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蜀地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巴蜀地域文化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巴蜀地域文化试题
得分评卷人
一、列举题(每题5分,共30分)
1.请简述什么是四川路。

题号—二三四总分
得分
答: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请列举四川从古到今的6位文学家及其代表作。

答:司马相如《子虚赋》、《天子游猎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口《蜀道难》等;苏轼《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郭沫若《女神》、;巴金《激流三部曲》、
《随想录》;沙汀《淘金记》;艾芜《南行记》;周可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3.请列举诸葛亮治蜀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继续推行联吴拒魏政策、实行法制、重视人才、任人为贤、务农殖谷、闭关息民、南征、北伐。

4.请列举15处四川的风景名胜古迹。

答: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垠、黄龙溪、金沙遗址、人足石刻、乐山人佛、三星堆、瓦屋山、碧峰峡、白龙宫、龙池风景区、黄龙寺、剑门蜀道、蜀南竹海、四姑娘山、武侯祠、稻城、卧龙保护区、蒙山、海螺沟、杜甫草堂、耀画池、沪汕湖、望江楼、米亚罗、西岭雪山、九寨、贡嘎山、天台山、西岭雪山、白龙湖、诺水河、龙池、二滩、海螺沟、合江佛宝、盐亭高山、剑门关、七曲山、广元天台、二郎山等。

5.请简述落下阂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闺(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屮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阀中(今四川问中)人。

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T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

落卜•脚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來到京城长安。

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

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闵、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阂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

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

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住I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

新历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

汉武帝决定采用新历于地封七年(公元前104年)正式颁行,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新历因而被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我国历法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系统的历法,具冇划时代的意义。

6. 请简述巴蜀艺术特色。

答:(1)源远流长,历史悠久(2)内弈丰富,地域色彩浓郁;(3)纳构力强,稳定性 二、不定项选择题(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依次填入下列 答题框;每小题2分,共20分)
答题框:
1・ 2. 3・ 4. 5. 6.
7・
8.
9.
10.
1. 四川东汉陶俑最具代表性的首推(B )。

A.宴乐舞杂伎
B.击鼓说唱俑
C.背兜捧箕俑
D.戏猿俑
2. 我国著名四大名菜是(ABCE ) o A ・京菜
B.苏菜
C.粤菜
D.湘菜
E.川菜
3. “书院”的名称起于唐代,但四川书院最盛还是在(A ) o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4. 四川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历來有“(ABCD ) ”之巻。

A.峨眉天下秀 B.夔门天下雄C.剑门天下险D.青城天下幽 E.九寨天下丽
5. 1997年,重庆市被列为中央在辖市,重庆直属市由(ABCD )组成。

A.重庆市 B.涪陵市 C.万县市 D.黔江地区
E.达州市
F.巴中地区
6. 川剧吸取外省地方戏的声腔和四川民间曲调,形成融合昆腔、(BCDE )五大声 腔而白
成体系的人型地方剧种,与京戏、豫剧、越剧等齐名。

A.锣鼓
B.高腔
C.胡琴
D.弹戏
E.灯戏
7.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距今已冇(C ) 多年的历史。

A. 4000 B. 3000 C. 2000 D. 1000
8. 明代状元杨慎在《升庵外籍•饮食部》中,记录巴蜀的茶、酒、食品、饮宴的资 料有(B )条。

A. 12
B. 24
C. 54
D. 68
E. 76
得分
评卷人
高;(4)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9.下列宗教中,直接产生在巴蜀地区的宗教是:(B )
三、判断题(正确的填“ J ”,错误的填“X”,将判 断结果填入下列答题框;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乐山人佛依凌云山栖鸾峰断崖带成。

唐开元元年(公元年)名僧海通法师始
建,韦皋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成,历时约90年。

