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李骏浩学号0912010110学院(部)法律与行政专业法学指导教师姓名白非指导教师职称教授指导教师单位法律行政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浅析微博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开题报告内容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初步设想及拟解决的问题)选题经过:随着国内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上新兴事物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微博也毫无例外,作为一种新的言论平台,走进了普通民众的生活,使得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得到了更加极致的发挥。
与博客相比,微博的即时通讯功能更显强大,无论在电脑上直接书写,也可以随时随地的拿着手机更新内容,用户可以即时把自己的想法立刻传输在网上。
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无暇与老朋友相见。
但网络改变了地域的限制,即使你在世界这头,朋友在世界另外一头,只需要手指一动就能够了解彼此双方的现状。
但是,由于微博的操作过于简单性,开放性,匿名性等诸多特点。
再加上微博服务提供者难以对使用人在微博平台中的每一发言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微博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谣言的集散地,侵害他人权利之内容时有出现,且煽动他人使用转发,对他人权利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
在法律保护上,我国目前立法上对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比较薄弱,在私权中,“法无禁止则允许”微博用户利用微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断发生。
“互联网隐私权”在目前律法领域上存在着太多的空缺。
网络飞速发展,立法的滞后性有用无法超越网络的速度。
因此,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高科技走进人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引发法律问题,我国在网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和谐共存在法律上还存在空白的情况下。
研究两者共存的价值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已经进行了有关的双边或多边协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国由于技术相对落后及对网络隐私权的认识不足,在防范和保护网络隐私权方面的双边或多边协作还需要大力加强,以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需要。
初步设想:本论文拟运用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对网络隐私权保护法律定位,分析微博环境下隐私权和自由权共存的问题,借鉴理论界对网络隐私权的研究以及国外的相关制度,提出设立网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共存原则的法律构思,作为未来展望。
拟解决问题:论文将对我国现行网络隐私权和言论自由权共存原则存在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作比较细致的分析,指出理论规定与实践做法的不同之处,分析理论规定的弊端,提出借鉴和参考西方这一法律制度,完善我国侵权保护制度,使其更好地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并对此提出法律设想。
文献综述:本人在查找资料过程中确定的主要的参考文献有:1、陈箐.我国人肉搜索的立法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18)(主要内容:人肉搜索在网络上的盛行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种方式来获得特定的真实信息,在充分实现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存在着侵犯公民隐私的现象。
有效的规制人肉搜索有利于促进互联网的文明、有序的发展。
本文结合近几年与人肉搜索有关的重大事件,对现今的我国人肉搜索立法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张晓红.浅析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及完善[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1)(主要内容:传统隐私权不断向网络领域延伸,侵权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强化对网络空间的个人数据和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网络立法的当务之急。
特别是针对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不足,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和正确实施,尤显得必须和紧迫。
)3、陈力.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8(02)(主要内容:,侵犯网络隐私权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应综合考虑目前的立法状况和网络时代侵犯隐私权的特征,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完善我国网络隐私权立法,全面保护公民的网络隐私权。
)4、裴心雅.微博侵权行为的法律分析[J].行政与法.2010(07)(主要内容:由于微博的操作简单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再加上我国目前互联网方面的法律体系比较薄弱,微博用户利用微博侵害他人权益的现象不断发生,为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本文针对微博中出现的侵权行为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的建议。
)5、陈佳宁.微博: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的新载体[J].中国广播.2010(05)(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从微博的定义、特点及传播模式入手,分析了微博对传统媒体传播理念和互动方式带来的影响,对传统媒体与微博融合的当前现状和未来的思路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作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载体,微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传统媒体如何理解微博、利用微博,不仅关系到媒体自身的发展,也将对今后媒体间的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6、刘明峥.微博改变传播——浅析微博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1(08)(主要内容:提出微博是多方面的融合,是在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融合基础上的裂变传播,是与社会活动的融合。
微博是对大众传播的广泛参与,同时优化了传播过程,弥补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缺陷,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对主流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与挑战。
