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检索步骤

文献检索步骤

文献检索步骤检索步骤即检索过程,是根据检索课题要求,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标识,按照一定的检索途径和方法,查找出特定文献的过程。

1.分析研究课题分析课题的目的是使检索者确定课题要解决的实质问题,即它所含的概念和具体要求及其之间的关系,这是制定检索策略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影响检索效率高低或成败的重要因素。

本步骤需明确以下具体问题:(1)研究课题主题;(2)课题所涉及的学科范围;(3)课题所需文献的内容及其特征;(4)课题所需文献的类型,包括文献的出版类型、所需文献量、年代范围、涉及语种、有关著者机构等;(5)课题对查新、查准和查全的指标要求。

若要了解某学科、理论、课题、工艺过程等最新进展和动态,则要检测最近文献信息,强调一个“新”字;若要解决研究中某具体问题,找出技术方案,则检索要有针对性,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献信息强调一个“准”字;若要撰写综述、述评或专著,要了解课题、事件的前因后果,历史和发展,则检索详尽、全面系统的文献信息,强调一个“全”字。

2.选择检索工具/系统,确定检索方法选择检索系统应注意:(1)根据课题学科范围、所需文献类型,选择合适的检索系统;(2)根据所具备的条件选择手工检索工具或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也可采用二者结合的方法;(3)选择报道及时、收录文献全面、索引系统完备的检索系统;(4)既要选择使用综合性的检索工具,也应注意选择使用专业性或单一性的检索工具。

检索的方法很多,在选择检索方法时,可根据课题性质、检索对象、检索范围和实际可能,确定某个具体课题的检索法,如采用追溯法、抽查法等。

3.确定检索途径在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时,主要利用检索工具的各种索引,即通过检索途径来查找文献线索。

检索工具检索途径类目很多。

首先应充分利用文献的外部特征即篇名、著者、文种序号等,利用文献外部特征进行检索,非常方便且查准率比较高。

但在检索时,仅仅知道要检索的课题,就要利用主题索引和分类索引等。

其中主题途径是应用最普遍的途径。

4.确定检索标识(适用于计算机检索)确定检索标识即选取检索词与构造检索式。

然而在实际检索电子资源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遗漏一些重要的检索词或选择了不恰当的检索词,这是因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和表达。

我们可以根据相关词汇的生成方式,总结出选取检索用词的几种方法:(1)选取检索词•内容分析所谓内容分析,就是具体说明事物的组成部分。

以“发电厂烟气净化”为课题作内容分析:发电厂烟气中含有:灰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净化操作则由:除尘、脱硫、脱硝组成。

经过进一步分析可得出:与除尘有关的内容有静电除尘、过滤、脉冲放电等相关的词;与脱硫有关的内容有碱性吸附剂等相关的词;与脱硝有关的内容有流态燃烧技术等相关的词。

对事物的内容和组成了解的越多,才可能提出较全的检索词,如果仅根据一两个浮于表面的抽象词语就会遗漏不少有用的检索词,所得到的文献也不能全面反映课题的内容。

“内容分析”方法可使用于集中检索某一专题的文献。

•异称分析所谓异称就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职,不同场合下,对同一东西的不同称呼。

常见的类型有:学名与俗名如马铃薯与土豆、短路器与高压开关、电动机与马达、电力系统与电网、计算机与电脑等。

不同领域或行业的异称•变体分析所谓变体分析就是找出词的各种变化形式。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拼写差异英美差异如center-centre,program-programme等;2. 翻译差异:如DCS-分散控制系统,SMES-超导储能等;3.全称与简称如:北京大学-北大,US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等(2)构造检索式一般的课题名称及描述语句不能直接作为检索式使用,为了取得好多检索效果,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课题内容和涉及的范围,查阅工具书,酝酿出用于上机的检索式。

这样的思维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从课题名称到检索式的转换过程,它包含了经验和理性的、规律和偶然的一些因素,因此对同一检索课题,不同的的检索者可构造出不同的检索式。

但不管如何,构造检索式有以下一些步骤:•分析课题语句,对语句进行划分,确定课题所含的(内容)元素,即以词为单位划分句子或词组。

这一步骤应注意两个问题:划分必须彻底,应该到词为止;划分必须适度,只能到词为止。

例如:“电厂自动化设计展望”,可划分为“电厂”、“自动化”、“设计”、“展望”。

如果将电厂再划分为“电”、“厂”,就是划分过度。

“影响联合循环电站运行性能的因素”,可划分为“影响”、“联合循环”、“电站”、“运行”、“性能”、“的”、“因素”。

其中“联合循环”在电力工业中有特指性,所以不能将它分开。

•删除不具有检索意义的虚词、其他非关键以及过于宽泛和过分具体的限定词。

不具检索意义的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副词等及其他非关键词。

一些过分宽泛的词因不触及问题的实质也应该删除。

例如:“电厂自动化设计展望”“电厂”、“自动化”、“设计”、“展望”“电厂”、“自动化”、“设计”“影响联合循环电站运行性能的因素”“影响”、“联合循环”、“电站”、“运行”、“性能”、“的”、“因素”“影响”、“联合循环”、“电站”、“运行”•替换、补充有些检索课题的语词表达过于模糊、宽泛、狭窄或不可行,这时可以用概念替换补充法,引入更明确、更具体的概念作为替换词代替原有词,或者作为同义词和相关词增加到原来的概念组中,同时保留原有的词。

