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油技术现状,南非沙索公司与神华宁煤合作,国家政策煤制油一、政策导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经报请国务院同意,于2008年8月4日印发《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有关内容如下:(一)目前我国煤制油仍处于示范工程建设阶段,不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
应坚持通过煤制油示范工程建设,全面分析论证,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煤制油技术发展主导路线,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确定下一步工作。
(二)经我委报请国务院批准,目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的煤制油示范工程项目有已开工建设的神华集团公司煤直接液化项目。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与南非沙索公司合作的宁夏宁东煤间接液化项目,需在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后按程序报批,未获批准前不得擅自开工。
除上述项目外,一律停止实施其他煤制油项目。
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要立即停止煤制油项目的核准,严禁化整为零、巧立名目、违规审批。
(三)对确定可以继续的示范工程项目,有关企业和科研机构要集中力量,加强关键技术和工艺研发,对技术可靠性、项目经济可行性、项目用水需求保障情况等进行充分论证,如具备核准条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上报国家能源局,经国家能源局审查报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查,如可行需报请国务院批准后实施。
(四)在示范项目建设过程中,要采用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能效、降低排放的先进技术,加快大型和专用设备自主化进程,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强技术队伍培训,尽量减少示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00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全文,明确要求要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坚决遏制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
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项目,重点抓好现有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五类示范工程。
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执行煤化工产业政策,稳步开展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建设,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
在 2009 年 9 月 22 日召开的“煤代油技术及政策”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随着伊泰集团、潞安矿业集团、神华包头煤间接液化以及神华煤直接液化示范项目的成功投产,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及摸索,在总结示范项目经验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当会出台相关规划和政策,鼓励煤制油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煤炭液化发展的必要性1.多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结构。
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
煤炭是中国未来的主要可依赖能源。
此外,从经济上看,煤炭也是最廉价的能源。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能源消费大国,经济实力和能源供应都要求中国的能源消费必须立足于国内的能源供应,这就决定中国的能源结构必须是以煤为主体。
煤炭大量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石油进口迅速上升,已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构成威胁。
石油是保障国家经济命脉和政治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中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由于国产石油无法满足需求,对进口油依存度越来越高。
自 1993 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石油进口量迅速上升,进口量的剧增,依存度的加大,已对中国能源供应安全构成威胁。
中国原油产量与进口量(万吨)中国原油产量与进口量(万吨)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产量进口数量3.煤炭液化可增加液体燃料的供应能力,有利于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通过液化可将硫等有害元素以灰分脱除,得到洁净的二次能源,对优化终端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煤炭液化可生产优质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尤其是航空燃料,要求单体积的发热量高,即要求环烷烃含量高,而煤液化油的特点就是富含环烷烃,通过加氢处理即可得到优质航空燃料。
发展煤炭液化不仅可以解决燃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充分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保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未来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煤炭液化还可以生产出经济适用的燃料油,大量替代柴油、汽油等燃料,有效地解决中国石油供应不足和石油供应安全问题。
三、经济性分析经济性分析煤制油项目对油价有很强的依赖性,也和项目所在地的煤质情况、市场煤价都有关系。
以目前的工艺可以看出,每产一吨成品油,直接液化消耗原煤是 3-4吨,而间接液化则消耗4.5-5.5吨;每吨油品产出中,直接液化耗水量为5-6吨,间接液化项目的耗水量则是8-12吨。
