘。
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2、下面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B.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3、没有结合语境解释词义的一项是()(3分)A.杨柳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B.中庭生旅.(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谷。
C.那.(通“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D.今我来思..(雨和雪纷纷交加)..(回家之后,格外思念),雨雪霏霏。
1、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①而形貌昳.丽()②朝.服衣冠()③窥.镜而自视()④齐王纳谏.()2、解释加点的词。
(4分)①徐公来,孰.视之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今齐地方.千里④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②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译文:4、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分)5、你从文段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6分)(二)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1、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4分)①弩()②彀()③揖()④胄()2、区分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结合语境解释。
(4分)①将军亚夫持兵.揖②兵.败如山倒③道谢.④使人称谢.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活用。
(4分)①锐.兵刃原意词性文中意词性②改客式.车原意词性文中意词性4、指出加点的同一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2分)①军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②之不闻天子之..诏已而之.细柳军5、从选文中看出“霸上及棘门”驻军的军纪是,而“细柳军营”的军纪是,鲜明的对比,反映了周亚夫治军的。
(3分)6、“敬劳将军”一句表明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文帝是怎样的君王?(4分)(三)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薄,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浴祭酒。
进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音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秋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选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吴。
”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逛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谋,市三千匹,不给艳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棍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盾进。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B.若孰若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过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然后能改 D.见见往事耳胡不见我于王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3.简答(不得直接摘抄原文句子)(6分)(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2)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吕蒙学有所成?4.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
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3分)成语:启示: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B.孤常读书,自以为..军..大有所益左丞相睿以为谘祭酒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宋何罪之.有 D.肃遂.拜蒙母遂.与外人间隔6.写出文章中隐含的两个成语并解释:7.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这句话的理解。
8.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但当涉猎(4)即更刮目相待(5)蹴琨觉(6)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7)自相鱼肉(8)人思自奋10. 翻译句子。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1. 第一则古文的篇名为“孙权劝学”,你认为文中重点刻画的人物形象是孙权吗?为什么?12. 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13. 据历史所记载,祖逖率军北伐后,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
结合课文,谈谈他如何体现出一代名将的胆识。
14. 《祖逖北伐》课文中有些语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它们写出来。
15. 读读这二则故事,你有什么启示?(四)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氅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加黑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盘(pán) 敝舆(yú) 鲋鱼(fù) B.至于郢(chén) 墨翟(dí) 短褐(hè)C. 禽滑厘(gǔ) 犀兕(xīsì) 木牒(dié) D.胡不见我(jiàn) 梓楩(biàn) 善哉(zāi)2.下列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子墨子闻之(子,夫子,即先生) 愿借子杀之(子,您)B.公输盘不说(说,说话)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C.胡不见我于王(见,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见,召见) D.不可谓知类(类,类推事理)为与此同类(类,种类)3.下列加黑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知而不争。
B.胡不已乎? 吾既已言之王矣。
C.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之意。
D.子墨于解带为械。
以牒为城。
4.下列句子加黑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B.子墨子九距之。
C.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D.公输盘诎。
5.指出下列句中“请”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 B.臣是以无请也。
C.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 D.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6.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破) B.然,胡不已乎?(虽然)C.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入侵) D.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什么)7.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胡不见我于王? 译文: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B.胡不已乎? 译文:为什么不停下来呢?C.必为有窃疾矣。
译文:一定有爱偷窃的病症。
D.夫子何命焉为? 译文:大丈夫的儿子为什么命令我呢?8.对下面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盘接待墨子,说的话很客气,但实际是询问他来访的目的。
B.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公输盘断然拒绝了墨子的规劝,并把攻打宋国的责任推给了楚王。
C. 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楚王肯定了墨子的意见,但又表明是因为公输盘造了云梯,攻打宋国实在是迫不得已。
D.“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墨于义正词严地警告楚王和公输盘,宋人严阵以待,将消灭来犯之敌。
9.辨析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将其词义写在句后的括号内。
A. B.C. D.10.用原文填空。
(1)墨子见到楚王,也没有直截了当地提及“_________”之事。
他先对楚王说“_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自已有“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____”;自己有“____________”,却去偷邻居的“____________”。
他故意问楚王“______________”,楚王不知其用意,脱口回答:“______________。
”这正中了墨子的圈套,墨子紧接过楚王的话头,将楚、宋两国的土地物产进行了鲜明的比较,并且同前面所说的那个患“________________”的人的行为进行类比,这就使楚王也和公输盘一样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从而理屈辞穷,不得不承认错误。
(2)墨子和公输盘都是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的斗技是很精彩的。
“______________”说明这场模拟攻守战的激烈。
但结果是墨子胜利了。
“_____________”字,说明公输盘已是黔驴技穷;“_____________”则说明墨子占有绝对的优势。
但公输盘并不死心,反而想加害墨子。
两个“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两人心照不宜,剑拔弩张,气氛十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