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形与地形图》

《地形与地形图》

3.7地形和地形图
就陆地地形而言,可以分为五 大类型,分别是山地、丘陵、 平原、高原、盆地。
思考:
1、什么叫海拨? 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 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 直距离。 2、什么叫相对高度? 指两个地点的绝对 高度之差。表示地面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 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相对高度。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坡陡顶尖, 连绵起伏。
等高线 重叠处
地形的部位
山顶 盆地 山脊 山谷 鞍部 峭壁 陡坡 缓坡
等高线分布特点
等高线呈 封闭 状态,由外向内,海拔 增高 . 等高线呈 封闭 状态,由外向内,海拔 降低 .
等高线向海拔较 低 处凸出
高 等高线向海拔较 处凸出 两条等高线的 凸出 部分相对应处. 等高线 重叠 处 等高线较 密 处 (填“疏”或“密”) 等高线较 疏 处(填“疏”或“密”)
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相对 高度在100米以下,地表起伏小,坡 度平缓。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 阔平坦,起伏很小。
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 顶面平坦宽广,起伏小。
四类吗 ? 不是 特征 类型 200, 米 海拔 500 米以上,相对高度超过 山地 坡度较 陡 。
比较
0 200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出 山 谷 C 鞍部 D 峭壁
单位:米
等高线 呈封闭 状,内 高外低
400 600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B 山顶 山脊
A653
672
两条等 高线凸 面相对 应部位
等高线 重叠处
11:29
你知道这些沟谷、河流等地形是怎样 形成的吗?
在喜马拉雅山的东段有世界上最大 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是怎 么形成的?
4.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交叉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悬崖峭壁等高线将重合)
等高线原理

坡陡的 地方
坡缓的 地方
等高线
密集 。 等高线 稀疏 。
问:沿AB和AC上山,哪个容易?
AC
等高线 呈封闭 状态, 由外向 内。海 拔增高
等高线 向海拔 较低处 凸出
等高线 向海拔 较高处 凸出
两条等 高线的 凸出部 分相对 应地区
地形的改变
内 力 外 力
主导
火山
地壳 运动
塑造师
流水 泥沙 生物 侵蚀 堆积 因素 风力 冰川 海浪
地震
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将高 山削低、低谷填平,使 使地球表面起伏加大。 表面趋于平坦。使地球 表面处于平坦。
1、降水丰富的地区, 流水 对地形影响最大。 流水对高山高原地形具有侵蚀作用,对平原 地区具有堆积作用。 2、降水较少的地区, 风的吹蚀 和 沙的沉积 会 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3、高寒地区, 冰川移动 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4、引起地形变化的外力因素主要有:
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生物等

5、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 和 外力 共同作用 的结果。内力作用是使地表起伏,形成高山、
高原、深谷;外力对地形的影响是缓慢而持久
的,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 ,填平深谷 , 使地表处于平坦 。就全求而言, 内力 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居主导地位,而局部地 区, 外力 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
丘陵 米 100. 米 海拔高度在 200-500 ,相对高度 以下,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 缓 。
平原 海拔高度在200米以下,地面广 阔平坦 ,起伏很小。 高原 海拔500米 以上,顶面 平坦宽广 。 盆地 四周 高 ,中间低平。
那么不同的地形是如何 绘制在地图上呢?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

4、读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山顶图上距离是 3cm,则其实地距离是 150 米.
(2)甲山在乙山的 西南方向。
(3)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400~500 。 米
(4)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 相对高度是 295米 (5)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从 B 处爬山容易些。
当流水携带泥沙流动时,由于流速减低,泥沙大量沉积,在河 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
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
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
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 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在降水较少的地区,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 形成风蚀城堡和沙漠。
1.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形成的主要 外力因素是( A )
A、流水的溶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风的吹蚀作用
D、冰川移动的作用
2:以下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C A:风 B:流水 C:火山

D:冰川
3:黄山顶部的飞来石,主要受( D A:风的作用 C:火山的作用 B:流水的作用 D:冰川的作用
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 角峰和冰斗谷
在不同的地区,外力的作用相同吗?
流水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 降水丰富的 常常有岩溶地形,江河携带的 湿润地区 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 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风的作用最为明显,受风的 降水比较少 作用,出现沙漠、戈壁、风 的干旱地区 蚀城堡。 高寒地区 冰川移动形成角峰和冰斗谷。
原来地表的形 态在不断的变 化,既受地球 内力的影响, 也受外力作用 的影响,如流 水的冲刷和溶 蚀、风的吹蚀、 沙的沉积等。
科罗拉多大峡谷
地形的改变
内 力
火山
地壳 运动
外 力
流水 泥沙 生物 侵蚀 堆积 因素 风力 冰川 海浪
地震
流水的搬运作用、泥沙的沉积作用
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流水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1.等高线:
高度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 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 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
2.等高线
地形图:
作图要求
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以海平面作“0”米)
2.等高距全图一致
即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度差一致
3.等高线是封闭曲线
无论怎样迂回曲折,都将环绕成圈(但一幅图上不一定 画完整)
(6)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C 鞍部 D 山谷 E 陡崖(峭壁)
5、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
乙 山地为_____
丙 高原为_____
甲 平原为_____
戊 盆地为_____
丁 丘陵为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