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河公司购置了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线,与该生产线有关的业务如下:⑴2006年3月30日,购入需安装的生产线一条,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400000元,增值税额为68000元;另支付保险费及其他费用32000元。
该生产线交付本公司安装部门安装。
⑵安装生产线时领用本公司部门产品一批,该批产品的实际成本为40000元,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5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⑶安装工程人员应付工资及福利费456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安装费用5900元。
⑷2006年6月30日,安装工程结束并随即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⑸2008年6月30日,黄河公司将该生产线出售,出售时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30000元,出售所得款项350000元全部存入银行,于当日清理完毕。
要求:⑴编制黄河公司2006年度购建生产线的有关会计分录。
⑵计算2006年度和2007年度该项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并编制黄河公司2006年度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⑶计算2008年度该项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编制黄河公司2008年度计提及出售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分录。
(“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按照生产型增值税处理)解答:⑴编制黄河公司2006年度购建生产线的会计分录:①借:在建工程 500000贷:银行存款 500000②借:在建工程 48500贷:库存商品 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0③借:在建工程 51500贷:应付职工薪酬 45600银行存款 5900④借:固定资产 600000贷:在建工程 600000⑵计算2006年度和2007年度该项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并编制黄河公司2006年度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2006年度该项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600000×2/5×6/12=120000(元)2007年度该项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600000×2/5×6/12+(600000-600000×2/5)×2/5×6/12=120000+72000=192000(元)借:制造费用 120000贷:累计折旧 120000⑶计算2008年度该项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编制黄河公司2008年度计提折旧及出售该生产线相关的会计分录。
2008年度该项生产线应计提的折旧=(600000-600000×2/5)×2/5×6/12=72000(元)①借:制造费用 72000贷:累计折旧 72000②借:固定资产清理 216000累计折旧 384000贷:固定资产 600000③借:固定资产清理 30000贷:银行存款 30000④借:银行存款 350000贷:固定资产清理 350000⑤借:固定资产清理 104000贷:营业外收入 1040002.远洋公司自2007年1月1日开始自行研究开发一项新产品专利技术,2008年10月该项专利技术获得成功,达到预定用途。
2007年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3000000元、人工工资600000元,以及支付的其他费用500000元,共计4100000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3200000元;2008年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材料费1500000元、人工工资500000元,以及支付的其他费用300000元,共计2300000元,其中,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为1800000元。
要求:编制远洋公司2007年度和2008年度有关研究开发专利权的会计分录。
答案:(1)2007年度:发生支出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900000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3200000贷:原材料 3000000应付职工薪酬 600000银行存款 500000期末:借:管理费用 900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900000(2)2008年度:发生支出时: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0000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1800000贷:原材料 1500000应付职工薪酬 500000银行存款 300000专利权获得成功时:借:管理费用 500000无形资产 5000000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500000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5000000???3.甲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面值总额为10000万元,发行收款为101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利率为6%。
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9465.40万元,2008年1月1日,某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5000万元本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为1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
甲公司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
要求:编制甲公司从发行到转换为普通股的会计分录。
2、【例题·单选题】甲公司2007年1月1日发行三年期可转换债券,每年1月1日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面值总额为10 000万元,实际收款10 2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实际利率为6%。
债券包含的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9 465.40万元,2008年1月1日,某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5 000万元(面值)本公司可转换债券转换为100万股普通股(每股面值1元)。
甲公司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费用。
2008年1月1日的利息已经支付。
2008年1月1日甲公司转换债券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为()万元。
A. 4 983.96B. 534.60C. 4 716.66D. 5 083.96【答案】D【解析】甲公司转换债券时应确认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金额=转销的“应付债券”余额+转销的“资本公积”-股本=[9 465.40+(9 465.40×6%-10 000×4%)]/2+(10 200-9 465.40)/2-100=4 816.66+367.30-100=5 083.96(万元)【点评】如果可转换公司债券涉及手续费,则需要在权益成份和负债成份之间进行分摊。
4.甲公司2006年度的有关资料如下:(1)2006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200万元,本年利润总额为5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按税法规定本年度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20万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3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为20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25万元。
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2)2007年2月6日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6年利润分配议案:按2006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40万元。
(3)2007年3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6年利润分配方案:按2006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万元。
要求:(1)计算甲公司本期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2)根据2007年2月6日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6年利润分配议案,编制甲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3)根据2007年3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6年利润分配方案,编制甲公司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4)计算年末未分配利润。
除“所得税费用”和“应付股利”科目外,其他科目均需要写出二级明细科目。
题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对比;3. 大海公司2007年度和2008年度的有关资料如下:(1)2007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400万元,本年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按税法规定本年度准予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40万元,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6 0万元;国库券利息收入为40万元;企业债券利息收入50万元。
除此之外,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2)2008年2月6日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7年利润分配议案:按2007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80万元。
(3)2008年3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7年利润分配方案:按2007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0万元。
要求:(1)计算大海公司本期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根据2008年2月6日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7年利润分配议案,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3)根据2008年3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7年利润分配方案,编制大海公司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4)计算年末未分配利润。
(除“所得税费用”和“应付股利”科目外,其他科目均需要写出二级明细科目。
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答案] (1)计算大海公司本期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大海公司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1200+60-40-40)×25%=295(万元)借:所得税费用29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95借:本年利润295贷:所得税费用295借:本年利润905(1200-29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5(2)根据2008年2月6日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7年利润分配议案,编制大海公司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90.5(905×10%)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90.5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0.5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90.5(3)根据2008年3月6日股东大会批准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2007年利润分配方案,编制大海公司向投资者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100贷:应付股利1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100(4)年末未分配利润=400+905-90.5-100=1114.5(万元)[解析] 本题目业务(2)和(3)业务(3)做了现金股利的处理,业务(2)没有处理,原因如下:关键在于是谁提出方案时做处理,董事会提出的分配股利的方案时不能做处理,只有等股东大会批准后才做处理。
题目中如果是股东大会批准了股利分配方案,就做处理;如果说的是董事会提取了股利分配方案则不做处理,可以结合2009年教材P151倒数第二自然段理解。
5.甲、乙公司均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为17%。
2007年3月6日甲公司委托乙公司销售商品,合同规定,如果乙公司没有将商品售出,可将商品退回甲公司,商品成本800万元,协议价为不含增值税额1000万元,商品已发出。
2007年6月8日乙公司实际销售时开具增值税发票上注明,售价240万元,增值税为40.80万元,同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开来的代销清单,注明已销售代销商品的20%,甲公司给乙公司开具增值税发票,2007年6月28日收到货款。
要求:(1)编制甲公司委托代销的会计分录。
(2)编制乙公司受托代销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