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系统规划复习题09级使用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下列选项中不是物流系统分析特点的是( C )。
A.以整体为目标 B.运用定量方法C.以子系统最优为目标 D.以特定问题为对象2.用( B )观点来研究物流活动是现代物流科学的核心问题。
A 发展B 系统C 动态D 历史3.( C ) 就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设计的、由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物流要素(或子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A、物流技术B、物流设施C、物流系统D、物流活动4.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也称为( B )。
A、一律背反原理B、二律背反原理C、三律背反原理D、四律背反原理5.在物流系统中,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关键活动是(B )。
A.装卸搬运 B.信息处理C.流通加工 D.包装设计6.供应链是一个( A ),它包括不同环节之间持续不断的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
A、动态系统B、固定系统C、独立系统D、灵活系统7.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系统各环节衔接的( B ),加快物流速度的需要。
A、灵活性B、协调性C、连结性D、一致性8.预测对象变化律不能表示成一个明确的数学表达式,而是一个不可知的“黑箱”,这种预测法称为(A )。
A、模糊预测法B、黑色预测法C、灰色预测法D、综合预测法9.进行物流调研资料综合分析的时间序列分析最常见的内容是(B ),并能反映发展变化趋势。
A、概率分析B、增长率分析C、风险分析D、占有率分析10. 物流系统的输出是( D )。
A.物流情报 B.流通加工 C.产品配送 D.物流服务11.区域物流系统设计的任务,简而言之,就是要( A )。
A.建立合理的区域物流运作体系。
B.搞好区域内物流要素的合理布局。
C.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D.深化区域物流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强物流制度建设。
12.区域物流系统设计遵从一定的( A )原理。
A.经济学B.管理学C.金融学D.系统科学13.( A )既是现代物流网络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组织管理节点,相对于集中建设与发展的物流功能集结区,又是城市化发展中交通运输组织、信息组织、产业整合、资源整合调整、原材料采购和供应配送的经济功能协调区,它具有产业发展性质。
A.物流园区B.配送中心C.港口D.物流节点14.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物流组织逐级升级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 B )阶段。
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15. 物流网络由( A )组成。
A.节点和线路以及伴随的信息B.物流C.网络D.节点16.设施网络是指( A )。
A.生产中所需的有形固定资产B.设施节点C.网络线路D.网络中的设施17.组成网络相互联系的要素的整体形态叫做( A )。
A.网络的结构B.物流网络C.整体网络D.网络形态18.物流网络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如何提供物流供给以满足物流需求的问题,因此( A )是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指导思想。
A.供给与需求的平衡B.供给平衡C.需求平衡D.供需原理19.物流结点将各物流线路连接成一个系统,使各线路通过物流结点形成相互贯通的网络,而且将各种物流活动有的联系起来,使各种物流活动通过物流结点的整合实现无缝隙链接属于物流结点的( B )。
A.物流处理功能B.衔接功能C.信息功能D.管理功能20. 一般认为,重心法适用于物流结点选址的是( C )。
A.批发零售业B.综合型C.单一型D.多层级型21. 设置配送中心的规模、确定配送范围、配送中心选址,以及配送中心内部布局等工作属于( A )。
A. 制定配送中心计划B. 制定配送计划C. 下达配送计划D. 配送店按计划配送22.EIQ分析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因素来研究物流系统的特征,I是指( D )。
A.信息B.输入C.交换D.货品种类23.物流中心选址的方法有数值分析法和(A )。
A.定性分析法 B.排序法 C.加权平均法 D.重心法24.( A )是指借助公共运输线及其设施和运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A.运输B.配送C.仓储D.搬运25.( A )是指货车在完成一个工作量的周转过程中平均花费的时间。
A.货车周转时间B.货物平均运程C.货物周转量D.货物运输量26.( A )主要指运输线路进行运作所需的设备支出,包括软硬件费用,主要有运输工具、线路维护、装卸机械、信息管理系统。
A.固定成本B.运营成本C.营运成本D.设备成本27.( A )主要目的就是要以最短的时间、财务和环境资源成本,将产品从初始地转移到规定地点。
A.运输B.配送C.仓储D.搬运28.下列不属于物流系统的内部信息的是(D )。
A.物料移动信息B.物流作业信息C.物流控制信息D.供货人信息29.从物流信息自身的角度来看,物流信息的内容、价值变化较快,从而对物流管理的快速反馈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反映出物流信息的( B )特点。
A.分布性B.动态性C.复杂性D.及时性30.下列不属于结构化数据分析研究工具的是( D )。
A 数据流图B 数据字典C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方法D决策树31. 最适合应用原型法开发的系统是( A )。
A用户需求较难定义的、规模较小的系统 B用户需求较明确、规模较大的系统C数据关系较复杂、需要大量运算的系统 D逻辑性要求较强的、规模较大的系统32.下列对物流与信息流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信息流的传递速度远远高于物流的传递速度B.信息流的传递载体所占空间小,而物流的传递载体所占空间大C.物流仅仅是实现物体的空间位移,不伴随运输载体的空间位移D.信息流是一种非实物化的传递方式33、如果变量A的增加使变量B也增加,那么两者为( A )A. 正因果关系B.负因果关系C. 负因果链D. 正因果链34、全部因果箭都是负极性的反馈回路(C )A.一定是负反馈回路B.一定是正反馈回路C.可能是正反馈回路也可能是负反馈回路D.既不是正反馈回路也不是负反馈回路35、描述系统积累效应的变量是( B )A.系统变量B.状态变量C.决策变量D.流率变量36、( D )的多少是系统复杂程度的标志。
