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概述
本章内容
1.1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1.2 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 1.3 影响建筑构造的和设计原则 1.4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
补充知识 建筑的构成要素
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
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只为满足某一特定的功能建造的,人
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活动的场所。 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
物质技术条件:实现建筑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 段。
物质基础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和施工 机具等。
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建 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理论等。
3、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建筑体型、立面式样、建筑色彩 、材料质感、细部装饰等的综合反 映。好的建筑形象具有一定的感染 力,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2)完整性破坏。楼板、隔墙等具有分割作用的构件 ,在试验中,当出现穿透裂缝或穿火的孔隙时,表 明试件的完整性被破坏。
(3)失去隔火作用。具有防火分隔作用的构件,试验 中背火面测点测得的平均温度升到140℃(不包括背 火面的起始温度),或背火面测温点任一测点的温 度达到220℃时,则表明构件失去隔火作用。
第一章 建筑构造概述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建筑物的基本构成要素。 掌握建筑的分类、分级及划分原则。 熟悉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自的作用
。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掌握建筑构
造的设计原则。 熟悉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了解定位
轴线的划分方式。
本章学习重点
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概念区分。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建筑的构成,建筑构造的基本设计原则。 基本模数的数值,常用模数的应用范围。
物的主要构件(如墙、柱、梁、楼板、楼梯等)的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两个因素来确定。 构件的燃烧性能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烧体 三类.
2)按建筑的耐火性能分等级
(1)非燃烧体。即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如天然石材、人造石材、金属材料等。 (2)难燃烧体。即用难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或用燃烧材料制成而用非燃烧材料作保护层的建 筑构件,如沥青混凝土、经过防火处理的木材等。 (3)燃烧体。即用容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建筑构件 ,如木材等。
影响建筑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构件的选材 和结构体系。
建筑等级
耐久年限
适用建筑类型
一
100年以上
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
50-100年
一般性建筑
三
25-50年
次要的建筑
四
15年以下
临时性建筑
2)按建筑的耐火性能分等级
按照建筑的耐火性能,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建 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耐火等级标准依据建筑
作的建筑。钢结构具有力学性能好,结构自重 轻,工业化施工程度高,施工受季节影响小的 优点,特别适宜于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由 于我国钢产量有限,这种结构主要应用于少量 工业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
5)按建筑结构形式分类
墙承重结构
墙承重结构是由墙体承受楼板及屋顶传来 的全部荷载。这种结构适用于6层或6层一下 的大量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办公楼等建筑 。
建筑形象。 判断下列图片是构筑物还是建筑物。
1、建筑功能
建筑功能:建筑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 面的具体使用要求,也是人们建造房 屋的目的。不同的功能要求产生了不 同的建筑类型,如:工厂为了生产, 住宅为了居住、生活和休息,学校为 了学习,影剧院为了文化娱乐,商店 为了买卖交易等等。
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表1-2 高层民用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h)
构件名称
耐火
等
级
一级
防火墙
非燃烧体3.00
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和
墙
住宅单元之间的墙
非承重外墙、疏散过道两侧
的隔墙
非燃烧体2.00 非燃烧体1.00
房间隔墙
非燃烧体0.75
柱
非燃烧体3.00
梁
非燃烧体2.00
楼板、疏散楼梯、屋顶的承重构 件
1.4 建筑标准化与模数协调
建筑工业化的内容为: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 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管理现代化。设计标准化 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只有使建筑构配件乃至 整个建筑物标准化,才能够实现建筑工业的现代 化。
建筑形象并不单纯是一个美观的问题,它 还应该反映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文化生活水 平和社会精神面貌,反映民族特点和地方特 征等。
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条 件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
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 它对建筑功能起制约或促进的作用;
