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和童话故事
教学目标:
认知:学习儿歌、童话故事插图知识。
能力:学会线色结合,以色为主的表现插图的方法,学画儿歌、童话故事配画。
情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创作热情。
重点:学习儿歌、童话故事插图知识。
难点:能大胆表现主题,画面有一定的情趣。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教师: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作业纸,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记号笔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童话《丑小鸭》视频片段(约2分钟)。
师:你知道这是哪个童话故事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童话故事呢?你还看过什么童话故事?童话故事想象丰富,意境优美,深得小朋友们的喜爱。
除了童话故事,儿歌短小精悍,有着欢乐的节拍,也非常有趣。
我们就一起先来看一首儿歌。
出示:《小青蛙》
谁来读一读。
读完这首儿歌,你脑海里呈现出怎样一副画面呢?出示图片。
你还知道哪些儿歌呢?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给儿歌和童话故事配图。
出示课题:儿歌和童话故事。
二、新授。
1、猜猜下面是哪些童话故事?
老师带来了一些童话故事的配图,你知道画的是哪个童话故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出示配画《白雪公主》、《小红帽》、《美人鱼》、《灰姑娘》、《青蛙王子》、《皇帝的新装》、《坚定的小锡兵》、《海的女儿》、《丑小鸭》、《来到小人国》等。
同学们真厉害,能说说给童话故事配图要注意什么吗?
2、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些儿歌的配图。
出示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一起读一读。
想一想,如果给这首儿歌配图,主角应该是谁呢?你觉得小老鼠应该是怎样的神态?还要有什么?
出示图片。
3、教师示范画。
师:给儿歌和童话故事配画,就要抓住儿歌和童话故事的主体,也就是主要人物。
例如给《丑小鸭》配画。
教师示范画,边画边讲解。
让学生注意主体的神态,形状,动作,情绪等,还要结合故事的内容配上适当的情景。
画的时候可以适当运用夸张、变形和迁移的手法。
4、学生自己选一首儿歌或通话故事,先画一个主体人物。
教师选取好、中、差三个等次的作品适当点评。
5、光有主体人物还不行,还要配上适当的情景才会显得更加真实、生动和饱满。
我们一起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
并分析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
6、学生作业要求:突出主要人物
用情景表现
构图要饱满
三、展评、小结:
1、学生互评,介绍自己作品。
2、自古以来,大凡有书必有图。
时至今日,出版事业蓬勃发展,插图艺术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些出版物不仅仅通过富有精神文明价值的文学作品来形象地感染作者,起到深化文字,丰富文字的有机配合作用。
3、同学们通过此课的学习,也参与了一次插图练习,谈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