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与分析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与分析


11
第三节 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的途径
2、优化布局,改进生产系统,提升系统能力 要实现煤矿机械化,矿井的开拓布置要先行优化,为机械化改造创 造基本的条件。采煤方法落后是造成小型煤矿技术落后的根本所在,非 正规的采煤方法必然导致煤矿资源采出率低、通风管理混乱、安全事故 频发、工人劳动强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在进行采区布置时,改变原有 的布局方法,按正规的开拓布局设计,建立采区煤仓,实现采区内的连 续化运输,为机械化实施创造条件,同时使用无极绳绞车系统,解决采 区内,特别是工作面内辅助运输环节多的问题,以及采用无极绳辅助行 人,用以采区内斜巷行人。同时,巷道断面也要重新设计,以满足机械 设备运输的要求。
(2)选择综掘机
选型时要注意两个方面(包括采煤机选型时也要注意): 一是设备最大件的尺寸及重量,在选型时要选择能够符合本矿条件的设备, 必要时可以到厂家定制; 二是设备的施工尺寸,一般小型煤矿原来开挖的巷道尺寸较小,但实现机械
化后,巷道断面尺寸有所加大,同时也要考虑经济断面。
16
第三节 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的途径
一、资源整合矿井发展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地质因素
资源整合后,可能遇到煤层厚薄不均、采区内出现薄煤带和无煤带
、地质构造复杂,综合机械化设备多,重量大,搬家困难。
2、思想因素
地质条件与外部矿井相比较差,干部职工对上机械化能否成功心存 疑虑,有所顾虑。机械化的流水作业线不仅要求认识程度要高,作业习 惯也要改变和规范,资源整合矿井散漫的习惯性工作作风,距 离高起点、高标准的机械化作业要求还有差距。
线长、巷道断面小等问题,不能满足机械化发展需要。为此需要重新进
行矿井设计,对比论证方案,选择最优。在一定的资金投入上,以达到 合理的产出比、合理的经济效益。
4、建立绩效制约机制,严格考核管理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维持矿井持续安全生产 的前提。对矿井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管理 能力。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制度,落实执行。对 员工建立奖惩措施,规范约束的同时,并鼓励 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
每个矿井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矿井的地质复杂程度。为此矿井需要根 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设备进行生产。对于综采综掘设备的选择,需要对
采掘工作面的顶底板岩性进行硬度测试,对采掘工作面地质素描分析研
究,探查圈定区域地质构造等等。
23
第四节 资源整合矿井实现采掘机械化的探索与实践
3、做好设计,优化系统匹配
资源整合矿井由于设计能力较小,加上多年发展,普遍存在系统战
设备选型应依照以下原则:
①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条件以及煤层厚度; ②尽量简化辅助运输系统,减少辅助运输环节; ③设备要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④设备间要相互适应,能力匹配,运输畅通。
14
第三节 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的途径
例如:(1)选择支架
需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后选用,考虑以下各方面特点: ①支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运输安装方便; ②支护性能好,支护强度高,切顶性能好;
24
第五节 煤矿机械化发展趋势
25
第五节 煤矿机械化发展趋势
一、煤矿机电一体化
现在,我国传统的机械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煤炭的开采工作,机电 一体化的煤炭设备在煤炭开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煤矿机械 一体化的到来可以有效的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让煤炭的开采运输逐 渐走向一体化,保障煤炭资源开发的一体化可以有效的提高效率,保 障生产的安全性。提高煤炭产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耍尽快 实现煤矿机械的现代化,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煤矿机械的创新,让其 不断的走向现代化、智能化是现在市场的需求。所以,煤炭设备的发 展问题将会影响到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
(3)选择采煤机
除了遵循上述选择综掘机时的两条原则外,还应根据以下几方面: ①煤的坚硬度 ②煤的厚度 ③煤的倾角
④顶底板性质
17
第三节 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的途径
5、多措并举,大力培养人才
煤矿在机械化的进程中,人员培训是一个重要环节。 采取“自身培养、校企联合、企企联合”等多种方法,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 对职工进行培训。 ①采用与学校联合办学等手段,直接从技校招收工人,以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②将招收的非煤矿类大学生重新送到煤矿类专业院校委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数量; ③充分利用邻近大矿的优势,将操作工人和管理技术人员送到大矿学习、培训; ④在实施机械化的过程中,工资分配上向机械化的 队伍特别是机电维护人员倾斜,保护职工的学习积 极性,努力营造学知识、用知识的氛围; ⑤在技术上遇到难题时,如设备下井、机械安装、 回撤、使用中发生的疑难故障等,把有经验的专业 技术人员请进来,现场指导; ⑥通过阶段性的集中培训和技术比武等多种形式, 持续提升职工素质。
18
第四节 资源整合矿井实现采掘机械化 的探索与实践
19
第四节 资源整合矿井实现采掘机械化的探索与实践
《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实施细则》中指出:
到2013年末,基本淘汰15万吨/年以下的煤矿; 逐步淘汰30万吨/年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兼并重