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技术和艺术内 容的综合表现。 在优秀的建筑作品中,这三者是辩 证统一的。
防火墙
非燃烧体4.00 非燃烧体4.00 非燃烧体4.00 非燃烧体4.00
承重墙和楼梯间的 墙
非燃烧体3.00 非燃烧体2.50 非燃烧体2.50 难燃烧体0.50
墙 非承重墙、外墙、 疏散过道两侧的隔 非燃烧体1.00 非燃烧体1.00 非燃烧体0.50 难燃烧体0.25
墙
房间隔墙
非燃烧体0.75 非燃烧体0.50 难燃烧体0.50 难燃烧体0.25
构造要求——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 及保温、隔热、隔汽、防水性能。
作用——门主要是供人们内外交通和隔离 空间之用;窗则主要是采光和通风,同时 又有分隔和围护作用。
构造要求——具有隔声、保温、防风沙等 性能。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2)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类 3)按建筑层数或高度分类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5)按建筑结构形式分类
作用——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 。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作用。
构造要求——应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承 载能力、稳定性、防火及防滑性能。
作用——作为承重构件,它承受着建筑物顶
部的荷载(包括自重、雪荷载和风荷载等)
,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作为围护构件
,它抵御自然界风、雨、雪的侵袭及太阳辐 射热对顶层房间的影响。
5)按建筑结构形式分类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是由梁、柱组成的骨架承受楼板及
屋顶传来的全部荷载。这类结构适用于荷载及跨 度较大的建筑和高层建筑,墙体只起维护和分割 的作用。
5)按建筑结构形式分类
部分框架结构 部分框架结构建筑内部由梁柱体系承重,四周
用外墙承重。这类结构适用于局部设有较大空间 的建筑,如商住楼等建筑。
5)按建筑结构形式分类
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是指用空间构架,如网架、悬索及
薄壳结构来承受全部荷载。这类结构适用于大空 间建筑,如体育馆等建筑。
1)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等级 2)按建筑的耐火性能分等级 3)按建筑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分等级
1)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等级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耐久年限,耐久年限的长 短是依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决定。
支承多层的柱 非燃烧体3.00 非燃烧体2.50 非燃烧体2.50 难燃烧体0.50 柱
支承单层的柱 非燃烧体2.50 非燃烧体2.00 非燃烧体2.00 燃烧体
梁
非燃烧体2.00 非燃烧体1.50 非燃烧体1.00 难燃烧体0.50
楼板
非燃烧体1.50 非燃烧体1.00 非燃烧体0.50 难燃烧体0.25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指以钢筋混凝土柱、梁 、板作为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承重构件的建筑 ,属于骨架承重结构体系。由于它具有坚固耐 久、防火和可塑性强等优点,在当今建筑领域 中应用很广泛。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大部分 采用这种结构。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指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
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为底层;4~6为多 层;7~9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
其他民用建筑按高度分类
建筑高度是指按室外设计地面至建筑主体女儿墙 或檐口顶部的垂直距离。
(1) 普通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民用建筑和 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单层民用建筑。
(2) 高层建筑。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高 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
判断下列建筑功能: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建
筑,包括生产车间、辅助车间、动力用房、 仓库等建筑。 农业建筑
农业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农、牧、渔业生产 和加工用的建筑,包括农机站、温室、畜禽 饲养场、水产品养殖场、农副产品仓库等建 筑。 判断下列建筑功能: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及进行公关活动的非生产性 建筑称为民用建筑。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
建筑和公共建筑。 (1)居住建筑。
居住建筑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 包括住宅、宿舍、公寓等。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2)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
,包括行政办公建筑、文教科研建筑、文 化娱乐建筑、体育建筑、商业服务建筑、 旅馆建筑、医疗与福利建筑、交通建筑、 邮电建筑、纪念性建筑、司法建筑、园林 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砖石结构建筑
砖石结构建筑指以砖或石材作为承重墙柱和 楼板(砖拱或石拱)的建筑。由于受材料特 性的限制,这种结构的层高、总高、开间、 跨度均较小,抗震性差,但造价较低,适用 于低矮的民居、库房、菜窖等。
4)按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混合结构建筑
混合结构建筑指主要承重结构由两种或两种 以上材料构成的建筑。如砖墙木楼般的砖木结 构建筑;砖墙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砖混结构建 筑;钢筋混凝土墙或柱和钢屋架的钢混结构建 筑。其中砖混结构在大量性建筑中应用最为广 泛,钢混结构多用于大跨度建筑,砖木结构由 于木材资源的短缺而极少采用。
民 用 建 筑 的 构 造 组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