以“影响联合循环电站运行性能的因素”为例,通过划分和删除,我们可以得到这个课题较明确的一些概念,如联合循环、电站、运行等。

如果对它们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可以得出更为详细的内容:联合循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IGCC燃气轮机、余热锅炉、汽轮机等电站发电厂•组合经过对以上课题的分析,我们就可以对分析出的检索词进行组合以形成最终的检索式。

所谓对检索词的组合就是明确各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常常用布尔算符、优先处理算符、字段限制等方法将检索词组合成检索式。

5.查找文献线索从检索出的文献中发现新的检索线索,查看文献内容获得检索词、作者提炼的关键词、查看文献的参考文献,可以追踪获得一批相关文献。

6.索取原始文献对检索到的文献线索进行研究和筛选,如确定所有一定参考价值,需要进一步了解并详细查阅原始文献资料,可根据文献线索查阅原始文献,通过文摘题录等提供的文献出处,向文献收藏单位索取原始文献。

1、明确检索需求及检索目标在信息检索中,首先需要明确检索信息范围和检索目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索信息的学科范围(2)检索信息的类型检索信息的文献类型是属于文献型,还是数值型、事实型;是全文型,还是书目型。

(3)检索的目的如需要解决研究中的某一关键问题,要求查准率高;如开展科研立项、成果查新、专利申请等则要求查全率高;或者只需了解最新动态、研究进展等等。

2、制定检索策略制定检索策略就是对检索的全面策划,在操作上主要指数据库的选择和检索式的编制。

前者取决于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后者则反映检索目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检索策略往往侧重检索式的指定。

实际上,检索策略的制定体现在上述六个检索步骤中,任何一步都决定本次检索的成功。

我们用下图表示整个检索步骤和每一步所涉及的策略制定。

分析课题,明确检索要求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拟定检索式课题概念分析,找出主要概念;了解数据库的用词特点、可检索字段、检索方法等判断结果是否满意分析结果,查找原文修正检索策略信息在哪里准确提问,准确转化成检索语言检索是一个反复更正的过程分析信息及其潜在含义3、选择数据库数据库选择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检索效果的好坏,数据库选择不恰当,即使是非常完美的检索策略,同样会导致检索失败。

因此,检索前要对所选数据库的专业范围、收录文献类型、时间跨度、检索方法等情况基本了解。

一般来说,选择数据库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根据检索目的确定所需数据库的类型如需要统计数据,应检索数值型数据库;需要某一疾病的诊断标准,应检索指南类数据库;只需要文摘者,可检索书目型数据库;而需要原文者,可检索全文数据库。

(2)根据信息需求的内容、专业范围选择数据库如检索专业性较强的课题,可选择专业数据库或某一数据库中的专业文档;如检索内容分布广泛或属交叉学科的课题,可同时检索多个不同的数据库。

(3)根据记录来源选择数据库如数据库的记录来源是来自期刊、报纸还是会议资料、学会论文、科技报告等,有时还需考虑是否容易得到原始文献。

(4)根据熟悉程度选择数据库当几个数据库内容交叉、重复率较高时,应首选自己熟悉的数据库,只有充分了解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特点,才能保证查全率和查准率。

4、分析课题,确定检索词,编制检索式对课题进行主题分析,掌握课题的内容实质,找出最能代表主题概念的若干检索词。

正确的主题分析是制定检索策略的依据,它决定了检索策略的质量和检索效果的好坏。

进行主题分析,确定检索词、编制检索式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在所检数据库主题词与自由词并用时,应首先从相应的主题词表中选择所需的检索词,以便获得最佳检索效果。

(2)没有确切表达课题内容的主题词时,可采用自由词检索,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使用各学科在国际上通用的、文献中出现过的术语。

尽量避免选用冷僻词和自选词,对于一些专业性极强的罕见词,确实是课题需要,也可选作检索词。

②从专业词典、手册、分类表以及期刊中选择检索词或者参考现有的原始文献。

③考虑同义词、近义词、上位词、下位词等,注意使用缩略语、截词以及西文的不同拼写形式等。

④分析课题的内容实质,找出隐性的主题概念,将抽象主题转化为具体概念,使用较专指的下位词。

(3)以课题核心概念为主,排除无关概念,把重复概念进行归并,简化检索式,提高检索效果。

过多过严的概念组配,很可能导致大量相关文献的漏检,甚至出现检索结果为零的情况。

(4)初步检索后,浏览检索结果,从记录中重新选择检索词进行检索。

这一方法主要适用于检索选词无把握或难以确定恰当检索词的情况。

(5)根据检索需求选择正确的检索途径。

如主题词途径、自由词途径、作者途径、期刊名途径、分类途径等。

(6)合理运用逻辑运算符构造检索式。

符号的使用一定要正确、符合概念逻辑,并力求简洁、优化,还应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和括号的使用。

5、随时调整检索策略检索后通过查看文献检索结果数量的多少或相关程度的高低,可以评价检索策略的好坏。

通常情况下,需要多次修改检索策略,直到检索结果满意为止。

在实际检索中,当放宽检索以提高查全率时,就会降低查准率;反之,当缩小检索范围以提高查准率时,就会降低查全率。

因此要正确分析误检、漏检原因,及时调整策略。

(1)误检原因分析①没有对检索词进行限制。

包括字段限制,时间限制,分类限制等。

②主题概念不够具体或具有多义性导致误检。

③对所选的检索词截词截得过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