从单位投资金额计算,前者的每万吨成本是0.8亿-1.1亿元,而间接液化则是1.1亿 -1.3亿元。
而且直接液化的经济性比间接液化更为明显(见表1)。
表1 煤炭价格(元/吨)煤炭价格与成本原油价格对比 100 500 60~70 36~46 600 67~77 40~50 700 74~84 45~55 800 80~90 49~59 间接液化(美元/桶) 35~45 直接液化(美元/桶) 20~30 4 / 14首先,煤炭价格的上涨将降低煤制油的经济性。
从表1可见,当煤炭价格为500元/吨,原油价格6O~70美元/桶时,间接液化有经济性。
当煤炭价格为800元/吨,原油价格在8O~9O美元/桶时,间接液化才有经济性。
直接液化对煤炭价格的敏感性也同样明显。
其次,环境成本的提升也将降低煤制油的经济性。
在当前10美元/吨的C02排放交易价下,原油价格在67~77美元/桶以上,间接液化法具有经济性。
但如果CO2排放交易价提高到5O美元/吨,对应的原油价格必须达到96~106美元/桶以上,间接液化法才具有经济性。
据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方面透露:在现在的煤价下,如果国家油价维持在 65~70 美元一桶,按照既有的设计条件运转下来,直接液化项目能够盈利,至少不会亏损。
但是,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周凤起算过一笔账,每生产 1 吨煤制油,将消耗 4 吨煤炭,比如生产发热量10000 大卡的石油,将消耗 4 吨 5000 大卡的煤炭,在转化过程中,能量消耗一半。
当煤炭价格达到 1000 元/吨时,煤制油成本价将达 10000 元/吨,折算成原油价格将在 120 美元/桶左右。
而且新上一个产量为 100 万吨/年的煤制油项目,还要投资 100 亿元人民币。
因此,发展煤制油从经济效益上看并不划算。
此外,煤制油项目还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特别是能源、市场、投资能力、科研力量和国际合作等因素。
煤制油项目未能解决的设备问题和技术稳定问题也是其商业化运作的制约因素。
因此,除南非曾因禁运而大规模商业性开发煤制油项目外,美国、德国、日本虽纷纷投巨资研究煤制油项目,建设试验工程,但没有真正投入商业运行。
四、工艺技术发展状况1.间接液化技术(1)Sasol 工艺间接液化已有 70 多年历史,1943 年 F-T 合成技术实现工业化, 1956 年在南非形成了规模化工业生产,是成熟可靠的煤液化技术。
至今,在南非已建成了 3 个大厂,年耗原煤 4600 万吨,生产液体烃类产品 760 多万吨,其中油品近 500 万吨。
Sasol 已成为世界煤化工装置的典范。
神华集团、宁夏煤业集团与南非 Sasol 公司合作,计划投资 300 亿元在宁夏建设煤间接液化项目。
建成投产后,每年将生产 320 万吨油品。
神华宁煤与沙索公司合作的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于 2009 年 11 月通过预审,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也已编制完成,并于 12 月开展了环评公示。
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南 6 / 14 非 Sasol 公司已签署第二阶段合作补充协议和执行计划。
而另一间接液化项目—陕西榆林项目已暂停。
表2 公司机构工艺名主要间接液化工业应用情况单体最大规应用情况模 Sasol Shell SSPD、SAS SMDS 100 万吨/年 50 万吨/年 1.25 万桶/d 10 万吨/年 18 万吨/年 Sasol 工业化、神华筹建来西亚 Bintulu 工业化新西兰工业化晋煤工业化伊泰、潞安工业化,神华试运行兖矿高低温 F-T 5000 吨/年山东枣庄的鲁南化肥厂中试中石化 F-T 合成3000 吨/年 RFI-1 催化剂镇海炼化建设的中石化第一套 GTL 中试 Exxon-Mobil MTG 德国伍德中国科学院 MTG F-T 浆态床(2)荷兰 Shell 公司的 SMDS 工艺SMDS 工艺包括造气、合成、 F-T 中间产品转化和产品分离 4 部分,主要产品是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和蜡。
1993 年在马来西亚 Bintulu 建成 50 万吨/年的工厂。
(3)Exxon-Mobil 的 MTG 工艺Mobil 甲醇-汽油(MTG)间接液化工艺利用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从煤或天然气中生产汽油。
1984 年 Mobil 公司在德国波恩附近的 Wesseling 建成了一套 100 桶/d 汽油的 MTG 工艺固定床示范装置,之后又建成一套同样规模的流化床示范装置。
新西兰建造了一座 1.25 万桶/d 的商业化液化厂,处理从Maui 矿区生产的气体。
尽管这座液化厂仍进行着生产,但是只生产甲醇,目前这样的经济性最好。
(4)德国伍德公司的 MTG 生产工艺晋煤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组建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在粉煤、特别是劣质粉煤气化的关键技术方面寻求突破。
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与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美国美孚公司和德国伍德公司紧密合作,交流学习,掌握了相关先进技术。
项目的流程工艺是,采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将劣质粉煤气化造气,生成甲醇,再通过德国伍德公司的 MTG 生产工艺,间接生成油品。
晋煤集团 10 万吨/年甲醇制汽油项目于 2009 年 6 月试车成功,该项目配套的 30 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所用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于 3 季度试车成功。
(5)其它国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除了已经运行的商业化间接液化装置外,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 ),英国石油( BP-Amoco ),美国大陆石油公司 8 / 14 (ConocoPhillips)和合成油公司(Syntroleum)等也正在开发自己的费托合成工艺,转让许可证技术,并且计划在拥有天然气的边远地域来建造费托合成天然气液化工厂。
(6)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催化剂和“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中科合成油技术F-T)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成油工程研究中心(现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了 2000t/a 煤炭间接液化工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