)7、刘韡.浅论微博侵权中的法律适用——以《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01)(主要内容:文章针对微博侵权现象的出现,以《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立足点就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论述。
)8、曹文龙.微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J].新闻实践.2011(03)(主要内容:微博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之时,其"把关人缺失"的特征,也使它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谣言传播的加速器和放大器。
2010年不少轰动一时的假新闻,细察之下,背后都有微博的影响在。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不少学界和业界人士的关注。
那么,微博假新闻有何特征?其传播机制如何?该如何防范或化解?)9、袁靖华.微博的理想与现实——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主要内容:在普遍的乐观预期下,恰恰更需要警惕网络商业主义、集体无意识和注意力承载力这三方面因素的困扰,它们严重影响了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舆论公共空间的积极建构。
)10、冉令军.微博信息的虚假化传播及其规避[J].媒体时代.2011(08)(主要内容:每个个体使用微博的目的不同,微博的自媒体特性都有可能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规避措施,建立相关约束机制,)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利用图书馆翻阅书籍和网络查询相关论文等途径,获取近年来在国内外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研究,结合最近兴起的微博发展,全面了解、不断创新、利用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归纳总结方法。
综合演绎法等探讨保护微博中侵犯隐私权的相关问题。
分析我国目前现状,和对未来法律的构想。
浅析微博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一、绪论二、困境:微博言论自由与网络隐私权冲突(一)微博对网络隐私权的影响现状分析(二)微博侵犯网络隐私权的特征1.微博侵害手段隐蔽2.微博让私人生活公开化3.微博侵犯第三人的隐私(三)微博侵犯网络隐私权取证困难1.侵权内容无法控制2.侵权人身份确认困难三、解析:微博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一)利用微博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及损害结果的存在(二)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与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三)侵权人存在主观过错四、启示:微博环境下保护隐私权的对策(一)我国现行法律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二)国外关于法律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1.国外网络隐私权保护采取不同模式2.两种模式的渊源3.两种模式的不足(三)我国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完善1.采用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立法模式2.建立完善的隐私权保护体系3.制定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法律法规4.制定相关的特别法5.其他相关完善措施参考文献[1]陈箐.我国人肉搜索的立法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18)[2]张晓红.浅析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的不足及完善[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1)[3]陈力.我国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8(02)[4]裴心雅.微博侵权行为的法律分析[J].行政与法.2010(07)[5]陈佳宁.微博: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的新载体[J].中国广播.2010(05)[6]刘明峥.微博改变传播——浅析微博对大众传播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1(08)[7]刘韡.浅论微博侵权中的法律适用——以《侵权责任法》第36条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2(01)[8]曹文龙.微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与应对策略[J].新闻实践.2011(03).[9]袁靖华.微博的理想与现实——兼论社交媒体建构公共空间的三大困扰因素[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10]冉令军.微博信息的虚假化传播及其规避[J].媒体时代.2011(08)计划进度2012.11.18上交开题报告2012.11.19——2013.03.01撰写毕业论文初稿2013.03.02上交毕业论文初稿2013.03.03——3013.03.20修改毕业论文初稿2012.03.21——2013.04.01毕业论文定稿、并进行排版、打印2013.04.02上交毕业论文正稿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教学院(部)长意见教学院(部)长签名:(加盖学院或学部章)年月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记录学生姓名李骏浩年级2009级专业法学学院法律和行政学院论文题目浅析微博对网络隐私权的侵犯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文献查阅、开题报告、调查研究、科学实验、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等方面的指导(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1、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文献查阅、开题报告的指导开题指导。
告知学生选题要具有现实意义。
不能抄袭,多方面收集所占有的资料和各种资源。
例如图书馆图书、网上资源、期刊杂志等等。
但不可以只是拼凑论文,要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意义。
在论文任务书中要首先写好自己的论文概述,组织好论文的写作思路。
指导日期:2012年12月20日2、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的指导对论文的提纲进行指导,意见如下:1,论文的结构安排比较合理,但关于就业挫折的原因的分析不够深入、透彻。
2,关于如何应对侵犯隐私权探讨得不够全面,要与产生的原因想对应,才有针对性。
指导日期:2013年1月20日3、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的指导论文已基本成形,个别地方提醒学生注意,意见如下:1,英文摘要和参考文献要仔细校对,自己认真修改。
2,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3,论文的格式等方面的各项要求,要按系里要求的论文规范。
指导教师(签字):2013年3月28日注:教师填写,学院(部)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