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基坑支护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3)第二章:工程概况 (3)第一节、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3)第二节、地质条件 (4)第三节、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 (4)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概况 (5)第三章:工程重点及主要对策 (8)第一节、工程重点 (8)第二节、主要施工对策 (10)第四章:施工流程 (11)第一节、施工顺序 (11)第二节、施工流程 (11)第三节、施工准备工作 (11)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2)第一节、工程测量放线 (12)第二节、深层搅拌桩施工工艺及方法 (13)第三节、钢筋土钉墙设置及施工 (16)第四节、喷射混凝土面层的施工 (16)第五节、注浆 (17)第六节、基坑降排水工程 (17)第七节、深井降水施工方案 (21)第六章:土方开挖工程 (24)第一节、工程概况 (24)第二节、土方开挖 (24)第三节、土方回填 (26)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 (27)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27)第二节、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27)第八章:基坑重大危险源分析与应急救援预案 (27)第一节、基坑支护重大危险源分析 (27)第二节、基坑应急救援预案 (27)第九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28)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 (28)第二节、安全保证措施 (29)第十章: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0)第一节、文明施工管理 (30)第二节、文明施工管理基本要求 (30)第三节、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31)第四节、环境保护 (33)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措施 (35)第一节、季节性的保护措施 (35)第二节、雨季施工措施 (35)第三节、防台风措施 (36)第一章编制依据1.《招商场财富城(一期)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江苏省徐州工程勘察院2.《招商场财富城(一期)1#楼》施工图纸--- --徐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徐州中国矿大岩土工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4.有关规范、规程:《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GB175-200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二章工程概况丰县招商场·财富城(一期)位于徐州市丰县东方大厦和国土资源局北侧,东侧为河滨路,南侧为中阴大道,北侧为人民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高层为二级,其余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级。

第一节水文工程地质条件拟建丰县招商场·财富城(一期)位于丰县境内,属于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年平均降水量839.4mm,每年7-9月份,最大降水量1297mm,最小降水量500.6mm。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潜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及侧向渗流为主。

勘察期间场区钻孔内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为1.00—1.50m,相应初见水位标高为37.91—38.45m,稳定水位埋深1.10—1.60m,相应稳定水位标高为37.76—38.35,层(10)为承压含水层,水位标高约为35.00m。

其中潜水含水层与东部复新河有一定的水力联系,根据丰县水文站的监测资料,复新河常年平均水位标高在38.00m左右,最高水位标高为40.00m。

目前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为39.20。

第二节地质条件根据本次勘探揭露,将本区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地层自上而下分为15个地质层,3个亚层,各土层性质及分布情况分述如下:(一)层(1)杂填土:主要为旧厂房内混凝土地坪(厚度0.10—0.20m),下部为填土,以粉、粘性土为主,夹少量碎砖块,局部为黑色的粉末状填土。

层底埋深:0.80-1.70m,平均1.09m。

(二)层(2)粉质粘土夹粉土:粉质粘土:浅黄色,局部为灰黄色,可塑偏软,局部为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粉粒含量较高;粉土:灰黄色,湿,松散,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粘粒含量较高。

层底埋深:3.50—5.10m,平均4.12m。

(三)层(3)粉土:灰黄色,湿,松散,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粘粒含量较高。

层底埋深:4.80—6.10m,平均5.48m。

(四)层(4)粉质粘土:灰黄色—灰色,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粉粒含量较高。

层底埋深:5.90—6.90m,平均6.42m。

(五)层(5)粉土:灰色,湿,松散—稍密,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局部夹软塑的粉质粘土。

层底埋深:8.00—10.00m,平均9.07m。

(六)层(6)粘土:灰—灰褐色,可塑,局部为软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

层底埋深:9.30—10.80m,平均10.44m。

可塑为主,局部硬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层(7)粉质粘土:灰褐色,下部含少量的Fe、Mn结核。

第三节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一)周边环境本工程位于徐州市丰县,本基坑北侧为人民路,距本基坑最近距离约35m。

南侧为丰县国土资源局及东方大厦,地下室外墙距红线最近约13m。

西侧为2层的砼建筑,地下室外墙距红线最近约14m。

东侧为河滨南路,距离基坑最近约22m,地下室外墙距红线最近约18m。

(二)周边管线本基坑东、西、南、北侧路下有市政管线。

第四节基坑支护设计概况(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挖深等诸方面因素,本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方便施工”的原则,确定本基坑支付方案如下:全部坡段采用放坡支护,放坡深度4.55米,分为二级,一级坡率1:1.2,马道宽1.0米,下级坡度1:1,周边采用水泥土搅拌桩作为封闭止水帷幕,北侧单排(ABCDE)Φ500@350水泥土桩,南侧、西侧(IJKLA)单排Φ700@500水泥土桩,东侧(EFGHI)双排Φ500@350水泥土桩。