组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原则上不低于45
万吨/年,高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原则上不低于30 万吨/年;煤矿企业(集团)控制在100个以内,矿
三、工人文化程度低
矿山工作人员文化、技术素质低下,不能够对设备进行完善的管理和操作、维 修,这使得设备不能够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和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小型煤矿普遍
使用炮掘、炮采,管理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特
别是机电专业人员及操作人员严重匮乏,满足不了机械化开采的需要。这是小型煤 矿机械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
第一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
二、毕节市概况
1、目前全市共有517个煤矿,设计总能力11799万吨,其中生产矿井316
个,试运转矿井6个,在建矿井58个(其中停建矿井136个),实现采煤机械化 煤矿50个,实现掘进机械化煤矿37个,采煤、掘进(含装卸)机械化程度仅为 17%和20%左右。
4
第一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与分析
主讲:YWQ 2015年2月
第一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
2
第一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
一、全国概况
近年来,一些大型煤矿集团在煤炭行业效益较好黄金时期加大安全投入 、提高装备水平并强化安全管理,从而使得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但 是占绝大多数的小煤矿,特别是处于停产、停工状态的小煤矿,办矿水平提升不 大,我国煤炭产业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虽然煤矿事故逐年大幅度下降,并不表明 我国煤矿安全保障能力也有同等幅度的提升,煤炭行业生产力水平整体较低的状 况并没有根本改变。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全国共有煤矿13053处,全国采 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1%,其中大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为95% ,30万吨及以上 采煤机械化程度为75%,30万吨及以下采煤机械化程度为55%;掘进装载机械 化程度为60.8 %。
8
第二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四、工艺落后
没有与设备相匹配的采掘工艺,而且采矿场的数量增大导致对设备的需求 量增大,使设备利用率变低。 技术服务机构和信息交流平台缺乏。小型煤矿较为集中的地区,缺少区域 性的技术服务机构和专业服务队伍。缺少煤炭生产企业和煤机制造企业信息交流 平台,多数小型煤矿对适用采掘装备了解不够。
五、资金问题
依目前形势,部分小型煤矿企业因为投资回收期长、投入资金太大成本高 、效益不好等原因,无法购置相应配套机械设备。
9
第三节 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的途径
10
第三节 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的途径
1、解放思想、学习提高 决策层牢固树立“思想解放是前提,机械化建设是核心、科技兴安 是根本”的先进理念,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开展宣传推广煤矿机 械化开采的重大现实意义,形成大力推进煤矿机械化升级改造的声势和 氛围,坚定信心,增强搞好煤矿机械化建设的自觉性,也要与上级公司 及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联系,以争取良好的外部环境及资金、政策的扶持 。解决矿井员工对推广使用机械化存在畏难情绪,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的难题,扩大宣传教育。
5
第一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现状
3、 国内外的开采实践证明,小型煤矿只有大力实施安全技术改造,不 断提高小型煤矿机械化程度,才能逐步解决煤矿规模小、工艺落后、技 术装备条件差、安全保障能力低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小型煤矿生产力 水平,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6
第二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7
第二节 煤矿采掘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一、设备问题
一些国产采掘机可靠性和耐久性不强,设备造价高但质量差。
二、地质条件复杂
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断裂展布具多样性和切割的复杂性。构造因素断裂 ,褶皱较发育,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决定了煤矿采区和工作 面布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回采工作面存在面较短、资源储量少的特点。
③支架轻便灵活,对工作面适应性强;
④支架支柱根据底板软硬程度对比压的不同要求,可 配备不同规格的柱脚底盘; ⑤易与采煤机配套,既可炮采又可机采,和不同高度 的双向单体液压支柱配套使用,广泛适用于煤层倾角、 各种地质条件的一次采全高和放顶煤工作面; ⑥设备投资少。
15
第三节 煤矿提高采掘机械化的途径
2 、 根据毕府办发〔2014〕3 号文件中指出,加快推进小煤矿机械化建 设。鼓励小煤矿进行机械化改造,因实施机械化改造而提升的符合产业 政策规定的产能,按生产能力核定办法予以认可。新建、改扩建的煤矿 ,不采用机械化开采的一律不得核准。长度超过1500米的平巷、垂深超 过50米的斜巷,必须采用机械运送人员,推广使用架空乘人装置。小型 煤矿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到 2014 年分别达 45% 和 70% ,到 2015年分别达55%和80%以上。
井调整到1000处左右;毕节市、六盘水市煤矿企业
(集团)年生产能力不低于200万吨,其余市(州) 煤矿企业(集团)年生产能力不低于150万吨。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