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
批号、型号、制造厂家名称、厂址(城市名)等; 准确地记载所采用材料的名称、数量; 列举建立方法的参考文献,并做简要描述(但不需全
部重复描述); 如果对已有方法进行了新的或实质性的改进,就要
清楚地说明改进的理由
常见问题:
➢ 材料分组叙述不清; ➢ 随意与随机不分; ➢ 未设立适当的对照; ➢ 未给出剔除对象的原因和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 ➢ 方法介绍过于详细/过于简单; ➢ 统计学方法表述不清。
Take-home-message
严格遵循“作者须知”的规定 重视稿件给编辑和审稿人的“第一印象”
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的一半
编辑部对稿件的关注
文章是否原始研究 有没有使用适当的重复,数据统计是否适当 数据是否支持结论 结果-讨论互串 参考文献格式 少有英文引用 无关的数据 学术不端
英语科技论文 —— 撰写与投稿
应该发表什么样的科技论文?
一点之见即成文 (综述性论文的独创性体现在作者对 文献的选择, 以及对相关主题研究现状的评述与展望);
写作的准备工作
心态—鄙视与征服 聚焦中心思想 设计写作框架 有效形成初稿
期刊的选择—
-根据课题定位—确定期刊范围
-根据出: 包括所有必要的细节(以便他人能够重复实验); 描 述 要 准 确 (“room temperature” is not an accurate description);
材料与方法: 写作要点
明确描述实验对象和方法的选择,; 详细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实验试剂的规格、
- 适当介绍作者已有的相关研究基础、贡献等。 - 目的明确:具体目的,对领域的意义。 解释或定义专门术语或缩写词, 以帮助编辑、审稿人和读者阅读与理
解; - 忌用“首次发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自我夸耀之词。
Materials and methods: 写作内容
“材料和方法”部分应清楚、准确描述是如何获得 研究结果的;
Results:总体要求
对实验或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 (按 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重要的观察结果);
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 (凡用 文字能说明的问题,就尽量不用图表再复述;不 要同时用表和图重复同一数据);
尽可能列出“结果”的原始数据,而不能只报道 统计处理后的数据 (为帮助读者的理解,可适当 评论原始数据, 对结果的说明、解释、与理论模型 或他人结果的比较等)
讨论部分最能反映作者掌握的文献量和对 某个学术问题的了解和理解程度。
讨论:基本内容
回顾研究的主要目的或假设, 并探讨所得到的结果是 否符合原来的期望?如果没有的话, 为什么?
概述最重要的结果, 并指出其是否与先前的假设或其 他学者的结果一致; 如果不一致的话, 为什么?
对结果提出说明、解释或猜测; 根据这些结果, 能得 出何种结论或推论?
科技论文的结构
论文题名+眉题 作者姓名+通讯地址 摘要+关键词
引言(Introduction)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结果(Results) 讨论与结论(Discussion & Conclusion)
致谢 参考文献
Where do I start?
磨干鱼,手起泡
误区4:英文SCI论文水平一定比中文论文
水平高!
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很多都可 以成为SCI论文,关键是要有点有意 思的故事
结果与分析
缓慢型
剧烈型
误区5:别人发表了很多论文,一定有什么 诀窍或者技巧!
勤能补拙!
误区6:英文较差,所以发表不了SCI论文!
中文写作水平也不高! 借助专业机构或专家修改英文。 “内容”与“逻辑”才是关键!
