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宇智能化技术期末复习题

楼宇智能化技术期末复习题

1物理传输介质通常是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2•局域网参考模型对应于OSI参考模型中的_物理层_和数据链路层,其数据链路层又细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_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两个子层。

3•综合布线系统在结构上分为_建筑群子系统_、_设备间子系统_、「水平子系统_、= 垂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等6个子系统。

4•使用中继器扩展的以太网,所连接的网段不能超过_5___个。

5. —个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主要由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及协议—组成. 6•对于业务量大、实时性强的数据通信用户(如金融业、证券业等)的远程联网通信应优先选用DDN。

8. 在初步设计时,智能建筑自备发电机容量取总装机容量的_10% —20%_。

9. 按照照明的功能,智能建筑中的照明可分为工作照明、事故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和_障碍照明10. 火灾报警控制器按系统布线制式分为总线制和多线制两种类型。

11. 电视监视系统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摄像_、「传输_、一控制_、__显示和记录_ 四个部分。

12. 楼宇中变电所应尽量设在负荷中心—,以便于配电。

13. 对于爆炸性火灾,必须采用—可燃性气体探测器_实现灾前报警;对一般性火灾的阴燃阶段,应该选用感烟式探测器_。

16. 智能化建筑供电系统的主结线一般采用一双电源进线_。

17. 智能楼宇门禁管制系统的辨识装置有智能卡及读卡机、指纹机、视网膜识别机_。

18. 比较流行的大中型关系型数据库有IBM DB2 、Oracle 、_ SQL Server一等。

19. 防盗报警装置有电磁式探测器、主动红外探测器、被动红外探测器_和微波探测器。

20. 大型楼宇的供电电压一般采用_10千伏―21. ANSI规定_ SQL .作为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22. ODBC __解决了异构数据库的相互访问问题,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调用层接口函数基于动态链接库的运行支持环境。

23. 智能楼宇的内涵是通过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IBMS _来具体实现的。

24 •基于C/S的数据库应用由—客户应用程序-和_数据库服务器程序-组成。

25•在_腔一结构中,网络中的客户机和服务器形成了“肥服务器/瘦客户机”的模式。

二、判断1从智能建筑的信息传输网络的功能和技术来理解,智能建筑的VOIP网是与PSTN联接的()2. 最新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是GB50311-2005 (X)3•楼宇自动化是智能大厦的一个集成子系统。

()4. 楼宇自动化包含了办公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消防自动化。

(X)5. 经济性属于综合布线系统特点。

(X)6. 智能建筑的公用网是与In ternet联接的。

()7. 5 类UTP最高带宽是100MHz。

()8. 粗同轴电缆和细同轴电缆除了线径不同之外,性能完全一样。

(X)9. 从理论上来讲,综合布线系统几乎包容了全部弱电系统的布线。

()10. 楼宇自动化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

()11. 光通量的单位是Im。

()12. 集散控制系统的思想是分散操作管理、集中控制。

(X)13. 门禁不属于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管理。

()14. 报警系统由前端探测器、中间传输部分和报警主机组成。

(V)15. 客户环境较好的可选择双鉴探测器,环境较差的可选择红外探测器。

(X)16. 四元红外探测器是把4个以上性能相同,极性相反的热释电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探测器就是四元探测器。

(X)17. CCTV是英文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的缩写,意思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V)18. CCD是全称为Charge Coupled Device,中文翻译为"电荷藕合器件"。

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

CCD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收集到的图像就会越清晰。

(V)19、电视监控系统按照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摄像、传输和显示与记录三个部分(X)三、选择1、P ABX!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为(C )A. 树型B. 环型C. 星型D. 总线型2、模拟信号是( C )A. 离散值B. 连续值C. 电磁波D. 电脉冲3、信道容量是( C )A. 信道带宽B. 信号速率C. 信道能传输信息的最大速率D. 信道物理介质属性4、系统集成的内容包括:( B )A. 功能的集成、技术的集成、产品的集成、数据的集成B. 功能的集成、技术的集成、产品的集成、工程的集成C. 功能的集成、软件的集成、工程的集成、数据库的集成D. 功能的集成、软件的集成、产品的集成、工程的集成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将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分为三个等级(C)A. 一级、二级、三级B. 初级、中级、高级C. 甲级、乙级、丙级6.构成局域网元素是(A )A. 网卡;电缆(光纤)系统;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B. 网络微机;电缆系统;操作系统C. 网络微机;网卡;电缆系统;服务器D. 网络操作系统;网卡;电缆系统7.何种情况下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B )A. 介质可用带宽与给定信号所需相匹配B. 介质可用带宽超过给定信号所需带宽C. 介质可用带宽不是给定信号所需带宽D. 介质能达到的位传输速率超过传输数字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率8.信息交换方式有以下几种( D )A. 报文交换;虚电路;数据报B.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虚电路C.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数据报D. 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9、办公自动化的主要支撑技术有。

