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通用模板)

防台防汛应急预案(通用模板)

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况 (2)第二章、编制依据 (2)第三章、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第四章、目的要求 (4)第五章、预防措施 (7)第六章、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 (9)第一章基本概况1、建设单位:2、代建单位:3、设计单位:4、施工单位:5、监理单位:6、项目名称:7、建设地点:8、占地面积:㎡9、建筑面积:㎡10、建筑层数:北地块:幼儿园13.06米;教学楼23.9米;南地块:宿舍楼塔楼49.75米,裙房3层,地下1层;风雨操场地上1层。

11、建筑高度:北地块:幼儿园地上3层;教学楼地上6层,地下1层;南地块:宿舍楼塔楼13层风雨操场地上15米。

14、建筑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15、结构形式:主体为框架结构形式,雨棚、操场等为钢结构形式。

16、建筑主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

17、安全目标:合格本项目现有施工人数150人。

中小型机械10台,塔吊7台,升降机2台,另有办公区、生活区等临时设施。

第二章、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市防汛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规章、规范性文件,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以及《市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及部门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修编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建设工程夏季防台防汛、防暑降温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制定本预案。

第三章、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为确保夏季台风和汛期的安全生产,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积极行动,早安排、早准备、早部署的思想。

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条条保证”的防汛原则,特制定防台防汛专项方案措施。

1.1、应急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该小组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组长:副组长:组员:及项目全体管理人员。

1.2、现场抢救组:项目部安全部负责人()为组长,安全部全体人员为现场抢救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1.3、医疗救治组:项目工程部负责人为()组长,项目全体人员为医疗救治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1.4、后勤服务组:项目部后勤部负责人()为组长,后勤部全体人员为后勤服务组成员,现场全体管理人员为组员。

1.5、保安组:项目部保安队长()为组长,全体保安员为组员。

1.6、应急组织的分工及人数应根据事故现场需要灵活调配。

应急组织机构图第四章、目的要求第一节、目的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职工的人身安全,确保在洪水、台风发生时,全体职工能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迅速及时地采取措施,把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为此制定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

第二节、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项目部在发生突降暴雨及台风时,做出应急准备与响应。

第三节、防汛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项目部防汛、防台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担任,组员由各部室负责人和其他部分人员组成。

定期组织进行防汛、防台演练。

在台风、暴雨预警期间,项目部实施24小时值班,所有机构成员保证24小时联系畅通。

对于值班不到岗,或擅离岗位的人员,公司将作出相应的处理,直至辞退,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

职责如下:1、组长: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

2、副组长:根据组长下达的抢险命令,组织人员开展抢险工作,并做好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

3、相关部门①技术部:每日关注天气预报并与当地气象部门保持联系,第一时间做出防汛、防台预警,值班电话设置于技术科办公室内,负责事故的接报;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传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

②工程部:组织安全、施工人员尽快掌握事故发生程度,负责事故抢险方案的制定,协助主管领导处理事故和落实抢险方案。

③物资部:就近调集并配发抢险所需的材料、机械设备,保证抢险物资的运输;迅速开展救助疏散工作。

④其他职能部门/单位: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调配抢险物资、设备和技术人员,投入现场抢险工作。

4、救援专业人员和分工项目部应设置救援专业队,人员由项目部人员及施工班组成员,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动。

4.1、现场处理组:负责深入现场掌握民政部报告事故处理和进展情况;传达领导指示,协调救援工作;配合警戒维护组对现场无关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

4.2、医疗救险护组:负责伤员的救护,开设现场救所,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4.3、警戒维护组: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劝说围观群众远离事故现场。

4.4、交通运输组:负责现场抢险设备、人员、药品等急需物资的运送,疏散现场人员。

4.5、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医疗救护组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安排伤员的转移。

4.6、善后处理组:负责对死难、伤员家属的安抚、慰问工作,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第四节、防汛防台前物资准备1、确保项目经理部现场材料临时库房有足够的防汛、防台物资。

2、按照公司要求选择各种防汛、防潮材料的型号和厂家。

3、施工现场预备足够的工程抢险工具。

如手电筒、雨衣、雨鞋等材料。

第五节、防汛防台物资清单第五章、预防措施第一节、土方施工派专人负责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尤其是大雨过后,确认边坡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

大雨过后要及时将基坑内积水抽出,确认无明显湿泥、并保证不会污染外面路面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运输工作。

