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组交换技术

分组交换技术

b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组
b B 交换机 Ⅲ 1
分组多路通信 分组式终端 C 2 B A 1 计算机 终端Ⅴ 终端Ⅳ
• 两种终端: 1、分组型终端(PT); 2、非分组型终端(NPT).
• 两种传送方式: 1、数据报方式; 2、虚电路方式.
• 分组格式: 1、分组头:区分不同类型的分组; 2、内容:即传输的通信数据; 3、控制信息:包括标志序列、地址字段、帧 校验序列等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
• 两个不足: 1、由于采用数据报方式进行传输时,在每个 节点都要进行路由选择,因此有时延,虽 然比起报文交换要短,但仍不能满足通信 要求;采用虚电路方式进行传输时,虽然 不用进行路径选择,但要进行呼叫建立, 也有时延。 2、由于分组中含有大量的控制信息,因此限 制了通信内容的容量。
分组交换技术
• • • •
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分组交换与其它交换技术的比较 典型的分组交换网 分组交换技术的未来发展
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一般终端 b a 终端Ⅰ 交换机 Ⅰ C CBA 终端Ⅱ A a 2 一般终端 2 1 终端Ⅲ 分组传输线路 交换机 Ⅱ 分组装拆设备 (PAD) 图7-3 分组交换基本工作原理 A a
• 未来发展: 鉴于上面两点不足,为来的分组交换 技术将主要朝快速化和大容量化发展。主 要以帧中继和光分组交换为代表。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1993年 9月开通,1996年底已经覆盖全国县以上城 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 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
• CHINAPAC由国家骨干网和各省(市、区)的省内 网组成。目前骨干网之间覆盖所有省会城市,省 内网覆盖到有业务要求的所有城市和发达乡镇。 通过和电话网的互连,CHINAPAC可以覆盖到电 话网通达到的所有地区。 • CHINAPAC设有一级交换中心和二级交换中心, 一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不完全网状结构,-级交换 中心到所属二级交换中心之间采用星状结构; CHIANIPAC在北京和上海设有国际出入口,广州 设有到港澳地区的出入口,以完成与国际数据的 联网。
分组交换与其它交换技术的比较
总的来说,分组交换虽然融合了电路交 换和报文交换的一些优点,但也继承不少 缺点。如:分组交换有和报文交换一样的 接续时间短、电路利用率高等优点;同时 也有传输时延较长和通信容量低等缺点。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仍要根据不同的要 求选择不同的交换方式。
典型的分组交换网
• 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CHINAPA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