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工作职责一、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法》,执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及各种规范标准,负责学校“推普创建迎检”的整体工作,管理学校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
二、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推普周活动计划。
三、制定各级目标,实行分级目标责任制,建立学校推广普通话,规范用字检查制度,督导、检查各年级组语言文字的应用情况,做好学校用字规范化工作。
四、组织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指导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及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
五、指导学校文字规范化建设,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知识教育和用字规范基本功训练。
六、布置校园“推普”宣传环境,创设推普宣传氛围,开展推普周宣传活动。
七、强化校园用语,把普通话作为教学、工作、交流和交际用语。
八、做好学校年度语言文字工作总结、推普周活动总结、表彰工作。
九、做好迎检各项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及培训工作。
小学语言文字工作制度一、实行普通话等级证书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将普通话列入教师基本功达标和任职资格的重要内容,按规定凡未取得普通话等级证书的视为不合格教师。
不得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不得聘用为教师职务。
二、实行目标责任制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组与各年级组、各班级实行目标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和学校具体情况,把教师普通话水平和“推普”工作纳入教师考核、奖惩、聘任、竞争上岗等各环节,把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测试等纳入班级管理考核之中。
三、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协作成立学校语言文字领导机构,成立年级组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各处室全力配合学校整体工作,形成“推普”工作网络。
校领导每年至少召开2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听以语言文字工作汇报,研究语言文字工作,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
四、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教师职业语言、宣传语言和交际语言。
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基本任务一、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贯彻“全面启动、整体推进、依法普及、逐步提高”的工作方针,使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
二、坚持使用规范汉字,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用字的规范化水平,加强对学生学好规范字的训练。
三、努力发挥语文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日常教学中,与学生交流时,务必坚持使用普通话,杜绝使用方言。
五、有责任和义务监督学生运用普通话的情况,纠正错误读音,并监督立即改正。
语言文字工作要求1.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广大教职员工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现代意识。
2.将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作为素质教育、学校管理的内容,要求明确,制度健全,认真检查落实。
3.普通话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即全体教职员工在教学、会议、宣传、内外交流和其他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
4.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担任了教学任务的教师普通话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对达不到相应标准的教师组织进行测试。
5.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和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的一项条件。
6.校园里、课堂用字和教学必须使用规范汉字:(1)学校建立的校园网络,印刷的文件、宣传材料、编辑的书、报,颁发的奖状、奖品、证书,制作的各种标牌、教具、板报、宣传栏等,必须达到文字规范要求;(2)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指示牌、会标、标语、请柬、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不得出现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或错别字;(3)教师教案、课堂板书、复习资料、批改作业、书写评语,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
7.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
语言文字工作措施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授课,并指导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汉字,尤其是语文教学,必须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为提高学生普通话整体水平,语文课每节前2分钟坚持对学生时行正音正字训练,另有1分钟演讲训练。
二、严格标准,实行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师生的培训和检查。
严格按照自治区有关普及普通话达标的基本标准,依据各年级,各科教师的岗位职责,制定确实可行的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
学校推普小组与各年级组,各班对学生实行测试制度,每学期笔试二次,口试随机抽查,成绩记入学生个人积分。
把教师目标完成情况及测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把评估成绩与教师的业务考核、评优、聘任,竞争上岗等各环节挂钩,学生成绩纳入班级管理考核之中。
三、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实行办法》加强对教师语言文字应用于水平的考核,所有教师必须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同时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普通话不达标的,限期提高普通话水平,仍未达标的将视为不合格教师。
四、做好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照研究工作。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汉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使在校师生普通话水平尽早达标,学校推普小组把本地方言与普通话进行对照研究,举行专题讲座,消除地方方言。
