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及其影像语言分析
3
Part Three
影像语言及镜头分析
4
Part Four
总结概括
总结
• 通过上这门课程,我意识到电影的镜头语言和电影的剧情一样重要,两者 都必不可少,好电影的镜头语言十分的严谨,而且每个镜头的衔接都十分 的自然,每个剪辑点的切入都十分的流畅,我觉得只有镜头语言到位,才 能使我们愿意去看电影的剧情。现在的电影市场越来越大,各种风格的电 影越来越多,像冯导这种资深导演拍出的片子都会成为热议的话题,比如 《我不是潘金莲》中镜头的运用,我觉得冯导就很有创新意识,大胆的想 法,有人喜欢,也有人吐槽。以前看电影就是看剧情,上了这个课就能冷 静下来仔细的分析镜头语言,不得不说再一次看这些电影,我就觉得冯导 是个很认真的导演,每个镜头的运用都十分的巧妙,十分的讲究。我觉得 这一点真的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不是潘金莲
犹如电影名字和故事一样,我不是潘金莲就是一个打破传统,打破封建的一 个故事,在我们都接受了宽屏16:9的荧幕后,用一个圆形的镜头电影出现, 大胆的创新,也恰好承托了故事的情节。古代的图案很多都是圆的,俗话说 天圆地方。我觉得这四个字贯穿整部电影!圆形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聚焦, 让观看者更容易被带入情景。圆形也像是一个囚禁圈,古代的男尊女卑和种 种封建思想就像是这个圈,圈住了很多女性,套住了多少人的一辈子!圆形 更具有时代进程味道,代表了人情社会时期。后面又变成了方的,由于故事 情节的转换,她告状去了北京。北京是大城市、是权力集中的地方,和农村 要有很大的视觉反差,权利和城市都是很硬的线条,用圆的就显得不好了。 方形硬朗的线条代表了约束性、规则,这个圆形到最后变成方形,李雪莲这 故事就是社会从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过渡期出现的故事。在一个就是中国 哲学的一种体现:天圆地方,圆好比动,方好比静可谓方圆动静。还有就是 一个规矩的体现:规是画圆形的,矩是画方形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里隐藏这中国官场的规则,中国民间社会的规则。后面又变成了方的,由 于故事情节的转换,她告状去了北京。北京是大城市、是权力集中的地方, 和农村要有很大的视觉反差,权利和城市都是很硬的线条,用圆的就显得不 好了。方形硬朗的线条代表了约束性、规则,这个圆形到最后变成方形,李 雪莲这故事就是社会从人情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过渡期出现的故事。
2
Part Two
作品简介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不是一部单纯的灾难片,更不是一部炫技的大场 面特效片。尽管它的地震特效场面做得很震撼,但冯小刚导演的 着力点显然并不在于此。从震前漫天飞舞的蜻蜓,到震后惨不忍 睹的一片废墟,这一过程大约只有半个小时,此后两个小时心灵 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要表现的内容。导演冯小刚显然用了收 敛的手段来煽情,而不像某些苦情电视剧那样没有节制。影片如 果将地震前主角们的幸福生活铺垫的时间再长一些,那么前后对 比的悲情力度会更大。此外影片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对母亲和孩 子失散后的生活交代略显琐碎和平淡,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全片 的悲剧氛围 冯小刚导演在这部影片当中,成功运用色调来表达电影深刻的内 涵。影片画面的色调,一开始是柔和的灰黄调子,犹如老照片一 般象征着已逝的岁月;然后是大地震发生时,色调转为沉郁的黑 白调子,除了鲜血几乎再没有其余的彩色,暗示着大地震抹去了 一切美好,残酷可怕;再之后,贯穿全剧的是淡淡的灰白调子, 如一缕缕深渊中的薄雾,象征着人们心底压抑着的弥久的哀伤。 以小说《余震》为基础改编的《唐山大地震》也是改编电影的典 范之作,人物、故事基本保持原貌,而且主线更加清晰,情感的 表达也非常得体。影片大部分剧情采用双线叙事,讲述家人失散 后各自的生活,时间跨度32年,地域以唐山为核心延展至保定、 杭州、温哥华、汶川,徐帆和张静初分别饰演的母亲和女儿在精 密的戏剧空间中遥相呼应,隔空碰撞出很多火花,为最后的母女 相见引爆“催泪弹”酿足了情绪。其中的价值和技术体现在对特 殊年代背景的情怀抒发,对家庭伦理、人物情感的细腻解析。不 仅仅是23秒的浩劫,而是聚焦在32年人们心中留下的伤痕,虽然 只是娓娓道来,却更加值得观众去久久回味。
芳华
《芳华》注定是一部难以盖棺论定的作品,它的艺术性以及对于时代的思 考与当下娱乐至死的思潮是相互冲突的,可能确实需要一点时间,来渐渐 发现到它当中的长处与不足。但它的诚意是毋庸置疑的,在2017年末,可 以看到这样的一部影片,也算是一种告别与怀念。它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 用心呈现的电影和故事,即使经过了再多的磨难和挫折,观众也一定能够 感受得到。需要这样的作品,欢迎这样的作品。 影片前一半出现了大段的女兵跳舞、演唱革命歌曲的情节,并配以无比激 昂的氛围,有着稍显魔性的画面,文工团散伙时的气氛也被拍得相当悲情。 但稍显拧巴的是,两位主人公刘峰和何小萍都是文工团的伤心人,刘峰生 活在活雷锋的阴影下,离开文工团时甚至把奖状都扔了,何小萍在整个文 工团生涯中一直受到嘲笑和排挤,这样的处理方式,很难让观众清晰感受 到导演对文工团的态度,相比之下,导演把对战争的态度诠释得非常清晰, 不仅批判了战争的残酷性,也借刘峰复员后的遭遇,批判了当下社会遗忘 战争的可悲。整体上看,《芳华》展现了强烈的作者控制和艺术性,但其 故事和表达方式,多少离主流影迷距离较远。 影片中战争场景的描绘宏大有力,盛宴般血色的战争,将主人公如泡沫一 样虚幻美好的理想使命直接戳破在观众面前。 影片中的演员扎实演技从始至终调动着观众的情绪,刘峰这一人物令人崇 敬的高尚品德表现得感人至深。电影用最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讲述了 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End
THANK YOU
2018
电影导演及其影像语言分析
汇报人:宋泉林
ontents
1.导演简介 2.作品简介
3.影像语言及镜头分析 4.总结概括
1
Part One
导Hale Waihona Puke 简介冯小刚• 冯小刚,1958年3月18日出生于北京大兴区,祖籍湖南省湘 潭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 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1984年担任剧情片《生死树》的美 术助理,从而进入电影圈;1991年担任电视系列喜剧《编辑 部的故事》的编剧,并凭借该剧在中国内地获得关注;2011 年6月,凭借《唐山大地震》获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 电影杰出贡献奖;2016年11月,凭借电影《我不是潘金莲》 获得第53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12月13日,获第一届澳门国 际影展终身成就奖;2017年,获第19届远东电影节终身成就 金桑奖、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2018年5月6日 ,凭借《芳华》获第二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8月10日,凭借《芳华》入围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 导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