雨后要检查开挖路线是否有塌陷地方,防止挖运车辆陷入或倾覆。

第二节、模板工程管架料如支撑在回填土上,应垫好枕木、垫板,雨后应及时检查模板、支架的牢固性、稳定性以及模板的截面尺寸等是否有变化。

第三节、临时设施、设备的防护施工现场的大型设施、设备在防汛季节前应进行普查。

保证塔吊基坑内不积水,避免因雨水浸泡而影响塔基安全。

大型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等应按规定做好防雷接地、连墙拉结等安全检查。

做好复查工作,确保完好,防止漏电事故出现。

一旦发现有台风警报时,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关闭所有机械设备,严禁现场施工作业。

台汛季节前施工现场、生活区及办公区的下水道及时疏通好,确保排水畅通。

对生活区、办公室房屋进行加固,具体做法:在屋面上用Ø48*3.5mm的钢管扣接成网格状,再用6#的钢丝绳与地面拉结固定,已有的加固。

对存在安全隐患苗头的危房需马上做好转移与安置工作。

第四节、临时用电一旦发生台风或水汛的苗头,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奔赴现场,组织抢险工作。

要求施工人员切断一切电源。

架空电缆、过路电缆须认真检查,确保抗风抗暴雨能力,以防损害人身安全和危及财产。

做好所有机械、电箱、脚手架、临时用房、操作棚等做好接地工作,避免因雷电造成安全事故。

第五节、外脚手架工程检查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必要时在大风前应拆除脚手架的安全网减少风阻力;检查外架基础排水是否通常,集水井是否有沉积的杂物,水泵是否工作可靠,发现隐患立即排除;在台风暴雨到来前对外架的连墙点进行检查,特别对开口架处、屋面处、浇捣过混凝土翻边的卫生间处,浇捣过混凝土的构造柱处,缺少的立即加固补齐;检查脚手板是否绑扎紧固、上面是否有方木、扣件、钢管、砼块等杂物,如有应立即安排整改;检查落地架首层封闭是否严密、检查悬挑架底是否封闭严密、卸载钢丝绳张紧是否符合要求。

雨季来临前认真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分级进行雨季施工的培训工作,加强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

现场施工人员、安全员、技术人员定期对现场进行雨期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六章、应急响应分级与行动第一节、应急响应1、蓝色预警(IV级响应)在接到上级发布台风、暴雨、雷雨蓝色预警信号后,我项目部进入Ⅳ级应急响应状态。

同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视情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受灾救助工作。

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指挥部门报告。

各级防汛部门和有关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汛情和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高空等户外作业人员采取有效防御措施,必要时加固或拆除户外装置。

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准备状态,组织巡检,一旦受灾,应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清障、应急抢修等工作。

2、黄色预警(III级响应)在接到上级发布台风、暴雨、雷雨黄色预警信号后项目部进入III级应急响应状态。

同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视情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受灾救助工作。

有关情况及时向上级指挥部门报告。

根据相关预案和职责分工,检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并根据上级汛指挥部的指令,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值班状态。

3、橙色预警(II级响应)在接到上级发布台风、暴雨、雷雨红色预警信号后项目部进入Ⅱ级应急响应状态。

同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视情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受灾救助工作。

防汛指挥部领导进入指挥岗位,加强汛情监测,掌握汛情变化,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受灾救助工作。

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值班状态。

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根据相关预案和职责分工,检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并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的指令,实施防汛抢险和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值班状态;防汛抢险物资做好随时调运的准备。

工地按照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暂停施工,并落实相关措施,尤其对塔吊、脚手架等建设设施进行加固或拆除。

抢险队伍进入应急处置状态,迅速组织巡检,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道路清障、应急抢修等工作。

4、红色预警(I级响应)在接到上级发布台风、暴雨、雷雨红色预警信号后项目部进入Ⅰ级应急响应状态。

同时加强汛情监测,密切关注汛情变化,视情组织开展防汛抢险和受灾救助工作。

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进入指挥岗位,组织指挥本系统、本行业全力投入防汛防台抢险工作,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

各专业抢险队伍进入应急作战状态,全力组织排险,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排积水、道路清障、应急抢修等工作。

第二节、人员转移撤离方案根据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暴雨及强对流天气的强度及对我施工现场可能造成威胁的程度,将其分为严重和一般。

当一般台汛危情发生时,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做好台汛来临前现场检查和维护后,即撤离至现场生活区。

当严重台讯危情发生时,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做好台风来临前现场检查和维护,并加固现场、生活区后,由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各班组组长清点作业人员名单,并组织作业人员分批次提前撤离生活区,至附近避难场所。

第三节、电话报救须知1在就地抢救的同时,根据伤者受伤程度,轻者用自备车送医治疗,严重的应立即打120电话,向医疗单位求救,并准备好车辆随时运送伤员到就近的人民医院救治。

现场待命车牌号:沪G668;联系电话:3.2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a: 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准备;b: 讲清楚伤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样特征;c:说明报救者单位、姓名和电话;d: 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的路上的障碍及时给予清除,以得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