五、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并开展好每学年一次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利用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标语、网络等形式进行推普宣传活动,使整个校园形成学习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良好氛围,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把推广普通话渗透到学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如:师生演讲会,学生“语文节”,教师普通话教学比武等。
小学推普工作检查督导办法1.查阅教师教案,是否把推普工作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教案中有无体现。
2.课堂听课检查学生发言、读书、口语表达情况。
3.检查教师培训学习笔记,每学期一次。
4.与教师座谈,检查教师口语表达能力。
5.对教师进行问卷测试,检查教师普通话水平。
6.抽查学生及作业,进行口语、问卷测试,检查学生普通话水平,对声韵调的掌握情况和规范使用汉字情况。
7.组织推普活动,进行评比、检查校园环境及各年级各班推普工作落实情况。
8.以上内容记入教师量化考核、作为年末评优依据。
小学语文教师推普工作细则1.严格执行自治区关于教师实施普通话等级证书的决定,教师必须持证上岗。
2.语文教师都要成为普通话的辅导员,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
3.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建立责任制,把学生的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及写规范字能力的培养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建立师生互相监督制度。
4.把普通话的使用列为语文教师的业务考核、年终评优等项内容中。
5.注意纠正学生口语中的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问题,纠正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
做到:一日纠正一字,一日纠正一词,一日纠正一句。
小学推广普通话(专项)工作制度为了实现国家提出的新世纪“普通话初步普及”的目标,更为积极有效地开展我校普通话推广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区、市语委的规定,特制定以下推广普通话(专项)工作制度:一、认真组织全校师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二、校领导每年至少召开2次推广普通话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普通话推广工作,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中有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内容;三、学校在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必须将推广普通话作为创建和检查内容之一,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四、录用新教师时学校必须审核普通话测试水平,语文教师普通话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学科教师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如未达标,不予录用;五、专兼职教师及外聘教师上网前,必须向教务处提交普通话水平测试证,未达标者,一律不能上岗,未达标的教师员工分期参加市语委组织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六、加强普通话达标后的“测后管理”,杜绝“证书一到手,方言又出口”的现象,引导和鼓励教师自觉地把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职业语言,并不断提高普通话水平;七、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必须使用普通话,校语言文字工作组每学期将以各种形式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如出现违反规定的情况,年度考核时取消评优资格;八、学生必须按照学校制定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及其他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如违反规定,降低评优的等次;九、全体教师要积极参加校语言文字工作组组织的演讲、朗诵等各种普通话竞赛、讲座活动,各班必须组织学生每年9月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十、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播音员普通话水平必须相当于二级乙等,否则不予播音。
广播站每年必须播出推普宣传节目5次以上,校园网上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站,要及时报道学校推普工作动态、先进事例;十一、教学楼、图书馆、食堂等到公共场所必须设置“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
推广普通话是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师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严格贯彻执行以上制度,为实现我国新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作出贡献。
语言文字工作评聘奖惩办法1.教师在推普创建迎检活动中,工作扎实、宣传到位、效果优异者,学校对其量化考核适当加分,并在年末评优,职称评聘方面优先进行。
2.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学生或科组,学校将予以奖励,并据情况上报上组部门予以奖励。
3.教师普通话等级不达标者,学校不予聘任,不得参加职称评聘。
4.在学校推普活动中未能达到学校要求的教师,其年末量化降一等,不得参加年末评优。
5.教师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不能坚持使用普通话的,不得参加教学评估,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评为先进个人。
6.学生在校园内说普通话,无违规用语用字的学生,该班当年度综合测评加奖励1分。
7.对违规用语用字学生数在3人及其以上的学生班,取消其评选先进班集体的资格。
小学一年级推普职责一、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要求是:用四至五周的时间,学会23个声母、24个韵母和16个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读出整体认读音节;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能准确、熟练地拼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
二、识字、写字本年级要求学生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逐步培养识字能力。
会用铅笔写字。
能依照笔顺规则,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合乎要求,逐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过的词语,能准确认读,正确书写,懂得意思,并练习在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
三、朗读朗读课文,做到语音正确、朗读流利。
分角色朗读课文,逐步做到有感情。
四、说话能运用学过的词语说句子。
能用普通话清楚地回答问题。
看图或观察简单的事物之后,能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年级推普职责一、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能认识大写字母,熟记《语拼音字母表》。
二、要求学会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依照笔顺规则正确书写,大部分词语能在口头和局面语言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