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教师: 师广丽 学生: 时间: 年 月 日 段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在一定条件下的弱电解质达到电离平衡时,已经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占原电解质总数(包括电离的没有电离的)的分数。
CH 3COOH CH 3COO -+ H +α=n (Ac -)n (HAc 原)α=n (H +)n (HAc 原)表示方法: 一、电离度α=C (Ac -)C (HAc 原)X100%%100⨯=分子数溶液中原来电解质的总已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数αα=C (H +-)C (HAc 原)X 100%一、有关电离度的计算.练习:1.某一弱酸HA,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弱酸分子数与离子总数之比为9.5:1,求此一元弱酸的电离度. 2.在一定温度下,在100ml 某一元弱酸的溶液中,含有该弱酸的分子数为5.42×1020个,并测得该溶液的C(H +)=1×10-3mol/L 。
在该平衡体系中,这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度约为 A. 9% B. 10% C. 3% D. 0.1%3. 25℃,0.1mol/L 的HAc 溶液中,每10000个HAc 分子里有132个分子电离成离子。
求该醋酸的电离度3、电离度的测定方法(见教材76页)CH3COOH CH3COO -+ H+纯HAc溶液中,忽略水解离所产生的H+,达到平衡时:测得已知浓度的HAc的pH ,由pH =-lg c(H+),计算出c(H+),即可算出α。
5、影响电离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电解质的本性,电解质越弱,电离度越小(2)外因①浓度:浓度越稀,电离生成的离子相互间碰撞合成分子的机会越少,其电离度就越大;②温度:温度越高, 越大注意:用电离度比较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时必须在同温同浓度条件下练习4:在0.2mol/L 的醋酸溶液中, 当CH3COOH H++ CH3COO-已达平衡时,若要使醋酸的电离度减小,溶液中的c(H+)增大,应加入A. CH3COONaB. NH3·H2OC. HClD. H2O4. 电离度的应用:比较弱电解质酸性或碱性的强弱。
练习5:已知在25℃,0.1mol/L的下列弱电解质的电离度分别为:HF HCOOH NH3·H2O HAc HCNα 8.0% 4.24% 1.33% 1.32% 0.01%则它们的酸性强弱顺序是:1、定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时,各组分浓度的关系。
2、表达式:K a =[H +] [A c -] [HA c ]K b =[NH 4+] [OH -][NH 3·H 2O]3、意义:25℃时HF K=7.2×10 –4 HAc K=1.8×10 –5 ∴酸性:HF >HAc在一定温度下,电离常数与浓度无关。
五、电离平衡常数简称:电离常数温度升高,K 电离增大①电离度是转化率的形式,电离常数是平衡常数的形式; ②电离度受浓度的影响,电离常数不受浓度的影响; ③两者均可用来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及其相对强弱的。
但用电离度时必须在同温同浓度条件下,而电离常数只须在同温下便可。
二、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练习6:在25℃时,0.10mol/L CH 3COOH 溶液中[ H +]是多少?已知Ka=1.8×10-5。
5、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大小的因素(1)内因—电解质的本性,电解质越弱, 电离平衡常数越小。
(2)外因①浓度: 与浓度无关。
②温度:温度越高,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
4、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用K 1、K 2、K 3表示.多元弱酸: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依次减弱;酸性的强弱由K 1决定例如碳酸在水溶液中:)()()(1323CO H C HCO C H C K -+⋅=H 2CO 3H ++HCO 3-HCO 3-H ++CO 32-)()()(2323--+⋅=HCO C CO C H C K 每步电离都各有电离常数,分别用K1、K2表示。
在25℃时,K1=4.2×10-7,K2=5.6×10-11,K1>>K2,一般说,多元弱酸溶液的酸性主要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H 3PO 4+H 2OH 2PO 4-+H 3O +H 2PO 4-+H 2OHPO 42-+H 3O +HPO 42-+H 2OPO 43-+H 3O +343342a 106.92]PO [H ]O [H ]PO [H 1-+-⨯=⋅=K 842324a 106.23]PO [H ]O [H ][HPO 2--+-⨯=⋅=K 1324334a 104.79][HPO ]O [H ][PO 3--+-⨯=⋅=K 稀磷酸溶液中C (H +)>>C (PO 43-)而非C (H +)=3C (PO 43-)5.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比较弱电解质酸性或碱性的强弱。
