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控系统投标文件(系统情况及主要设备情况说明)

监控系统投标文件(系统情况及主要设备情况说明)

屠宰监管系统设计方案 (3)1前言 (3)2需求分析 (3)3系统建设原则 (4)3.1建设基本原则 (4)3.2设计依据和标准 (6)4方案详细设计及说明 (6)4.1项目概述 (6)4.2分控中心 (6)4.3系统联网的数字部分 (7)4.3.1普通用户的访问 (7)4.3.2高级用户的访问 (7)4.4建成后实现的功能 (7)4.4.1网络浏览功能 (7)4.4.2图像管理功能 (7)4.4.3远程控制功能 (8)4.4.4安全管理功能 (8)4.4.5系统管理及监控设备网管功能 (8)4.5代理转发服务器功能 (8)4.6大屏幕图文显示系统 (9)5系统平台软件 (10)5.1软件系统结构与特点 (10)5.1.1系统平台软件的特点 (10)5.2系统平台软件的主要功能 (10)5.2.1图像功能 (10)5.2.2控制功能 (11)5.2.3管理功能 (11)5.2.4其他功能 (12)6设备选型 (12)6.1前端采集设备 (12)6.1.1TC-C35NO 彩色低照度抢式摄像机 (12)6.1.2TC-C6150RD(8/12/16/25) 红外一体化摄像机 (14)6.1.3ZNCC PD-H180W-0 红外智能高速球 (16)7安装调试施工方案 (19)8施工条件准备 (19)8.1.1现场勘测 (19)8.1.2文件准备 (19)8.1.3材料准备 (19)8.1.4施工现场准备 (20)8.1.5管线敷设 (20)8.2设备安装调试 (20)8.3系统验收 (20)8.3.1工作环境 (20)8.3.2外观及结构验收 (20)9售后服务及培训方案 (21)9.1培训方案 (21)9.2售后服务 (21)9.3技术支持 (21)10企业简介 (21)屠宰监管系统设计方案1前言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化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加快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企业正逐步转向利用网络和计算机集中处理管理、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大量数据。

数字视频、音频以其直观性、易于存储、检索和共享,是企业可视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可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网络平台的有关企业安全防范、生产管理的音视频数据的管理系统,它是传统视频监控系统在功能上的延伸和扩展,在通讯手段上的升级和进步,是未来工业电视、闭路电视系统的发展方向。

它既不同于常规的企业信息(MIS)系统,又与MIS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各有侧重,共同组成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信息手段。

2需求分析项目拟在XXX下辖60个企业总共安装620个视频监控点,前端各企业采用模拟接入的方式,将动点和静点分别接入各企业的监控室,使用嵌入式硬盘录像进行实时录像,并通过客户端软件对前端视频进行实时浏览和PTZ控制。

各企业视频点汇总后通过网络传输到市级指挥中心统一监控,指挥中心通过大型监控平台软件对前端各点进行实时浏览、PTZ控制和录像VOD点播,并通过解码器实现在市级中心的大屏显示。

对系统整体上有如下要求:1)必须具有强大的接入能力,以实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监控点覆盖;2)必须支持灵活的接入方式,以适应各个监控点网络传输条件的差异性;3)必须能够整合已有的、分散的各个监控网络,以保证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资;4)必须具有集中管控功能,以保证整个系统可控制、易管理。

其次,远程监控系统需要完成监控图像的录制、存储与点播。

这就要求系统必须具备灵活的扩展能力和强大的整合能力。

第三,工厂视频监控系统需要结合分级、分层、分权的管理机制进行图像资源的合理化调用,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用户对图像资源的使用权限、优先次序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系统必须支持分层组网架构,且具有灵活的用户管理能力。

第四,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屠宰监管系统需要保证资源的保密性、运行的稳定性,因此系统必须具备可靠、强大的安全特性。

3系统建设原则屠宰监管系统建设就是要以互联网络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优化整合不同的科技资源,建设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信息系统,因此,系统的整体建设目标应该是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四化”平台。

所谓数字化,指利用高效视频编解码压缩技术(如MPEG-4、H.264),可以在已有的各类数字传输网络上以非常低的带宽占用实现远距离图像传输,而且可通过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灵活、丰富、广泛的多媒体应用,对图像的观看可以利用计算机、监视器等各种手段。

所谓网络化指以网络化的信号传输与控制为依托,以数字化的视频压缩、传输、存储和播放为核心,通过设立中心监控平台实现对系统内所有网络视频设备的集中管理与控制,用户仅需通过客户端登录中心监控平台,即可实现全网中各个监控点的控制和图像的调用与浏览。

所谓智能化指监控平台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以各类功能与应用的整合与集成为核心,实现单纯的图像监控、流媒体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3.1建设基本原则在建设整个系统时,我们本着技术先进、系统实用、结构合理、产品主流、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基本原则,进行系统构架。