A.因果箭B.因果链C.因果关系D.反馈回路37、以下哪项不属于物流系统评价的目的(B )A.明确物流系统目标B.建立物流系统模型C.为系统决策提供依据D.考核对物流系统的满意程度38、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 )A.进行物流系统评价时应评价系统整体,而不应评价系统的组成部分B.选择物流系统评价指标应将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在物流系统评价中都很重要D.物流系统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应此评价指标体系中需要动态评价指标39、如果评价小组要确定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所占比重的量化值,这是在进行(B )A.建立评价指标体系B.确定指标权重C.确定评价方法D.单项评价40、反映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之间的关系的是(C )A.政策性指标B.技术性指标C.经济性指标D.发展性指标41、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依次处理事件,并记录每一件事件发生时所引起的系统状态的变化的离散事件仿真算法是( A )A.事件调度法B.活动扫描法C.进程交互法D.层次分析法二、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1.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有( ABCD )。
A.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存在制约关系B.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存在约束关系C.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也存在相互制约关系D.各个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之间也存在二律背反关系E.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之间是一种非制约关系2.物流系统分析的特点包括( ABCD )。
A 以整体为目标B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C 凭借价值判断D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 E、追求利益最大化3.作为物流系统服务性的衡量标准正确的是( ABCDE )。
A.对用户的订货能很快地进行配送B.接受用户订货时商品的缺货率低C.在运送中交通事故、货物损伤、丢失和发送错误少D.保管中变质、丢失、破损现象少E.装卸搬运功能满足运送和保管的要求4.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物流系统设计中的基本数据( ACDE )。
A.商品的种类、品目等 B.运输 C.商品的数量D.物流成本 E.时间5.物流系统具有的独特系统性质是( ACDE )A.整体性B.智能性C.可分性D.目的性E.多目标性6.物流系统分析是以系统整体效益为目标,以寻求解决体定问题的最优策略为重点,运用(BCD ),以求得有利的决策。
A、计算机管理B、预测技术C、定量与定性分析D、价值判断E、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方法7.物流预测方法很多,一般可分成(BCD )预测法。
A、空间序列B、时间序列C、因果关系D、灰色E、判断分析8.影响物流系统设计的因素除物流服务需求、行业竞争力外,还有(ABCDE )。
A、地区市场差异B、物流技术发展C、流通渠道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E、法规、财政、工业标准9.物流系统调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ABCDE )。
A、查阅历史资料B、召开调查会C、访问面谈调查D、发调查表E、参加业务实践10. 物流系统的边界是广阔的,其范围横跨( ABCD )等几大领域。
A.采购B.生产C.流通D.消费E.物流11.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原则是( ABCDEF )。
A. 先进性。
B.开发性。
C.实用性D.扩充性E.安全性F.可靠性12.从形态上看,区域物流系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不同的网络形态,在理论上可以概括为( ABC )、和3种形态。
A.点辐射B.线辐射C.面辐射D.网辐射E.段辐射13. 对物流供应主体的划分,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ABCDE )A.物流服务的辐射范围B.物流供应总量能力C.物流需求的分布特征D.物流需求性质E.供应主体的平衡协调14.物流节点类型有( AB )A.转运型物流节点B.物流园区C.物流中心D.仓储中心E.港口15.根据Oliver Williamson关于合同治理的契约理论,可以把物流网络的治理结构分为(ABCD )。
A.多边治理B.三边治理C.双边治理D.单边治理E.周边治理16.物流网络设计必须遵循(ABCD )。
A.系统分析原理B.供需平衡原理C.供应链一体化原理D.成本效益分析原理E.量本利原理17.虽然可用于网络分析的模型有许多种,但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很少的几类:(ABCDE )。
A.数学分析技术B.仿真模型C.启发式模型D.最优模型E.专家系统模型18.宏观物流网络包括( ABCD )A.物流园区物流网络B.城市物流网络C.区域物流网络D.国际物流网络E.国内物流网络19.物流结点选址约束条件分析包括(ABCDE )。
A. 需求条件B.运输条件C.配送服务的条件D.用地条件E.法规制度20. 物流设施选址在建立一个选址模型之前,需首先确定以下几个问题(ABCD )。
A.选址的对象B.选址的目标区C.选址目标和成本函数D.约束条件E.物流经营战略21.物流中心除应具备六个基本功能外,根据物流中心的具体情况,还可以具有(CDE )增值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