酸HA K水溶液中的酸(25 o C)练习7.已知25℃时,K HF=7.2×10-4 K HCN=4.9×10-10K HNO2=4.6×10-4 K CH3COOH=1.8×10-5相同浓度的上述溶液中溶质分子浓度最大的是A、HFB、HCNC、HNO2D、CH3COOH8、下列阴离子,其中最易结合H+的是()A、C6H5O-B、CH3COO-C、OH-D、C2H5O-9、某二元弱酸溶液按下式发生电离H2A H+ +HA—, HA—H+ + A 2— ,已知K1>K2,设有下列四种溶液:A .0.01mol/L的H2AB . 0.01mol/L的NaHA溶液C . 0.02mol/L的HCl与0.04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D.0.02mol/L的NaOH与0.02mol/L的NaHA溶液等体积混合据此,填写下列空白⑴ c(H+)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⑵ c(H2A)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⑶ c(A2—)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10、足量镁和一定量的盐酸反应,为减慢反应速率,但又不影响H2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 、MgOB 、H2OC 、K2CO3D 、CH3COONa11、浓度和体积都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在相同条件下分别与足量CaCO3固体(颗粒大小均相同)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盐酸的反应速率大于醋酸的反应速率B.盐酸的反应速率等于醋酸的反应速率C.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醋酸更多D.盐酸和醋酸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样多12.同温100mL 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 0. 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 电离度C H+的物质的量D CH3COOH的物质的量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度大的物质是强电解质B、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随溶液稀释而增大,因此在不断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强C、1mL 0.1 mol/L 氨水与10mL 0.01 mol/L 氨水中所含OH-离子数目相等D、1L1 mol/L盐酸中含有1 mol H+14.将0.l 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A.溶液的pH增加B.CH3COOH电离度变大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D.溶液中[OH-]减小15.一定温度下,由水电离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c(H+)·c(OH-)=Kw。
同样,对于难溶盐MA,其饱和溶液中的M+和A-的之间也存在类似关系:c(M+)·c(A-)=K。
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在5mL水、10mL 0.2mol·L-1MgCl2、20mL0.5mol·L-1、NaCl和40mL0.3mol·L-1HCl溶液中溶解达到饱和,各溶液中Ag+浓度的数值,依次为a、b、c、d,它们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__16.已知25℃时,NH3·H2O 的K= 1.8×10-5,求0.01mol/L NH3·H2O溶液中[OH-]和pH值。
17.某氨水的pH=a, 其中水的电离度为α1;某硝酸的pH=b ,其中水的电离度为α2;且a+b= 14,a>11。
将氨水和硝酸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其中水的电离度为α3。
相同条件下纯水的电离度为α4。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c(NO3—)>c(NH4+) >c(H+) >c(OH—)B. α4 >α3>α2=α1C.,混合液中c(NH4+) > c(NO3—)> c(OH—)>c(H+)D α3>α4 >α2 >α118、分别将等pH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等体积混合,和Zn反应生成H2的体积随时间(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19、已知8%、7.16%、0.01%分别是同一条件下,同一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电离度,若已知有如下反应:NaCN+HNO2==HCN+NaNO2NaCN+HF==HCN+NaF,NaNO2+HF==HNO2+NaF,在相同条件下,由此可判断得出的结论是:A、HF的电离度为8%B、HNO2的电离度为0.01%C、HCN的电离度为7.16%D、HNO2电离度比HCN大,比HF小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学生签字:五、教师评定: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教师签字:师广丽家长签字: 主任签字_______龙文教育教务处1、5%,2b, 3, 1.32% 4c, 5. HF> HCOOH> HAc> HCN> NH3·H2O6、1.3×10-3 mol/L 7b 8d 9(1)ad, (2)cd,(3)da 10bd 11ad 12bc 13d 14a15.adbc, 16. 4.2×10-4 mol/L,10.63 17bc 18② 19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