(V )
2. 川剧与其他剧种人同小异,分为“小牛”、“旦角”、“牛角”、“花脸”、“丑 角”五大
类。

这既反映了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性,同时,也是对川剧传统行当分类法的
继承。

(V )
3. 在播种技术方面,从汉代开始,巴蜀地区的播种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撒播、点播 和条
播。

(V )
4. 我国茶圣——宋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
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

(X )
5. 相传在上古时代,诞生于巴蜀盐亭的黄帝元妃媲袒首先教民养蚕、造丝、织绸, 因其功
盖千秋,历代将他视作“蚕神”、“丝圣”,祀为“先蚕”。

堪称上古伟大的科 学发明家。

(V )
6. 川菜的基本味型为麻、辣、甜、咸、苦五种。

(X )
7. 李白诗歌风格飘逸豪放,境界离奇,感情真切,语言流畅自然,咅律和谐多变。

(V ) 8. 七曲山大庙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从元到民国各个时期的建筑风格。

(V ) 9•填水脚作为绵竹年曲的绝活流传于世,以精细著称。

(X )
10. 四川得名在唐朝。

(X )
10.宋代四川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北宋时期, 成都出现了( C )。

A.银币
B.金币
C.交子
D.铜钱
得分
评卷人
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答题框:
1.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和技术水平休现在哪些方面?
答题要点:都江堰集诸多学科知识Z大成,科学性极强,技术水平极高,突出表现在堰址选择、工程技术、治水经验和系统原理等方面。

在堰址选择上,都江垠所在地正处在由岷江、沱江及具他河流冲积而成的扇形平原的顶部,海拔约730米,地形由高低地向东南方向跌落,在成都地区形成偌大一片倾斜地带。

从水利科学的角度看,这种地形条件对兴修水利工程相当有利。

历史上与都江堰同时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不少,如芍陂、秦渠、郑国渠、漳水十二渠等都己湮没无存, 究其原因与工程选址不当有直接关系。

在系统工程上,都江堰渠首部分主耍由三大主体结构组成,即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协调发挥分水分沙、泄洪排沙和引水束水的整体功能。

渠首枢纽工程合理运川了岷江的地势、河势以及其他一切有利的自然之势,充分考虑当时的人力、物力、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釆取种种切实措施,使之在工程上有分洪、引水排沙的完整而乂系统的立体布局,在效益上有防洪、灌溉、航运的多种功能,使水资源在时段上的有限性变成了时间上的无限性,一•劳永逸地为民造福。

在治水经验上,总结出了诸如“六字诀”、“八字格言”、“三字经”等一整套科学治水的方法,作为岁修准则,世代相传。

此外,勤劳智慧的古代巴蜀治水者们,在充分汲取民间技术养分的基础上,以克特有的韬略睿智,在实践屮创造出一项乂一项传统工程技术,如都江垠工程屮长期使用的围堰截流工程技术——榭槎、竹笼装石技术、干砌卵石技术、桩工与“羊圈”技术等独具特色的工程技术,一直经久不衰,万世留芳。

2.请结合所学知识,用300-500字简要介绍四川的历史与文化。

四川历史悠久,至今4500余年文明史,历史悠久,地人物暉,白古以來就亨有“犬府之国"的美誉。

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阎中、都江堰等7座城市,数量仅次于江苏省、河南省.
“四川咽为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分“川峡路”(四川盆地)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以及“夔州路”(合称“四川路”)得名,又因岷江、沱江、乌江以及嘉陵江(古代称“江" 为“川”)得名。

现系“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二
四川文化的主体是巴蜀文化,巴蜀文化是指以巴蜀地区为依托,北及天水、汉中区域, 南涉滇东、黔西,生存和发展于长江上游流域。

巴蜀文化辉煌灿烂、源远流长,早在人类起源时代,就有巫山人和资阳人的先后出现, 这是传说的“巴蜀同囿,肇于人皇”的时代;随着华夏文明发展与进步,巴蜀文化在历史各个时期都焕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辉,直至今H,川文化仍是中华文化屮i支厚重而充满活力的重要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