(二)、基坑支护施工要求1.材料要求(1)混凝土材料坡面喷浆及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标号采用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坡面喷射混凝土标号C20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并做相应检验。

(2)其他材料1)钢板采用Q235钢;2)HPB235钢筋和Q235钢;采用E43系列型焊条,HRB335和HRB400钢筋采用E50系列型焊条。

2.放坡施工要求(1)按设计坡度放坡,人工修整坡面。

(2)坡面应及时挂网喷浆进行护坡处理,喷射作业应分片分段进行,并在坡面上打入短钢筋作为控制厚度的标志,射流应垂直于喷射面,射距宜在0.8—1.5m之间。

(3)挂网喷浆采用Φ16@1500锚钉布设,喷浆厚60mm,分两次喷射,每次喷厚30mm,四目钢丝网在喷射第一层混凝土后铺设,二次喷浆前应清除表面上的松散碎屑并喷水使之润湿。

细石砼的等级为C20,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15mm。

喷射压力为0.3—0.5MPa,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射砼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宜为3—7天。

(4)、放坡坡面底端每隔2m设置1个泄水孔,采用PVC塑料管Φ50,向外排水倾斜15°,进口处做纱布反滤包处理。

(5)、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放坡。

(6)、质量检查要求:1)喷射混凝土试块数量每200m2取一组,每组试块不少于3块,制作试块时将试模底面紧贴基坑坡面从测向喷射混凝土。

2)喷射混凝土厚度可通过凿孔检查。

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要求采用桩径500单轴搅拌桩,四搅二喷施工。

施工中满足下列要求:(1)测量放线由专职人员负责测量放线及桩位的定位。

(支护桩具体定位祥见附图一)(2)桩机必须端正、稳固、水平,保证其垂直度,深搅桩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

(3)施工应满足设计的搭接要求,每一施工段应连续施工,相邻桩体的施工间隔时间不超过24小时,止水桩施工开始和施工结束处的搭接应采取加强措施,从而保证止水效果,起到基坑维护作用。

(4)进场设备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的能显示钻杆钻进时电流变化的电流表,显示管道压力的压力表和计量水泥喷入量的电子秤或流量计。

(5)搅拌桩水泥掺入量宜为被加固土重量的16%,水灰比为0.45—0.55,采用32.5复合硅酸盐水泥,同时外掺水泥用量0.2%木质素硫酸钙早强剂和0.03%三乙醇胺外加剂;施工前应进行室内配比试验,再根据试验参数对上述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6)为保证水泥土搅拌均匀,必须控制好下沉和提升速度,下沉速度不大于0.8m/min,提升速度不大于0.5 m/min,搅拌速度约30转/min,复搅与提升时管道压力0.1MPa—0.2 MPa,送浆压力0.4—0.6 MPa.若出现堵管、断浆等现象,应立即停泵,查找原因进行处理。

(7)因故搁置超过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为废浆处理,严禁再用。

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台密切配合,禁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恢复压浆前将搅拌机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的连续性。

相邻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h,若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搅拌速度保证搭接质量。

因时间过长无法搭接或搭接不良,应作为施工冷接头记录在案,并经监理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采取在搭接处补做搅拌桩或旋喷桩等技术措施,确保搅拌桩的施工质量。

(8)确定合适的技术措施,掌握水泥搅拌桩的均匀程度,掌握下钻及提升的困难程度,成桩试验的桩数不少于5根,施工中一旦出现冷缝则采取在冷缝处围护桩外侧补素桩方案,在围护桩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补桩,以防偏钻,保证补桩效果,素桩与围护桩搭接厚度约10cm。

(9)搅拌桩桩顶以上翻浆部分应予以保留,如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翻浆高度过小甚至出现负值时,应及时与设计联系。

(10)严禁使用过期、受潮水泥。

对每批水泥进行安定性、强度等指标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11)检测要求:①桩体应在施工后一周内进行开挖检查或采用钻孔取芯等手段检查成桩质量,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施工工艺。

②水泥土墙应在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法检测墙身完整性,钻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5根,深搅桩试块28天抗压强度不小于2.5MPa.4、基坑降水、排水要求(1)基坑内采用轻型井点+管井进行疏干排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