Classical 0.0% 1.2% 2.31%
Pop 0.1% 1.42% 2.5%
Jazz 0.27% 1.6% 2.73%
三线表 / 共用单位 / 有效数字
Type of attack Classical (%) Pop (%) Jazz (%)
Echo addition
0
Noise addition 1.20
阅读“作者须知”或“投稿指南”
刊物的宗旨和范围; 各栏目论文的长度、章节的顺序安排, 等; 投稿要求: 投稿的份数、形式(可否以电子版形式
投稿)、图表如何准备, 等; 履行何种形式的同行评议? 多长时间后能决定可否录用; 采取何种体例格式? 如: 页边距、纸张大小、参考
文献的体例, 等
The choice between a Figure or a Table
表格: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 图形: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尤其是
不同组数据间的比较、关联、趋势等;
— 图是老大
表格的修改
Type of attack Echo addition Noise Addition Band equalization
图、表、 数据信息
学术论文的写作程序
题目
结果 前言
材料与方法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修改、修改、再修改
标题
论文的脸,“一见钟情”
要求:准确反映主要内容。简洁、到位
摘要
论文的缩写版, 四大构成要素: 目的 方法 结果 结论
Introduction:前言
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对 象的基本特征,前人对这一问题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 些不足,希望解决什么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什么作用 和意义,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
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一定要列举重要的 相关文献;
“引言”要与“讨论”形成“呼应”关系 (Use your Discussion as a guideline)
引言:注意事项
相关研究背景—繁简适度 相关研究现状—已解决的问题,没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之处
— 逻辑性地转至本研究 要点-参考文献 “最相关” ;
“结论”中的基本内容: 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包括最重要的 结果、结果的重要内涵、对结果的认识等); 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研究 的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方向,假设, 启 发, 建议等。 结论中不应涉及新的事实, 也不能简单地重复摘 要、引言、结果或讨论等章节中的句子
讨论:解释现象、阐述观点,说明研究
结果的含义,为后续研究提出建议。
• 对结果的意义进行阐明、推理和评价。 • 与以往发表的类似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 证明本研究结果的正确,阐明方法上的不足和发现
的限度,以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 理由充分时应恰如其分地提出新的观点或假说。 •
构思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从你的发现到文献、到理论、到实践。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Band equalization 2.31
0.10 0.27 1.42 1.60 2.50 2.73
图件的修改
1. 坐标轴的刻度、说明; 2. 符号说明; 3. 误差统计处理
图 件 的 修 改
标记帮助突出重点
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science, 2002,18:13–25
十步形成初稿(10步法),仅供参考,本人不赞同
① 准备好所有材料(数据、文献、图、表等) ② 定位期刊 ③ 开始动工、快速写作(不用在乎语法等) ④ 写出自己的“声音” ⑤ 忽略排版 ⑥ 紧跟写作框架 ⑦ 分部写作 ⑧ “束之高阁”后,再审视自己 ⑨ 反复修改 ⑩ 润色
Thanks!
结果: 正文中图表的表达
不要把图表的序号作为段落的主题句,应在句中指 出图表所揭示的结论 (把图表的序号放入括号中): 避免: Figure 1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and B. 建议: 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 at all time points checked (Fig. 1). 避免: It is clearly shown in Table 1 that nocillin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N. gonorrhoeae. 建议: Nocillin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N. gonorrhoeae (Table 1).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这些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
指出结果的理论意义(支持或反驳相关领域中现有的 理论、对现有理论的修正)和实际应用
讨论:注意事项
对结果的解释要重点突出, 简洁、清楚:着重讨论本 研究的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过细 地重复引言或结果中的数据或资料;
呼应前言,循序渐进,逻辑通畅
讨 论 的 最 后 最 好 是 论 文 的 最 重 要 的 结 论 (“takehome-message”)
讨论中常见问题
重述结果中的数据和方法中的资料。 随意提出不成熟的论点。 凑篇幅,无层次逻辑
Conclusion - 结 论
有时也可将“结论”单独列为一节 (通常可包括在 “讨论” 或“结果与讨论”中);
课题的定位决定 拟投期刊的定位
参考文献档位的 确定。尽量引用 水平相当的期刊 文献。
误区1:我的实验数据太少,发不了好文章! 写论文就是讲故事(Story)!
误区2:没有显著性差异,数据发表不了! 阴性结果同样是实验结果!
误区3:别人的论文这样写可以发表,我的 也可以这样写作发表!
你只看到它的光环, 却未看到它背后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