1)技术的先进性整个系统选型、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均要符合高新技术的潮流,关键的视频数字化,压缩、解压、码流、传输均采用国内外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与产品。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并且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2)架构合理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来架构各个子系统组成稳定可靠大系统,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运行,有效地消除各子系统可能产生的瓶颈,选用合适的设备来保证各子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稳定性和安全性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只有稳定可靠的系统才能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只有良好的数据共享,实时的故障修复,实时备份等才能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3)经济性在满足系统功能及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建设成本。

采用经济实用的技术和设备,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不盲目投入。

4)实用性在设备选型时,主要依据我厂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占有率高的各类产品中选择具有最优性能价格比和扩充能力的产品。

5)规范性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视频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6)可维护性所设计的系统和采用的产品应该是简单、实用、易操作、易维护。

系统的易操作和易维护是保证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使用好本系统的条件。

并且,系统应具备自检、故障诊断及故障弱化功能,在出现故障时,应能得到及时、快速的维护。

7)可管理性前端现场设备,各分系统集中于中心统一控制,实施对所有远端设备的控制、设置,以保证系统的高效、有序、可靠的发挥其管理职能。

8)安全性对系统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防止病毒感染、黑客攻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具有高度的安全和保密性。

3.2设计依据和标准1GA/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2GA/T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3GB7401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4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方法5GA 308—2001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6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7GB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8其它相关国标及部标,相关规定等4方案详细设计及说明4.1项目概述1、屠宰监管系统由屠宰场监控端和县、市、省三级监控组成。

2、屠宰场监控中心,要求对前端视频实时浏览、PTZ控制、并实现90天录像存储。

3、县、市级监控中心,要求将前端视频汇总后统一汇总后通过一套平台管理软件对网络中的所有数字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

省级监控中心实现对前端所有点的控制和浏览。

4.2分控中心本次各分控中心不承载视频接入数据,分控中心管理的监控点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平台进行权限划分。

分控中心网络单独接入到交换节点上。

通过安装分控软件负责实时调用管辖区内的监控点视频数据以及历史视频数据。

4.3系统联网的数字部分前端监控点统一使用红外网络摄像机和网络高速球,视频信号在设备中压缩为数字信号通过网络传回指挥中心。

系统的数字联网部分可让授权用户和分控中心可以实时浏览和查询历史监控图像。

4.3.1普通用户的访问对于普通授权用户可通过网络浏览软件浏览不能控制的、从数字硬盘录像机输出的数字图像。

当多名用户需要访问同一路数字视频图像时,系统将自动通过代理转发服务器软件进行图像数据转发。

4.3.2高级用户的访问高级授权用户可通过网络浏览软件、视频分控软件、模拟矩阵控制软件浏览和控制从数字硬盘录像机输出的数字图像,当对某一路图像需进行高清晰图像访问时,系统将自动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输出的4CIF高清晰图像(DVD级),这个过程对用户来讲是完全透明的。

当多名用户需要访问同一路数字视频图像时,系统将自动通过代理转发服务器软件进行图像数据转发。

4.4建成后实现的功能4.4.1网络浏览功能共享平台内用户经授权后,能通过客户端浏览实时和历史图像,浏览历史图像数据时,可以根据时间、事件等信息分类进行。

4.4.2图像管理功能共享平台内用户经授权后,可显示、存储、检索、回放所选摄像机实时图像;可远程回放前端的任一摄像头的历史图像(时间可设);回放方式有逐帧、慢放、常速、快速以及放大/缩小等多种方式;能够将任意一幅回放图像存放成JPEG或BMP格式的图像,供数据交换使用。

4.4.3远程控制功能高优先级的用户根据等级优先的原则可无条件获得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同级别用户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获得控制权,控制权的等级可设定。

4.4.4安全管理功能系统实行操作权限管理,按工作性质对每个用户赋予不同权限等级,系统登录、操作应进行权限查验;系统所有重要操作,如登录、控制、退出、确认等,均应有操作记录,系统可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所有操作记录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应有必要的网络安全保护,保证系统数据和信息不被窃取和破坏;系统保存的所有重要数据,包括用户信息、操作记录、日志等,应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4.4.5系统管理及监控设备网管功能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崩溃;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对操作人员设置权限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系统具有对前端设备远程监视、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启动的网管能力;提供对系统操作的在线中文帮助。

4.5代理转发服务器功能在市级监控中心设置代理转发服务器,提供代理转发服务。

使用代理服务器对于多用户同时访问前端DVR图像的情况,可以大大缓解网络压力。

由于前端监控点传输时使用的网络带宽一般都比较窄,当多个客户端需要同时看某远程的相同画面时,在一条网络线路上的同时点播,会占用多个相同带宽,严重浪费网络资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