( C )A. 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行为科学B.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行为科学C.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行为科学D. 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行为科学10、IBMS在功能上可划分为()3个子系统。

(B )A. 楼宇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楼宇内部信息交流系统、业主信息系统B. 楼宇物业管理信息系统、楼宇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入住楼宇用户信息系统C. 楼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楼宇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楼宇业主信息系统D. 楼宇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楼宇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入住楼宇用户信息系统11、BAS环境按功能可分为:(B )A. 四个子系统B. 七个子系统C. 五个子系统D. 六个子系统12、智能楼宇系统集成的系统需求分析分为三个部分:( A )A. 建筑物平台、信息基础平台、各个子系统的用户需求B. 建筑物平台、系统网络平台、信息基础平台C. 建筑物平台、系统网络平台、各个子系统的用户需求D. 建筑物平台、信息基础平台、管理平台13、系统集成的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 D )A. 数据信息系统的完善B. 管理功能的加强C. 智能处理技术的应用D. 以上都正确14、综合布线系统是( C)A. 对楼宇中各系统布线的综合考虑的方法B. 对各种标准布线产品的综合应用C. . 建筑物与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信息传输网络D. 建筑物内的信息传输网络15、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B)A. 树型;星型;干线型;环型B. 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C. 总线型;干线型;树型D. 总线型;树型;环型;干线型16、数字传输也称( A )A. 基带传输B. 宽带传输C. 信号传输D. 窄带传输17、传输损耗指( D )A. 信道衰减;介质损耗;高频衰减B. 衰减;噪声;延迟崎变C. D. 衰减;崎变;脉冲噪声18、电视监视系统中显示与记录设备主要有:A. 监视器、录像机、视频切换器、摄像机等B. 监视器、录像机、视频分配器、摄像机等C. 监视器、录像机、画面分割器、摄像机等D. 监视器、录像机、视频分配器、视频切换器等19、火灾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识别处理方式主要有:( A )A. 阈值比较方式、报警阈值自动浮动方式、分布智能方式、模式识别方式B. 报警阈值自动浮动方式、分布智能方式、模式识别方式C. 分布智能方式、模式识别方式、阈值比较方式D. 模式识别方式、报警阈值自动浮动方式、分布智能方式20、安全防范系统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D )A. 出入口管制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视监视系统B. 防盗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C. 防盗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电视监视系统D. 防盗报警系统、出入口管制系统、电视监视系统21、消防供电通常采用:( C )A. 单电源供电B. 双电源供电C. 单电源或双电源的双回路供电D. 单回路供电22.楼宇自动化按其自动化程度可分为: ( C )A. 消防自动化;广播系统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自动化B. 电力供应系统监测自动化;照明系统控制自动化;能源管理自动化C. 单机自动化;分系统自动化;综合自动化D. 设备控制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化;防灾自动化23.集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A )A. 集中操作管理装置;分散过程控制装置;通信系统B. 现场控制装置;控制微机;综合布线系统C. 系统控制装置;系统工作软件;通信系统D. 生产管理级;控制管理级;生产过程管理24.下列智能楼宇用电设备中,属于一级负荷的是(B )A. 消防电梯、消防水泵、空调B. 通信设备、保安设备、消防设备C. 消防设备、照明设备、管理计算机及外设D. 电梯、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25、扩声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 C )A. 音源、调音台、功率放大器、扬声器B. 音源、调音台、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及其声学环境C. 音源及其声学环境、调音台、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及其声学环境D. 音源及其声学环境、调音台、功率放大器、扬声器26、楼宇自动化按其自动化程度可分为:( C )A. 消防自动化;广播系统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自动化B. 电力供应系统监测自动化;照明系统控制自动化;能源管理自动化C. 单机自动化;分系统自动化;综合自动化D. 设备控制自动化;设备管理自动化;防灾自动化27、智能楼宇的3A指的是:(C )A. CAS; BAS; SASB. OAS; SAS; CASC. CAS; BAS; OASD. SAS; OAS; BAS28、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B )A. 一级和二级B. 一类和二类C. 特级、一级和二级D. 一类二类和三类29、某建筑各层应急广播扬声器设置如下:地下一层25 X 3W 一层45 X 3W二层30X 3W三〜九层均为25X 3W求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容量为(C )。

B. 560WC. 450WD. 300W30、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C )。

A. 采用感烟和感温探测器组合B. 采用感烟探测器C. 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选择探测器D. 采用感温探测器31、可能产生阴燃火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B )A. 离子感烟探测器B. 感温探测器C. 光电感烟探测器D. 点型感烟探测器32、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在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 D )。

相关主题