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统计考试试卷之一及答案

建筑统计考试试卷之一及答案

《建筑统计》自测试题一考试方式:闭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必须把相应各题答案填在表一中,否则单项选择题无分。


表一
1、某单位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6岁,“36”是()
A、数量标志
B、指标数值
C、标志值
D、变量值
2、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指标
B、可以有多个指标
C、只能有一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标志
3、在一定时期范围内,对某现象进行连续不断地登记的调查组织方式是()
A、统计报表制度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全面调查
4、对购进的一批钢筋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5、在分组时,若有某一总体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上、下限,一般应将其归为()。

A、下限所在的组
B、上限所在的组
C、任意一组皆可
D、另立新组
6、对于统计分组,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分组时各组之间界限要明确,不允许重叠和交叉
B、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不都应只属于其中的一个组
C、分组时,不能出现有任何一个单位无组可归的情况
D、分组方案中,拟定的所有组一定要能够包容总体的所有单位
7、反映总体的各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数量关系的综合指标是()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时点指标
D、时期指标
8、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机数量是()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9、 1999年全国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629万人的指标属于()
A、增长速度
B、增长量
C、平均增长速度
D、平均增长量
10、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期()
A、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B、环比发展速度的总和
C、环比增长速度的总和
D、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11、动态数列中的最末水平等于()
A、最初水平和总速度的乘积
B、最初水平和定基增长速度的乘积
C、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平均发展速度
D、平均发展水平乘以定基增长速度
12、综合指数是()对比形成的指数。

A、两个相对指标
B、两个平均指标
C、相邻个体指数
D、两个总量指标
13、成本综合指数中的产量是()
A、指数化指标
B、同度量因素
C、质量指标
D、时点指标
14、抽样调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灵活性原则
B、准确性原则
C、随机原则
D、可靠性原则
15、抽样误差是()
A、代表性误差
B、登记性误差
C、系统性误差
D、随机误差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7分,必须把相应各题答案填在表二中,否则多项选择题无分。


1、建筑统计的涵义,一般有()
A、建筑统计工作
B、建筑统计资料
C、建筑统计会议
D、建筑统计报刊
E、建筑统计学
2、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
A、职工人数
B、所属行业
C、施工产值
D、企业规模
E、资质等级
3、统计调查表的形式有()
A、单一表
B、简单表
C、分组表
D、一览表
E、复合分组表
4、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数列的有()
A、职工按性别分组的数列
B、工人按工种分组的数列
C、职工按工龄分组的数列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的数列
E、企业按利润额分组的数列
5、分配数列中,各组标志值与频数的关系是()
A、各组标志值作用大小从频数大小中反映出来
B、频数愈大的组,标志值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影响也愈大
C、频数愈大,则组标志值也愈大
D、标志值很小的组,相应的频数也就小
E、组标志值相应的频数很小,对于总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就小
6、下列各项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产品产量
B、年末人口数
C、总生产费用
D、纳税总额
E、储蓄存款金额
7、编制动态数列的原则有()
A、指标名称应一致
B、时期长短应相等
C、总体范围一致
D、指标的经济内容应相同
E、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应一致
8、某企业全部原材料费用今年相当于去年的120%, 全部产品产量增产8%,各种原材料的价格上调14%,则全部产品的原材料单耗与去年比较()
A、下降2%
B、下降2.54%
C、上升2%
D、相当于97.46%
E、上升2.54%
9、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A、扩大估计值的误差范围
B、缩小估计值的误差范围
C、增大概率度
D、降低概率度
E、增加样本容量
10、和重复抽样相比,不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A、总体单位数在抽选过程中逐渐减少
B、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被重复抽中的可能
C、总体中每个单位没有被重复抽中的可能
D、样本可能数目要多些
E、样本可能数目要少些
三、计算题(共40分)
1、已知某企业2004年一季度房屋建筑面积有如下资料:
试计算:(13分)
(1)(1)将表格空格数值填入;
(2)(2)一季度新开工面积;
(3)(3)一季度竣工面积;
(4)(4)一季度施工面积;
(5)(5)一季度竣工率。

2、某企业2003年初有15t履带式起重机4台;8t汽车式起重机12台和6t 塔式起重机15台。

4月1日报废6t塔式起重机2台,8t汽车式起重机1台;7月1日买入15t履带式起重机1台,6t塔式起重机3台;10月1日买入8t汽车式起重机2台。

试计算:(10分)
(1)(1)企业起重机2003年末总台数
(2)(2)企业起重机2003年末总能力
(3)(3)企业2003年起重机平均台数
(4)(4)企业2003年起重机平均总能力
3、某企业2003年第四季度有关资料如下表:
(1)第四季度月平均实际产值;
(2)第四季度月平均人数;
(3)第四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4)第四季度劳动生产率;
3、某乡某年随机抽样100亩小麦,进行实割实测,求得平均亩产450千克,标准差50千克,试计算:(共7分)
(1)抽样平均亩产的抽样平均误差。

(3分)
(2)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的条件下,该乡平均亩产的可能范围。

(4分)(提示: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时,临界值=2)
《建筑统计》自测试题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8分)
(7)(7)一季度新开工面积=3300+2400+1600=7300(平方米)
(8)(8)一季度竣工面积=2800+3600+2000=8400(平方米)
(9)(9)一季度施工面积=16000+7300=23300(平方米)
(10)(10)一季度竣工率=8400/23300=36.05%
2、(每小题2.5分,共10分)
(5)(5)年末总台数=4+12+15-2-1+1+3+2=34(台)
(6)(6)年末总能力=275(吨)
(7)(7)年平均台数={(4+12+15)+28+32+34}/4=31.25(台)
(8)(8)年平均总能力=(246+226+259+275)/4=251.5(吨)
3、(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第四季度月平均实际产值=公式=(230+250+300)/3=260(万元)
(2)第四季度月平均人数=公式=1021.67(人)
(3)第四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公式=260万元/1021.67人=0.25(万元/人)(4)第四季度平均劳动生产率=公式=0.25×3=0.75(万元/人)
4、
(1)抽样平均亩产的抽样平均误差=公式=50/100=5(千克)(3分)
(2)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的条件下,临界值=2
该乡平均亩产的可能范围为:公式
450-2×5――450+2×5(2分)
即:440-460(1分)
结论(略)(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